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全面准确的评价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基于高速公路建设特点,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地表水环境、隧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环境空气六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的群组AHP法,构建了改进的群组AHP-FCE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对河南省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进行生态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指标权重的比例分配更为合理客观,凸显了社会环境因素在评价中的作用,改进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生态环境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生态环境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研究国内外道路运营安全评价先进技术,认为各种安全评价方法有其优缺点,单一方法使用时,难以得到全面、可靠的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状况,提出了运用速度协调性分析、事故调查与分析、设计符合性以及运营安全评价清单进行评价的高速公路运营综合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并运用该方法对某改建高速公路进行了运营安全评价,指出了该拟改建高速公路两处事故多发路段和3方面的安全隐患,证实了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属性识别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利用属性数学中的识别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在对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因素综合分析基础上,构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利用五级标度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属性识别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评价模型根据单指标的属性测度值与多指标的综合属性测度值,利用置信度准则来识别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现状水平。应用实例表明:利用属性评价模型,可以找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成因和限制因素,为高速公路规划和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声景观及声景观影响评价的概念入手,在阐述声景观影响评价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声景观评价方法与内容,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评价指标权重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通过对影响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因素的分析,采用目标分解法初选评价指标,确定公路景观与交通安全、景观与视觉、景观与生态环境协调性3个目标层。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建立景观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景观协调性指标权重分为价值量权重和信息量权重2部分,在序关系分析法基础上充分利用指标值信息,综合主、客观赋权法,建立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评价指标组合权重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客观有效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模糊区间评价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利用模糊数学中的区间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对影响高速公路安全因素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0,1]区间理论,在评价指标定量化的基础上,依据模糊数学评判原理,在定义模糊区间运算的情况下,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区间评价模型。应用模糊区间评价方法对某省现有高速公路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表明,该公路交通安全属于‘三级’,和专家实际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该法是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结合红树林景观特征,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典型分布区(珍珠湾、茅尾海、丹兜海)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通过对不同景观格局与过程的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面积周长比分维数(PAFRAC)、中高级重要性斑块比例、等效面积概率连接度指数(ECA)指标来表征景观特征,并进一步结合水环境、生物残毒、栖息地和生物现状构建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珍珠湾和丹兜海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茅尾海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珍珠湾、茅尾海、丹兜海的ECA依次为0.82×10~7、0.76×10~7、0.59×10~7,但丹兜海的重要栖息地斑块分布最多。对比分析表明,耦合了景观指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珍珠湾和丹兜海均处于健康状态,而茅尾海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的交通量,是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主要收入的来源.交通量的发展变化受其地理位置、运营时间、交通网络影响外,与道路安全畅通、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时,道路交通运输量快速增长,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加;反之,道路交通运输量急剧萎缩,交通事故随之减少.道路交通运输量发展变化反应在高速公路上,就是交通量的发展变化.交通量的增长,同样使高速公路配套设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研究和预测交通量的发展变化是高速公路业主有效控制成本和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道路景观对生态环境的5方面影响,即对生物及生境的影响、对环境的物理影响、对环境的次生影响、对大尺度景观的影响及综合影响,提出保障道路景观生态安全的策略,主要应从道路及其网络规划设计和建设、交通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生态工程措施、道路的使用与管理等几个方面加以考虑。笔者认为,要减少和缓解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是基础、生态道路及其网络建设措施和有效使用管理是手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依据;同时指出,我国未来应以高速公路的开发建设为契机,在实践中应用并促进道路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带动中国道路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明显增加.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尚未有效体现出来;与一般道路交通事故相比,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和规律.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仍有可能呈继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特征,从拼块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选出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分离度等8个能全面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数量化指数,完善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黄河拉西瓦水电站为例,对该区域LandsatTM7图像解译和GIS处理,结合工程设计规划,绘制建设前后区域景观格局图,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计算各景观指数,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区域有16种景观类型,分别属于6种生态系统,拼块类型多样,景观格局复杂,其中草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接近80%;建成后拼块类型的景观比例、密度、优势度、分离度等都有一定变化;景观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和人为干扰强度都相应增加。