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3-二氯-2-丙基)磷酸酯对大鼠的神经毒性效应 |
| |
引用本文: | 王思敏, 李学彦, 周启星, 胡献刚, 邵晓东, 张永国. 三(1,3-二氯-2-丙基)磷酸酯对大鼠的神经毒性效应[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 14(3): 186-19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81211001 |
| |
作者姓名: | 王思敏 李学彦 周启星 胡献刚 邵晓东 张永国 |
| |
作者单位: |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50;;; 2. 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科, 沈阳 11001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508) |
| |
摘 要: | 考察三(1,3-二氯-2-丙基)磷酸酯(TDCPP)对大鼠神经系统的毒性效应及其毒性机制,为有机磷阻燃剂(OPFRs)对哺乳动物神经毒性及其临床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以Sprague-Dawley (SD)大鼠为受试生物,将TDCPP溶于橄榄油配制不同染毒剂量(125、250和500 mg·kg-1·d-1)进行灌胃处理,溶剂对照组以相同体积的橄榄油进行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染毒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TDCPP染毒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1)体重变化:染毒期间,TDCPP处理组大鼠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在第12周中剂量染毒组和高剂量染毒组大鼠体重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2)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的TDCPP对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染毒组(P<0.05),而在空间探索实验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3)生化指标检测:各组间纹状体内多巴胺(DA)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染毒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染毒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性降低,高剂量和中剂量染毒组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这表明TDCPP对大鼠脑组织造成了氧化损伤,TDCPP染毒组脑组织的炎症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中剂量与高剂量染毒组TNF-α含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揭示TDCPP能引起大鼠脑部的炎症反应,对脑组织造成损伤;(4)纹状体超微结构:电镜结果表明,TDCPP可导致纹状体细胞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固缩、线粒体损伤和突触间隙减小。研究表明,TDCPP可引起大鼠体重明显下降,导致大鼠神经细胞损伤,行为改变,抑制AChE、SOD活性及GSH含量,使炎症介质增高,引起大鼠脑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
|
关 键 词: | 三(1 3-二氯-2-丙基)磷酸酯(TDCPP) 大鼠 神经毒性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
收稿时间: | 2018-12-11 |
修稿时间: | 2019-03-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