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州市这个“十雨九酸”的工业城市在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完美实现了向“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转变。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把柳州市酸雨治理列为第四批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贷款项目。这一项目开启城市环境治理新纪元,带动柳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柳州从“污染城市”到“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跨越,“贷”动了柳州是从政府部门环保对策、城市环保质量到公众环保意识的全面提升,助力酸雨柳州的生态转变,在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城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柳州市竹鹅溪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几年来有关部门通过对竹鹅溪水环境质量及水污染源的现状,进行了大量艰苦的跟踪调查和论证工作,基本弄清了竹鹅溪污染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环境影响的程度。竹鹅溪是柳江右岸的一条支流,是柳州市区柳江河段最大的一条支流,地处柳州市建成区的西部和西南边缘,位于柳州市铁路交通枢纽区和河西工业、商业区的中心。其发源于柳州市西郊的南蛇岗,流域面积72.8平方公里,主河道(南支)长21.5公里,主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至市郊凉水村附近进入市区,在市中药厂附近汇入…  相似文献   

3.
(一)环境污染的情况广西柳州市的东、南、西三面为柳江河所环抱。柳江河沿岸建立了柳州钢铁、冶金、化工、制药、印染、电镀、橡胶、造纸、等40多个工厂。我们曾重点地调查了柳州印染厂、柳州钢铁厂、柳州化肥厂,东风化工厂等四个厂,还花了半天时间从柳州第一大桥乘船沿市东江面向北观察沿途江水受污情况,深深感到整个柳州市为污水所包围。我们看到医院用水、生活  相似文献   

4.
柳州市这个十雨九酸的工业城市在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完美实现了向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转变。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把柳州市酸雨治理列为第四批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贷款项目。这一项目开启城市环境治理新纪元,带动柳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柳州从污染城市到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跨越,贷动了柳州是从政府部门环保对策、城市环保质量到公众环保意识的全面提升,助力酸雨柳州的生态转变,在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城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7月 9日 9时 19分 ,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油罐东风车 ,在柳州市潭中大道东段行驶中突然后轮飞出 ,车辆失去控制 ,驶出 15米后“四脚朝天”翻倒在车道上 ,幸无人伤亡 ,但车上的硫酸从罐口倾泻而出 ,一时呛鼻的白烟腾空而起。接到报警几分钟后 ,柳州交警鱼峰大队事故组赶到现场 ,随后 ,巡警、消防支队也赶到。消防队调来 4辆消防车 ,用高压水龙头对硫酸进行喷洒稀释。与此同时 ,一辆大吊车将肇事车辆慢慢吊起翻正 ,拖离现场。据了解 ,该硫酸车由柳州二运货车改装而成 ,限载 5吨却载了 10吨。硫酸泄漏达 3吨多柳州市3吨硫酸倾泻街头 交警…  相似文献   

6.
2002年是柳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年,市政府将拿出25亿元对柳州的市政设施进行规划改造和创建,将全方位掀起城市建设的新高潮。今年先后开工和即将开始建设的项目有:一期防洪工程、潭中西路西段工程等续建项目9个;双冲桥、红光桥、南二环等新建8大工程;另外还有争取年内开工或已部分开工的连塘路及八一路改造、河东行政中心等17个大型建设项目。柳州市区内呈现出地不分南北、时不分昼夜、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当以上工程结束时,柳州市的市容市貌将得到根本的转变,一座新兴、美丽的龙城指日可待,广大市民无不额手相庆,欢呼…  相似文献   

7.
英乐 《环境导报》2003,(10):31-31
在我国万里海疆的中部,孕育着一片神秘的滩涂。这里是黄海冲积平原沼泽地,河海港汉蜿蜒交错,盐土沼泽星罗棋布,处处可见裸地、草地、芦苇、蒲荡、竹园以及刺槐林,展现了海边的原始风貌。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自然生态环境优美,80余平方公里内人迹罕至,成为麇鹿最理想的放养地。占地约3000公顷的大丰麇鹿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这片神奇的滩涂上,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麇鹿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中,一个十分耐人寻思的现象是,围绕污染信息是否及时发布的问题,主流媒体和当地政府针锋相对,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2012年1月30日,有媒体批评柳州市官方在获悉龙江镉污染后数日内"保持静默",该消息引来公众的广泛指责。2月1日,柳州官方对此迅速做出回应,宣称柳州市政府在1月18日凌晨3时30分得知镉污染消息,已于当晚发出第一道通知,告知龙江河沿岸居民不要使用龙江河水,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随着柳州市某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最后一台机械加工设备的停工,柳州市环保局责令该厂停止生产的行政处罚决定在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得以执行,平日“轰隆隆”作响的工厂恢复了宁静。一年来,饱受工厂噪声污染之苦的柳州市搪瓷厂数百名职工和家属重新回到往日的平静生活。2001年9月,柳州市某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机器公司)从柳州市西南郊搬迁到市区北面的柳州市榨糖机械厂闲置厂房,组织装载机铲斗的生产。由于工厂实行两班制生产,各种机器设备的轰鸣声和冷工作业的敲打声,直接传到一墙之隔的柳…  相似文献   

