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春发 《环境》2004,(11):56
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所有教育组织形式,对学生、普通公民及专业人员等全体大众提供具体的环境基础知识,发展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理解力,培养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从而以一定技能积极参与到解决当前环境问题、防止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缺乏环境意识而造成的,而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强对人类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基础、先导、推动和制约的作用.创建"绿色学校"是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推广环境教育,普及全民的环境意识,是解决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进行环境教育工作,要注意环境教育对象的广泛性、针对性和环境教育手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认识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环境意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结合我国环境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发展状况,深入探讨研究环境问题,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增强人们的环境观念,重建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1环境教育的基本任务环境教育的根本是要树立广大民众的环境观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们理解环境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好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现代世界中经济、政治、生态的相互依存关系。具体分为两大项工作:一是向全社会普及环保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知识;二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2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随着环境保护科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环境教育作为传播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从60年代末到1977年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召开的近10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环境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环境教育不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提出来,而且已经开始成为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环境教育随着环保事业的开创而起步,又随着环保...  相似文献   

5.
建立环境素质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环境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素质的内涵 环境素质( 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1968年美国学者Charles E.Roth提出了"环境素质"这一个概念,并认为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培育具有环境素质的公民,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基础.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中,以"环境素质"为题,阐述了环境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凭借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日甚一日的征服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要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就必须重新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及生态自然观,这样看来,生态传播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生态动漫的兴起在生态理念的传播与生态意识的推广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研究、课程评价、教育环境等是高职思政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端正"德为才先"的思政教育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深化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构建发展性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和优化多元一体的"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能推动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是不争事实,南极冰川融化,印度高温天气,加州和澳洲的大火等,都给地球生物造就了各种灾难,而在全球肆虐至今不止的新冠疫情,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生态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的生命是平等的存在,休戚与共.要应对环境危机,我们要构建起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意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就要求我们普及环境教育,提升环境意识,形成环境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教育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法,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规范环境教育行为,从而激励社会公民养成环境保护行为。有序、文明、规范的环境教育保护活动能够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环境教育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剖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解析了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了技术、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了科技创新和进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当代全球性、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教学体系存在学生生态保护综合能力低,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效果差,学生环保消费观不理想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对环保意识培养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发展中的作用展开分析。采用非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生态保护综合能力;构建生态环保教学体系,丰富教材有关生态环保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环保消费观。将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体系进行实验对比,该环保意识培养环境下的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可有效培养学生生态保护综合能力,并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环保消费观。  相似文献   

12.
胡静 《环境》2006,(Z1):166
人类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却发现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少年儿童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把环保教育与智育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四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在中小学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首次对近年来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塑料书皮说"不"提出要在中小学校努力实现"无塑开学季"。为使中小学生强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使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保护生态、珍盾资源、爱护环境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当中,通知提出了四项举措。一是对中小学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在相关学科教学、课内课外活动以及学校  相似文献   

14.
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加强环境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广泛组织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环境教育,扎实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为促进我国环保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又称绿色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简言之,环境教育就是关于如何学习照顾好地球、他人和我们自己的问题。环境教育以影响人们关于环境的价值、态度和行为为目标,本质上是告诉人们环境是你自己的。这种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确定了环境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三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环境问题也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寻求治理现状和预防污染的手段固然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加强人们的环保生态意识。本文认为,开展生态教育是推广生态理念、加强公众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生态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专业生态教育几乎与国外同步发展。但是,生态教育普及的深度及广度都相对滞后。本文研究了目前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解决的措施,试图为改善高校生态教育现状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第二章 生态意识文明 内容提要:生态意识文明是生态文明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本章在分析人类思想史上曾经盛行并仍在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当代生态文化的构想,并进一步指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同时,对生态意识文明的建设途径做了进一步分析,即大力发展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最大的全球性问题。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除加强管理、治理、立法、执法外,还必须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及参与能力,万众一心,共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相似文献   

19.
卜欣欣 《环境导报》2002,(12):38-38
环境教育,又称绿色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简言之,环境教育就是关于如何学习照顾好地球、他人和我们自己的问题。环境教育以影响人们关于环境的价值、态度和行为为目标,本质上是告诉人们环境是你自己的。这种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确定了环境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三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在70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不断累积、水环境形势复杂多变的进程中,四川始终珍惜大自然的特殊恩赐,立足国家生态安全大局,牢固树立"上游意识",落实"上游责任",强化"上游担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采取了一系列探索性、创新性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