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围 《环境教育》2006,(6):37-39
“绿色社区”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给予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并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的一种表彰。创建“绿色社区”寄托着人们对优美舒适的良好人居环境的憧憬,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符合我  相似文献   

2.
创建“绿色社区”是一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是两个文明在社区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以创建绿色社区为载体、构筑创建的移动平台,让“绿色”渗入到更多的社会细胞,倡导绿色文明、推动社区环保工作日趋完善,美化我们的市容市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无锡市绿色社区考核指标、贵州省绿色社区考核指标和江苏省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为参考范本,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修改并形成一套包含四个层次的指标体系,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张金兰 《青海环境》2006,16(3):134-135,142
文章就“绿色社区”涵义和青海省创建“绿色社区”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绿色社区”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有93个社区,27个社区达到了贵阳市市级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要求。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社区特色仍不突出,建设内容的针对性不明显。通过对贵阳市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机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绿化系统建设、垃圾处理、排污系统及创建实施保障建设进行探索研究,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顺应绿色潮流,黑龙江省在实施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方面。普遍开展“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环保内容引入机关、村镇、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局面,并结合本省教育特点和教学实际,组织开展了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环保部门全力配合的“绿色学校”系列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7.
张宁 《环境教育》2009,(10):52-53
太平社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中北部,东临风景秀丽的百家湖湖畔,西接禄口机场高速公路,南至牛首山河,北接江宁开发区主干道胜太路。社区面积4.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3个居民小区,现有住户4390户,人口为1.28万人。多年来,太平社区积极倡导绿色环保,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太平社区相继获得“全国绿色社区”、“江苏省绿色社区”,“南京市绿色人居环境社区”等荣誉称号。目前,社区各种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绿色创建活动遍及上海,环保模范城区、生态城区、环保模范商业街、环保企业,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绿色商厦、绿色工业园区、绿色饭店等创建活动如火如荼、不断深入。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社区的虹储小区坚持与时俱进,继续走在全市前列,深化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9.
吴婧 《环境教育》2013,(10):57-59
湖州市相应成立市绿色系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指导意见,制定下发了《湖州市绿色社区考核办法》、《湖州市绿色社区创建标准》,对绿色社区创建考核工作进行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实现污染减排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层单元,学校、社区、家庭的环境建设在推进国家环保中心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教育部、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在广大中小学校、社区、家庭中倡导环境友好的理念并开展具体实践,有力促进了环保事业在社会基础层面的开展,成为总局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全国妇联有关文件的要求,2007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组织专家进行细致评选、抽查的基础上,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组织召开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2007全国绿色创建表彰大会,系统总结了2005年来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继续树立了一批绿色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有力发挥了广大学校、社区、家庭参与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系列创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有机结合,使绿色系列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在社会上更加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辖区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32.79平方公里。自从开展环境教育宣传工作以来,辖区创建成各级绿色社区116个,占社区总数的89.92%,其中,国家先进社区1个,自治区级2个,市级51个、区县级62个;创建成各级绿色学校61个,占学校总数的45.86%,其中,受国家表彰2个、自治区级13个、市级14个、区县级32个。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其占有比例和开展创建的质量都达到了全疆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江苏绿色社区创建之路 江苏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起步于2002年,当年10月,为加强社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省环保厅号召省、市、县三级环保系统,组织了"万人进社区"活动,经过详细摸底,掌握了社区的规模、居民对环境的需求、社区污染现状等环保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解决办法,为社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昆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将绿色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提升了城乡品位,传播了环境文化,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昆明市已创建了市级绿色学校381所,市级绿色社区156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23个,绿色酒店51个,绿色商场39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5所、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学校131所、绿色社区58个、环境教育基地8个。  相似文献   

14.
黄梓珊  邱宇 《环境教育》2012,(12):34-36
绿色消费需要全社会来推动。当下,不少环保组织、社区、学校和个人,他们凭着一种朴素的感情,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尹文 《环境教育》2008,(1):80-81
自绍兴县百福园社区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成功以来,百福园社区依然秉着“人文绿色”的理念,继续致力于“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一年多来,百福园的面积扩大了,居民人数增加了,管理难度加大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百福园的绿化面积增多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小区的生活更和谐了。  相似文献   

16.
绿色社区的创建,把环境保护的舞台构筑到各个社区,使环境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社区。为环境宣教社会化机制的形成,和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践试点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缺乏“绿色社区”现成经验的情况下,杭州市选择了地处老城区的大家苑社区做为试点,从2000年6月开始,开展以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树立居民良好行为规范和环境道德,培养可持续消费观念为重点的创建活动,通过半年的艰苦探索,取得进展,“绿色社区”的雏形在大家苑社区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市环保局起草了“绿色社区”创建指导意见,确…  相似文献   

17.
<正>铜陵市铜官山区石城路街道市建社区内新老小区交替,但整个社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社区紧紧依靠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群众,使"绿色社区"创建形成合力,先后荣获"安徽省绿色社区"、"安徽省百佳社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和谐社  相似文献   

18.
宋晨 《环境教育》2013,(10):65-67
社区上下深深意识到打造"绿色社区"对于打造高端文明社区的深远意义,小区已经把创建"绿色社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融入到小区居民有形的生活环境和无形的生活方式中去,并将长久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绿色社区是指自主建立并长期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创建绿色社区,是城镇居民群众在环境保护新形势下的共同期望和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同时,也是生态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56号社区成立于2002年7月,地处石河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在2120户辖区居民中,有汉、回、土家、苗、藏、维、哈、俄、蒙古9个民族,总人口5068人,是一个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社区。近几年,56号社区居委会以社区为载体,以物业为依托,以“建绿色家园,创绿色社区”为目标,充分发挥物业由社区监督管理的优势,通过内部挖潜资源、外部与驻区单位共建,形成物业公司出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