10.
柳州作为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工业园区发展至今已近15年,随着区域经济的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甚至成为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柳州工业园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结合区域特点对园区环境管理制度、规划、污染治理及园区建设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探讨柳州工业园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非常大的事业。据专家测算,按目前的技术水平,每利用1吨废钢可炼好钢850公斤,节约铁矿石3吨和标准煤1吨,减少“三废”污染76%—97%,每吨降低生产成本200元;每利用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相当于节约烧碱300-450公斤、木材4立方米、电512度和水250吨,减少“三废”污染约75%,每吨降低生产成本300元。发达国家已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视为“开发第二矿藏”或称之为“第二物料革命”,且陆续制订相关法规,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人们对废弃物资开发、回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气候温和,常 年充沛的雨量养育了一片片高参之林。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广西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618.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9.3%,这是广西人的骄傲。但是,人们还在继续努力绿化山河的时候,部分丧失理智的脏手却偷偷伸向这块热土,大量的林木惨倒在这些刽子手的屠刀下,一幕幕破坏森林资源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最近,广西区政府公布的一桩桩“州官”毁林案件颇令人深思。 隆安“杀猴案”引出毁林案 话说1998年11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长助理、林业局长李浩荣指使隆安县龙虎山自然…  相似文献   

13.
王淦生 《环境》2012,(10):70-73
作为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的作品一贯以写实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一部《海洋》更是激起了无数人对辽阔海域的向往。 特别佩服我们的古人,在各种神话传说里将当时他们根本无法深入了解的海洋称之为“水晶宫”。看了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德编导的纪录片《海洋》之后,更让你觉得除了“水晶宫”之外真的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来命名地球上陆地之外的这片纯净而辽阔的区域。那湛蓝温润的海水、那怪石丛莽的海底世界、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海洋生物始终在你眼前变化组合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富于童话甚至神话色彩的画面,让你回味,让你流连,让你眷恋,让你不忍触碰——这真应了古人那句话:“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相似文献   

14.
他们给自己起了个“野牦牛队”的名字,在可可西里,野牦牛最温柔,也最强悍。他们在为捍卫人类生存而战--可可西里现有藏羚羊仅5万头,每年竟要被盗猎约2万头……  想象中,长年与因贪婪而疯狂的藏羚羊盗猎者搏斗的“野牦牛队”队长,一定十分悍。然而,梁银权一开口,缓缓的陕西口音让人想起“走西口”的温情。他那慈眉善目的婆婆脸始终笑意荡漾,只是整个儿紫红色的脸膛,留下了西部高原阳光与风沙的印迹。他说,我们为自己起了个“野牦牛队”的名字,是因为在可可西里,野牦牛是最温柔、最强悍的野生动物,没人惹它时温顺无比,有人…  相似文献   

15.
温以才 《环境》2000,(9):23-2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状态,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美。老子曰:“道法自然”,人们应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和谐。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求美。风景画(我国称之为“山水画”)这种直接讴歌“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样式首先根植于画家热爱和赞美自然的环境文  相似文献   

16.
董文茂 《环境》2006,(8):42-45
广州“南肺”,所指的是位于广州海珠区东南部一片占地约1万多亩的果林。作为广州最大的城市湿地,这片万亩果林对于广州城市气候的调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也被誉为广州的“南肾”。  相似文献   

17.
故乡那片桑树林在湘江河畔,方圆好几华里,是一块美丽俊秀的绿洲.春天来临,桑树长出嫩叶,水灵灵的,煞是可爱.走进那片桑树林,仿佛置身绿的海洋,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嫩绿的桑叶让人赏心悦目.时时听到小鸟在歌唱,小虫子在哼着小曲;能看到牧童们骑在牛背上戏嘻,牛悠闲地吃着青草,津津有味.这是一幅美丽、祥和、宁静的自然画.那片桑树林是我儿时的乐园.每到夏天,正是桑果成熟的季节,还末熟透,孩子们就早已急不可待了.吃桑果可不容易,因为桑树林在河对岸,需坐船过去,要钱的.那时家里穷,父母决不会同意.这难不倒我们,别看我们年龄  相似文献   

18.
张丹 《世界环境》2011,(1):26-28
在黔东南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在清澈的都柳江畔,有一片侗族人的集中聚居区,称之为"侗乡"。每年谷雨前后,侗乡人劳作的身影就出现在层层的梯田里。当温室里培育的秧苗高约3厘米的时候,他们将苗密密地移栽在稻田里,这个过程叫做寄秧。一个月之后秧苗再分到其它的稻田里  相似文献   

19.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长期以来,广西柳州市坚持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总体环境质量逐年改善,走出了一条增产降污的路子。柳州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环评质量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弄清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趋势,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还可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柳州市严格执行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制…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广西南宁、柳州、合山3市郊区以林衰亡与酸沉降及病害关系的调查研究成果。设样方,调查计算其以受害的感染指数和发病率。结果表明,受酸沉降危害重的林区,病害发生罗重;肥害轻的,病害也较轻。如柳州长塘林区感染指数为55.19,发病率为64.0%;而柳州狮子岭林区感染指数为11.7,发病率为6.7%,这说明酸沉降的影响与病这原发生是有极密切关系的。这一成果对正确评价酸沉降对森林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