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由日本海洋学会组织的春季大会于4月4日-4月9日在东京召开。会议主会场设在东京大学教育学部附属中、高等学校内,论文宣读在三个分会堂内同时进行。六天会议中,宣读论文共215篇、六个专题讨论演讲共40篇,还有受奖纪念演讲(2篇)、对不远将来海洋学的考虑向晚辈的建议(8篇)以及关于海洋环境调查便览(底质、生物篇)等专题。 日本海洋学会每年在春、秋两季举行两次大会,在会上主要进行论文宣读和专题讨论两  相似文献   

2.
1985年10月23日至26日,第一届中日冷锻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大会共宣读论文31篇(中国15篇,日本16篇,题录附后)。中日双方交替宣读,宣读论文时间为20分钟(包括翻译时间),答辩5分钟。参加会议代表共134人,其中中方负责人为中国冷锻学术委员会主任阮雪榆、副主任李社釗。日方代表团团长为日本塑性加工  相似文献   

3.
<正> 第12届国际放射性碳会议已于1985年6月在挪威特隆赫姆市挪威技术学院的校园内举行。到会代表来自24个国家,共140余人,我国有两名代表出席了这届大会。会议历时5天。会上宣读了91篇论文,另有67篇论文以张贴形式作了书面介绍。我国~(14)C 工作者向大会提交了6篇论文。其中4篇是与国外学者合作完成的。从本届大会的论文总数来看,比上届会议多20份,特别是有关加速器质谱仪测量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1987年9月7日——11日,第二届国际矸石复田、处理和利用学术会议在英国诺丁汉市举行。三年前举行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有10个国家参加,中国曾派团参加了那次会议,但未发表论文。本次会议有22个国家参加,共提交论文52篇,其中有中国论文5篇。中国有两名代表在这次会议上分别宣读了题为  相似文献   

5.
<正> 1982年3月15—19日在美国休斯敦的Lyndon B.Johnson空间中心召开了第十三届月球和行星科学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除美国外,还有十七个国家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共557人。会议共收到458篇论文摘要,其中有299篇论文在不同的专题会议上宣读。论文涉及到月球和小行星土壤;类地行星壳层的早期演化;月球地质学;月球岩石学;行星物理;陨石的成因和历史,早期太阳系物质的同位素异常;辐射效应;陨石年代学;成坑作用与冲击研究;主要行星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兵工学会压力加工学会,四川省兵工学会锻压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五年九月二日至五日在四川巫溪县联合召开审稿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兵工压力加工学会在川委员和四川兵工学会锻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对应征参加全国兵工压力加工学术年会的八十一篇论文进行了审稿。经过与会者辛勤劳动,推选出大会宣读论文十七篇,分组宣读论文三十九篇,书面资料交流论文二十三篇。其  相似文献   

7.
单孝全 《环境科学》1982,(2):81-83,64
第九届国际原子光谱学会议和第二十二届国际光谱学讨论会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四日至八日在东京召开.会上口头宣读了四百多篇论文,另有50篇论文以大字报的形式进行交流,内容涉及分析光谱学的各个方面.现根据会议论文摘要集,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国际塑性加工会议(ICTP)于1990年7月1日至7日在日本京都召开,会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论文作者来自32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入选的论文约13篇,其中西南地区仅1篇。重庆大学的冯宝伟副教授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气动液压锤的失效分析探讨”,引起了海外学者的注意。气动液压锤是一种新型锻锤,我国也正在开发,是旧蒸汽锻锤的换代方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有机微量及痕量分析学术讨论会,日前在重庆召开。受中国化学会委托,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共同承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1个省市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公安司法部门及工矿企业等36个单位,共73位代表。会议收到65篇论文,会议上交流了36篇。论文涉及到生化、医学、环保、工农业生产、公安司法和标准化等领域。会议邀请了学部委员周同惠教授作了“色谱法有关的一些进展”学术报告,胡振元教授,王敬尊教授,王柯敏教授,金利通教授(由童威同志代表)相继作了“有机分析中的高效分离技术”、“微量样品的剖析技术进  相似文献   