总体上,景观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性质也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污染源对建设项目周边人群健康的影响,将固定源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引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从人体健康影响角度评价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以甘肃省内某热源厂的建设项目为例,利用源成分谱和源强信息计算污染源的风险源强,选用AERMOD模型预测项目周边人群将受到的健康风险并依此判断项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项目排放的PM10对周围居民造成的致癌风险超过了限值10-6,当建设项目完成后,周围居民存在致癌的可能性,需要对其排放的PM10进行重点处理。将该方法结果与单因子比较法进行对比,当考虑PM10中各组分的致癌影响时,两种评价方法的最终结果出现了偏差。从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根据该方法的评价结果能为项目建设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包含2阶段内容:污水处理厂建设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污水处理厂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应把进水水量、水质的分析、处理工艺与尾水水质达标分析、接管标准分析、污染防治与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选址及尾水排放口位置论证作为评价的重点.运营期应把污水处理厂的噪声、恶臭和污泥污染防治措施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的物元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的评价中。分析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因素,建立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将多指标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的目标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比较简明确切地反映出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安全影响现状。通过某省大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进行实际考察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该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Delphi法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模型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基于系统工程及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采用Delphi法分析和确定了影响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的因素,通过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职业病危害影响因子赋值法(OHFA)定量化风险评估模型。根据对作业场所的危害源、本质及附加防护设施水平、人员接触机会、职业病防治管理等因子的综合分析,预测分析了研究对象的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防治管理及防护设施设计等提供参考。并以某石化行业硫磺回收项目为实例进行应用与验证,得出了该项目的总体职业病危害风险度值为12,风险等级为Ⅰ级,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风险度由高到底排序为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磺、高温,其风险分类的关键决定因素为硫化氢。实践表明该方法与专家评估结果及工程实际吻合较好,应用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可给出定量化的风险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6.
Problem: Bamboo scaffold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outh China,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for many years. Bamboo scaffolding is more economical, but its safety record is relatively poor. Conversely, metal scaffolding is more expensive, but its use in these regions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it is relatively safe. The assessment and selec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type of scaffolding for a particular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lways a concern for project managers. Method: This paper suggest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framework that enables project managers to take a number of major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making scaffolding decisions. This framework is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ology and a survey among project managers in Hong Kong. Result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metal scaffolding is believed to be better than bamboo scaffolding. A sensitivity analysis has also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final decisions. Impact on Industry: The proposed assessment framework can be used as a supporting tool for project managers in the selection of scaffolding for their projects.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公路网规划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路网作为廊道网络,对于景观格局的破碎化影响巨大.景观格局的破碎化会缩小景观斑块的尺寸,增加斑块之间的分离度,提高外界对斑块的干扰机率,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危害生态安全.提出了基于GIS的公路网景观格局影响分析的叠图法,并将其应用到江西省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该方法包括绘制景观图件、景观分类、景观指数计算以及景观影响分析4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环保选线是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环保选线的方法和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以我国北方地区某新建铁路穿越城区段工程为例,识别并筛选了影响线路方案的环境因素,探讨建立涉及环境敏感区、城市规划区、既有车站的环保选线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将该方法体系运用于线路方案环境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可以较清晰地反映不同方案在环境敏感性、规划相容性、工程可实施性、施工期环境影响、运营期噪声影响等方面的优劣,可以为铁路环保选线、环境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评价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述我国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现状,详细描述常用安全评价技术在我国交通建设工程中的实用状况,对专家论证、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等常用安全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加以分析。系统研讨安监系统及建设部门制定涉及安全评价的相关规定及其应用情况。对国内外工程建设安全评价方法的定量化、软件化等研发进展进行讨论,同时对我国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评价技术发展趋势给以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各方面持续的发展,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建设也不断深入,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因水利工程、矿山开采等对地质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改变这些不良的地质环境问题,很有可能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在施工前对工程建设的水利地质灾害进行危险评估,通过科学并且合理的评估,分析当前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希望可以对改善我国不良环境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