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方红壤区生物滞留池的效果模拟和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乐文彩,黄琦珊,游成赟,盛储望,章茹.南方红壤区生物滞留池的效果模拟和影响研究[J].环境工程,2018,36(11):23-28.
作者姓名:乐文彩  黄琦珊  游成赟  盛储望  章茹
摘    要:南方红壤区降雨量大且相对集中,红壤保肥性差、渗透性低,对生物滞留池的建设造成较大压力。通过室外人工模拟中试实验,选取3类设计影响因素:植物种类、填料层砂土比(1∶3、1∶4和1∶5)和水力/污染负荷,研究其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1—W7的7套生物滞留池对NH_3-N、NO~-_3-N、TN、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98%~83.61%、 64.18%~83.63%、59.99%~77.15%、76.85%~85.17%和45.11%~85.44%,红壤对P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使TP的去除效果显著;重金属Pt、Cu、Zn和C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31%~97.00%、84.56%~86.03%、96.88%~97.21%和96.39%~97.44%,去除效果高效、稳定。影响研究表明:杜鹃和狗牙根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略优于月季;砂土比与N类污染物的去除率正相关,与COD的去除率负相关,对TP的去除率影响不显著;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大逐渐减小,随污染负荷的增大逐渐增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