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受破坏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对全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成果,对全区森林、草原、荒源、湿地、农业等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主要生态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述,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议对策。内蒙古自治区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整体恶化、超势仍在加剧,地带性的草原、荒漠植被均不同程度地退化。全区土地沙化、砾石化、水土流失、盐渍化、沙丘活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区域达到1730万公顷。全区草原开垦十分严重,草原面积迅速减少,沙漠面积在扩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2日,全区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07~2020年)》的通知;规划了2008年全区自然生态保护工作要点;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了关于生态环境监测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自治区环保局副局长石玉山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刘福英、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张丽君、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徐永明分别就生态环境监测、土壤污染调查有关问题以及全区生态环境现状作了报告。自治区环保局自然保护处处长赵军主持会议并作会议小结。内蒙古召开全区生态保护会议  相似文献   

3.
(2 0 0 1年 2月 1 3日 )  一、关于 2 0 0 0年环境保护主要工作的回顾2 0 0 0年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区环保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城市污染防治与农村生态综合整治并抓的方针 ,努力改善全区环境质量。通过全区环保战线的艰苦奋斗、团结拼搏 ,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进…  相似文献   

4.
以三江平原各县(市)为研究基本单元,运用生态综合指数法对其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各县(市)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各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分为"优"、"良"和"一般"三个级别。"优"类的县(市)共3个,占全区面积的15.96%;"良"类的县(市)共19个,占全区面积的82.36%;"一般"类的县(市)1个,占全区面积的1.68%。  相似文献   

5.
我区的境保护事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直接指导下 ,坚持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城市污染治理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并抓。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全区环保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 ,全区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环境法制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环保投入有了进一步提高 ,环保机构队伍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环境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为促进自治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使全区…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题是 :传达贯彻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 2 0 0 1年环保工作 ,研究部署 2 0 0 2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 ,表彰先进单位。1  2 0 0 1年环境保护主要工作的回顾1.1 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 0 0 1年把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 ,防止污染反弹 ,作为全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了“一控双达标”的核查验收 ,根据验收结果 ,对全区“一控双达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综合测评 :包头市、赤峰市评为优秀 ,其它盟市均为良好。全区自治区级、盟市级以上工业污染源达标率分别达到 92 %和 95 %、全部工业…  相似文献   

7.
2002年全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和第四次全区环境保护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433”工程为主线,整体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法制、科技、监测、信息、宣教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苏青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19(1):I0017-I0030
一、2006年工作简要回顾 在全区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的来看,全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整体得到遏制,局部地区有所好转;流经我区的主要流域水质与上一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好转;12个主要城市大部分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全区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空气质量良好和较好级别的城市比例上升了4.4个百分点,污染较重的城市比例下降了8.2个百分点.全区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管理的“顶梁柱”“生命线”“奠基石”。真实、准确、全面的环境监测数据能够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张晓芒  余绵梓 《环境》2024,(1):40-43
<正>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23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持续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百千万工程”中的实施应用,同时积极主动做好重大项目环评要素保障等工作,切实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百千万工程”贡献环保力量。在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推动下,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也纷纷发力,各县区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随着《“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出台,建立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成为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宋亚容  汪劲 《环境保护》2022,50(9):23-27
本文归纳比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成败的典型案例,分析现阶段影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达成一致的主要原因,提出如下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规则的立法建议:统一规定确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实体和程序规则,优化磋商鉴定评估规则并创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方式,事先邀请赔偿义务人参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修复方案的编制,对赔偿义务人实行“先赔后罚”和“先民后刑”的责任承担机制。  相似文献   

14.
黄丹雯 《环境》2024,(1):44-47
<正>当前,广东省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依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因地施策,努力探索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支持模式,通过林业碳普惠项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以下简称“EOD”)项目实现了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协同发展等,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6.
科学谋划和合理确定“十四五”云南省生态环境应急规划与目标,对于推进云南省环境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系统分析云南省“十四五”环境应急形势和剖析云南省生态环境应急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应急工作思路与建议。并建议“十四五”时期,以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环境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升建设,突出重点行业、企业和风险物质,实施分类分级动态风险管控并针对性做好应急准备,健全管理体系、预案体系和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应急制度化、精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6):61-62
农村推广普及使用沼气,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最好方法。天津市宝坻区近年来在推广农村清洁能源上重点实施了沼气工程建设.到目前全区已建成户用沼气池213座,2006年底前可建成1000座。“十一五”期间,全区将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70000座.使全区一半以上农户用上清洁能源,彻底改变农村庭院环境面貌。昨天,“津沽环保行”采访团专程来到宝坻区,深入到农户家中采访使用沼气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资讯     
《环境保护》2022,(Z1):6-7
<正>要闻2021年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021年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出席发布会,介绍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A“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按照系统管控、分类指导、坚守底线、共享共用、持续优化的原则,积极推进“三线一单”工作。目前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法律保障不断加强。“三线一单”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立法工作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9.
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县市为研究单元,运用生态综合指数法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初步判定出各县市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对比分析“十五”末与“十一五”末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伊犁州平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水平,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以优和良为主。与“十五”相比,全州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局部县(市)的△EI略微增大,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岭南有色金属成矿带的组成部分,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产区比较集中,是我国锡、钨、锑、锰的重要矿区之一,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到1998年止,全区已发现矿产115种,探明储量的89种,共发现矿产地3050余处。全区共有在册矿山8309处,其中国有和“合资”矿山534座,具有采矿359万吨/年,选矿8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 7775处,年产矿石 6613万吨。全区从事矿业开发人数达19万人。“九五”其间,建成了平果铝、田林高龙金矿、天等锰矿等一批大型矿山以及“岑溪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