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北京南部地区夏季末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及源解析
引用本文:王德来,崔景文,李云凤,王亚飞.北京南部地区夏季末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及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4):40-52.
作者姓名:王德来  崔景文  李云凤  王亚飞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806011);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北方臭氧(简写“O3”)污染情况出现向夏季末延伸的趋势.为合理、有效地治理北京地区O3污染,现于北京南部地区(大兴新城地区)设立监测点位,观测与分析2019年夏季末O3及其前体物的浓度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得出北京南部地区夏季末在温度升高、风速和湿度不宜过大条件下更加容易出现O3浓度超标情况.利用特征比值法与EKMA曲线法共同判断出该地区夏季末以挥发性有机物(简写“VOCs”)控制区为主.通过对比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简写“OFP”),判定出前十关键物种,初步梳理出对O3生成贡献的相关行业.利用PMF模型进行源解析,确定污染期与非污染期O3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为机动车尾气源、植物源、溶剂使用源、生活源、工业源.

关 键 词:大气污染  O3  VOCs  OFP  PMF模型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