10.
<正> 由欧洲有机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有机地球化学会议,于1985年9月16日至20日在西德于利希召开,历时五天。这次会议代表超过400人,提交论文172篇,是历届国际有机地球化学会议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有11人,提交论文10篇(包括与外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于1988年5月3日举行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境科研监测所、市中区节煤办公室、市气象局、市情报所、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市卫生防疫站等23个单位的代表。会议共交流论文24篇,其中大会宣读10篇。这些论文主要从环境与医学、环境与农业、环境与工业,环境与气象等方面进行广泛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辽宁省振动工程学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于1989年9月26日至28日在辽阳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等40个单位的64名代表.选入论文67篇,其中与环保噪声、振动控制有关的论文24篇,论文作者103人.论文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上进行了宣读.会议开幕式由辽宁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长东北工学院教授关立章主持.到会代表一致认为,学会在解决振动工程及控制噪声、振动公害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学会队伍已经初步形成,并取得了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出席这次会议的工矿企业代表占45%,论文占37%,出席会议的中青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国际大气科学及空气质量应用会议于1988年10月2日至7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美、苏、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代表。会议内容分11个专题,3组分会场,共宣读论文189篇。这11组专题是:应用与城市气候、边界层气象学,大气质量气象学,大气化学,酸雨,测量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2月2日~6日在重庆召开。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三省一市的48名专家、学者以及广州《环境》、北京《环境保护》杂志社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29篇,其中有18篇在大会上进行了宣读。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候影响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于1981年2月23日至27日在内罗毕举行第一次会议。主要议程是:讨论顾问委员会的作用;总结世界范围内气候影响的研究;世界气候影响计划的建议、课题及经费分配等。会上,宣读了十二篇论文。我国代表宣读的《中国近来气候变化与变率及其影响》的论文,受到与会者的欢迎。世界气候规划(WCP)是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等机构联合组织的大规模研究世界气候的规划组织,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气象科学研究规划。它(WCP)由四部分组成: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世界气候应用计划,世界气候影响计划和世界气候资料计划。  相似文献   

16.
<正> 沈阳市环境科学学会于1989年12月22日在沈阳冶金专科学校举行了第二届噪声与振动控制学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厂矿、机关、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等代表43人.收入论文集论文18篇,到会论文作者15人.市环保局,环保协会及环境学会的有关领导及冶专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大会由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冶专科研处处长任广福主持.会上,各位论文作者宣读了论文,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市环保局副总工程师,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玉芝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20日—25日在陕西临潼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350多篇.会议就大气污染物理化学过程;有害气体对植物的效应;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其治理;水中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环境与健康;区域环境与生态逐方面进行了广泛热烈的学术交流.大会认为,当前环境科学面临着一个新的研究时代,环境科学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大气粉尘污染的规律及交流对其研究的初步成果,由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交通部水运所,交通部天科所,交通部上海港环保中心,交通部长航环保处及山西省环保所六单位主办的“大气粉尘污染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五日至六月八日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召开。 来自十省市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讲师、教授等共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3篇,有20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代表们在活跃的学术气氛中对这些论文进行了认真地讨论。 本次讨论会内容涉及到利用风调实验,电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研究粉尘起尘、污染、扩  相似文献   

19.
1983年8月7日—12日,在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召开了第三届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术讨论会。1000多位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微生物生态学家和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会上宣读和张贴的论文和科研报告共500多篇。科学家们把生态学理论应用到对微生物群体的研究,测定控制微生物组成的各种因素的本质及相对重要性。繁多的微生物种群为种群  相似文献   

20.
第三届IAWPR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Water Pollution Research arld Control)亚洲地区发展与水污染控制会议,于1991年11月20~23日,在上海市召开。会议期间,在上海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同时举办了’91水污染控制多国展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3个国家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大会共收到174篇论文。论文交流形式为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展报。在开幕式上,国家环保局曲格平局长以国际水污染研究与防治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的身份致欢迎词。大会还宣读了国家科委主任、国务委员宋健同志代表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祝贺词。在大会报告中,国家环境保护局张坤民副局长作了“中国水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着重论述了3个问题:科学技术研究在中国水污染防治中的地位及部署;中国水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