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随州市2015—2020年冬季二次气溶胶对PM2.5贡献分析
引用本文:郝元甲,白永清,朱燕,岳岩裕,杨涛,贺晓露,赵天良,秦幼文,李艳婕.随州市2015—2020年冬季二次气溶胶对PM2.5贡献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3):333-342.
作者姓名:郝元甲  白永清  朱燕  岳岩裕  杨涛  贺晓露  赵天良  秦幼文  李艳婕
作者单位:1. 随州市气象局;2.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实验室;5.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75186,41830965);
摘    要:二次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量化二次气溶胶贡献是认识PM2.5污染成因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近似包络法(AEM)估算了随州2015—2020年冬季的一次气溶胶和二次气溶胶浓度,分析了二次气溶胶对PM2.5贡献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随州冬季PM2.5及其一次和二次组分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5.8、3.8和1.7μg·m-3·a-1,而二次气溶胶对PM2.5贡献呈逐年上升趋势(2.1%a-1),反映了减排进程中二次气溶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贡献.(2)人为活动和化学转化分别影响了一次和二次PM2.5日变化分布.一次PM2.5双峰结构(09:00和21:00)对应了早晚人为活动高峰,二次气溶胶在午后(13:00—15:00)和凌晨(03:00—06:00)对PM2.5贡献最大;PM2.5正午峰值可能与当地二次污染生成密切相关.(3)二次气溶胶对随州冬季PM2.5...

关 键 词:PM2.5  二次气溶胶  近似包络法(AEM)  协同控制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