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GIS的泾惠渠灌区地下水储存量分析
引用本文:徐斌,王金凤,张艳,金岚,李换换,熊玉晴.基于GIS的泾惠渠灌区地下水储存量分析[J].环境工程,2018,36(9):46-49.
作者姓名:徐斌  王金凤  张艳  金岚  李换换  熊玉晴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摘    要:为了分析泾惠渠灌区地下水储存量消耗情况,探讨GIS在地下水动态研究中的作用,通过1978年和2014年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地下水储存量分析模型对灌区浅层地下水储存量进行计算,对不同时期地下水流场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泾惠渠灌区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为390.35 m,至2014年,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为382.00 m,最低水位下降了7.90 m,最高水位下降了16.08 m,平均水位下降了8.35 m;1978—2014年,灌区潜水储存量减少了8.27×10~8 m~3,年均减少0.23×10~8 m~3。灌区西南部形成了经"燕王—崇皇—张卜—北田"等地,长约45 km、平均宽度约10 km的大型疏干区域,局部储存量约减少了5.60×10~8 m~3,占整个灌区减少量的67.69%。GIS能较好地应用于地下水储存量计算、空间分布特征获取、信息可视化和统计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