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徐州丰县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当地大宗固废产量大、种类多,在“十三五”期间初步形成了“一基地三园区”的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产业布局。在现场勘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丰县当地社会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及大宗固废产生与消耗情况,提出了探索建立“东部地区城市圈大宗固废建材化高值综合利用”和“淮海经济区农林废弃物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的分级分质综合利用”2种典型示范,同时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为当地及类似地区开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一条重要的措施是大力发展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技术——无废、低废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学会和黑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于1985年7月9日~13日在哈尔滨市联合召开全国首届“无废技术”学术讨论会,会上交流学术论文53篇,并对推广这项技术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无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实现无废、低废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改革传统工艺技术,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原料,采用无污染、低污染的工艺并对最终排放物尽可能地回收利用,还可发展闭合工艺圈、封闭循环等,加上妥善的管理,达到无废、低废的目的。会议还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若干政策规定(初稿)”、“成立中国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协会的倡议书”和协会章程(讨论稿)。代表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并一致通过了这一倡议。通过这一学术讨论,将有助于无废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浅论废印刷线路板综合利用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吴峰 《环境保护》2000,(12):43-44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电子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就提出了电子废弃物中废印刷路板的处理处置问题。本文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角度,论述了废印刷线路板综合利用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发展生产,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现代化工业发展必须遵循的方针,发展低废无废生产技术则是实现这一方针的重要措施。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屍低废无废生产技术。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并不丰裕。因此,在我国工业发展中也必须大力发展低废无废生产技术。钢铁工业是资源、能源的消耗大户,在钢铁工业发展中更应大力发展低废无废生产技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1.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低废无废技术的出发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低废无废生产技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这就是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种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了废液晶显示器潜在环境危害和资源价值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废液晶显示器资源化技术的进展,主要包括液晶去除、偏振片剥离、铟回收以及面板玻璃资源化4方面,液晶目前毒性和危害未有定论,少数研究者仍在继续开展液晶无害化去除的研究;偏光片资源化成本较高,技术市场前景不明;面板玻璃资源化仍未引起重视,目前资源化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铟因其较高的资源化价值,是资源化技术研发的重点,也是废液晶显示器资源化处理过程中污染防控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中国废液晶显示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技术系统性差、存在潜在二次污染,且设备研发少、产业化应用难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废液晶显示器处理技术研发和实施废液晶显示器资源化处理全过程管理的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影响环境的废触媒,通过焙烧,重铬酸钠制备,硫酸铜制备,最佳工艺条件选择等研究,实现了废触媒的综合利用,既能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为企业化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废碱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乙烯装置排出的废碱中,主要含有硫化钠,碳酸钠及少量的有机物,使废碱的的综合利用受到一定限制。本试验采用固体氧化锌与硫化钠溶液进行固液反应,使硫化钠再生为氢氧化钠获得成功。试验条件:硫化钠含量100~200g/L,硫化钠与氧化锌的分子比为1:1,反应温度80℃,时间1h,硫化钠转化率可达95%,氢氧化钠单程收率在80%左右,氧化锌通过焙烧可循环使用,从而为废碱的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废杂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及其进展情况,并对废杂塑料的综合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糖厂废醪废水治理一直是国内制糖业不惜花费较大人力、物力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以前技术所限,未得到很好治理或综合利用。本文根据废弃废醪池中废醪液和废醪淤泥有机质和N、P等元素含量较高特点,建议采取有效方式用于农田施肥,既可治理污染,又可对改良农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废聚乙烯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废聚乙烯的回收利用是近年来环境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废旧塑料的主要组成成份的废聚乙烯,人们已对其回收利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三大方面讨论了废聚乙烯的综合利用问题,同时,讨论了很多最新技术,并对每一方法的优缺点作出分析,对其应用前景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PTA生产企业污水处理污泥固废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科学》2015,(6):80-85
通过对某PTA生产企业污水处理污泥固废属性鉴别采样方法的分析和筛选,依据相关规范对该企业污泥进行鉴别后,认为该企业污泥不具备危险固废特性,可按照一般固废进行综合利用。此外,PTA生产企业污泥固废属性取决于生产工艺、原辅材料及污水处理工艺,要求该行业污泥综合利用前应按要求开展危险废物鉴别。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全面反映了我国201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绩。报告在上一版基础上,新增了废矿物油、废气、报废汽车等三个领域,反映了我国共25类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本刊连载刊出《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全文,以方便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伊水 《环境》2007,(10):68-69
9月6日,第二届中国广州环保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2007CEPEE)暨固废处理市容环卫设施展在广州举行,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广州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和广州环卫行业协会为主办单位的此次展会,共吸引了近200家企业参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以废刹车片的铜转换为五水硫酸铜形式回收铜,叙述了对试样的预处理,浸取条件及回收率等问题,研究表明,回收铜的技术可行,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一举多得,具有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的一种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定影液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银,若不进行必要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废定影液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可以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本文利用Na2S沉淀废定影液中的银,转化成AgCL后,用Na2CO3灼烧还原成单质的银,银的回收率>95%.  相似文献   

16.
甄家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1,10(11):40-41,24
1 引言目前,钢铁厂普遍采用的酸洗工艺有硫酸酸洗、盐酸酸洗和硝酸——氢氟酸混酸酸洗。虽然盐酸酸洗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多种原因,现国内仍以硫酸酸洗为主,约占80%以上。酸洗过程会产生数量较多的废酸。如废硫酸中含硫酸8%~15%,铁盐10%~23%;废盐酸中含盐酸5%~13%,铁盐8%~15%。这些废酸若不加处理地排放,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 废硫酸的处理和回收废硫酸的处理方法有中和法、铁盐法、离子交换膜法、综合利用法和聚合硫酸铁法等。铁盐法是目前国内各大钢厂采用的主要处理方式。技术成熟,资源可回收,但经济效益不高。聚合硫酸铁法是利用废酸,生产高效净水剂,是近几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很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三废”综合利用的实验研究。针对抚顺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碱液,在实验室内进行了苛化反应实验。得出了用废碱液制取工业用火碱的各种实验参数,为未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西安高压电瓷厂今年三废治理重点措施——废瓷综合利用项目已投入生产。废瓷是该厂生产过程四大残渣之一,每年有近两千吨废瓷件,常年堆积如山,厂区道路堵塞,污染环境。厂里花钱在西郊买了一个占地十几亩的二十米深的大坑,作为堆放废瓷件之用,天长日久,这个坑也快满了。面对这种情况,该厂环境保护办公室和技术科、车间配合,试验用废瓷件代替生产泥石原料。利用20%废瓷,掺入泥石原料,对大套管进行试烧,取得了良好效  相似文献   

19.
工业上广泛使用盐酸作为钢材酸洗介质,会产生相当多的含铁废盐酸,废液如果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本文介绍的技术将所得的废酸通过浓缩精馏、酸化制得HCl气体、再吸收成盐酸以及酸化制备母液的再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且零排放,从而实现了工业酸洗含铁废盐酸的资源化处理。废酸中Cl-的回收率达到85%,得到的工业精制盐酸浓度达34%,同时副产氧化铁红和磷肥。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中试并经过了有关技术鉴定。实践证明,该技术用于含铁废盐酸的处理,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且环境友好,是目前代替中和法处理含铁废盐酸较为理想的方法,是一项实用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20.
北京陶瓷厂在毛主席关于开展综合利用教导的鼓舞下,和国家建委建材研究院协作,研究成功了用北京红星化工厂的废磷矿渣代替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