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京市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与分类前生活垃圾性质变化分析
引用本文:张彤, 张立秋, 封莉, 刘永泽, 杜子文. 北京市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与分类前生活垃圾性质变化分析[J]. 环境工程, 2022, 40(12): 22-28. doi: 10.13205/j.hjgc.202212004
作者姓名:张彤  张立秋  封莉  刘永泽  杜子文
作者单位:1.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水体污染源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2. 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42177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31752170021)
摘    要: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了解北京市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与分类前生活垃圾性质变化,对居民区垃圾分类收集点厨余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了采样分析,并与北京市分类前混合收运的生活垃圾性质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北京实施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桶内厨余组分占比逐渐增加,实施1年后,厨余组分占比可达99%;含水率和容重较分类前明显增加,可燃分和热值明显降低,故不适宜采用焚烧处理;pH和C/N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小幅度增长趋势,有机质、总氮(以N计)、总磷(以P2O5计)和总钾(以K2O计)含量上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增大。Cd、Pb、Cr、Hg、As、Cu和Zn 7种危害较大的重(类)金属元素中,除As外其余的金属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Na、Ca、Mg、Fe、Mn等金属元素,除Na外均呈下降趋势。故垃圾源头分类可以有效控制厨余垃圾中金属含量,使其种子发芽指数升高,减小对植物的生物毒害作用,降低环境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设施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 键 词:厨余垃圾   垃圾分类   性质   资源化利用   北京
收稿时间:2022-02-1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