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为了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通过系统优化改造开发了微絮凝加药过滤工艺。筛选确定聚合氯化铝铁和改性淀粉作为本工艺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mg/L,经现场试验考察了本工艺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加药过滤工艺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去除率平均提高了50%和30%,远优于传统的直接过滤。说明油田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可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
常规的絮凝方法存在着沉淀时间较长、设施占地大、化学药剂投加量大等问题。针对微污染原水水体水量大水质较好的特点,为了研究加载絮凝对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加载石英砂和磁性材料进行加载絮凝处理,结果表明加载絮凝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悬浮物沉淀,浊度降低,颗粒态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去除,比常规絮凝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加载絮凝可单独或与其他处理工艺形成组合费省效宏的处理微污染原水,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去除二级出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对影响磷去除效率的几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可对磷进行有效去除,能够满城市污水再生高级回用对磷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淮南矿区矿井水以含悬浮物为主要污染物的水质特点,设计了一套矿井水悬浮物去除装置及配套加药系统,并在淮南矿区某煤矿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中试装置采用高效接触絮凝反应、斜板沉淀集成工艺技术,压力式进水和出水,依靠水力作用完成絮凝反应和沉淀过程。装置净化处理后水质能够满足煤矿井下消防、洒水对水质的要求,且运行稳定、效率高、空间体积小、能耗低。  相似文献   

5.
利用聚合物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三种合成聚合物对江西抚州造纸厂废水进行絮凝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废水处理的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聚合物互处理造纸废水,能有效地降低废水的化学耗氧量,色度及悬浮物,具有污泥沉降速度快,污泥脱水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改进型表流人工湿地,其以常规表流湿地为基础构建深沟浅滩,在挺水植物的底部进行微地形的塑造,并人工强化种植耐阴型的沉水植物。研究了9—1月、试验温度在0.1~29.5℃时,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的悬浮物、叶绿素a、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研究表明,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进水在文献显示的沉水植物生长阈值范围内时,对悬浮物、叶绿素a、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1.2±17.4)%、(36.0±21.7)%、(13.9±8.9)%和(45.3±10.0)%,对悬浮物、叶绿素a、氨氮和总磷去除的单位面积负荷分别为0.13,2.4,65,87.5 g/(m2·d)。去除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小,系统具备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微涡流絮凝工艺处理高浊水开展连续性工艺优化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软件,探究不同流量(流速)下絮凝区液流状态变化,确定最佳絮凝时间;应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流量、混凝剂投加量与回流比及其交互作用对微涡流絮凝工艺处理高浊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量(流速)增大,絮凝区内湍动能...  相似文献   

8.
武钢北湖污水回用工程将由明渠收集的武钢生产废水、少量生活污水和雨污水形成的综合废水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生产。该工程采用包含高密度沉淀池(the DensaDeg誖clarifier)和V型滤池(the Aquazur誖V filter)的两级混凝分离+消毒的工艺。10个月的运行表明,系统能有效去除悬浮物、铁和不溶解性油,出水浊度、铁、不溶解性油均达到甚至优于设计目标。但是,进出水总硬度变化甚微,且后混凝对出水铁含量有不利影响。此外,出水氯离子含量明显增加,将对回用系统中的金属材料有不利的影响。鉴于此,建议对高密度沉淀池的石灰软化过程、后混凝的微絮凝过滤过程中铁的行为、出水氯离子降低途径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降低运行费用,建议对药剂投加量进行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应用技术,集生物氧化、生物絮凝、过滤、反冲洗更新等功能于一体[1],非常适合我国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本文从运行方式方面通过间歇曝气考察分析了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效果,试验结果研究表明:不同的曝气时间和间歇时间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和效率明显不同,选择合适的时间能够使去除效果达到最好。本文去除实验研究数据能够为以后生物过滤处理生活污水方面提供借鉴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平流式沉淀池在不同进水口高度,进水挡板位置,颗粒密度和圆弧形扰流板位置下的流场、悬浮物的浓度场。从模拟结果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沉淀池的进水口高度,对沉淀池的去除效果没有影响。挡板的淹没深度和颗粒的密度则对悬浮物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挡板的水平位置只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才能使沉淀池保持较为理想的去除效率。圆弧形扰流板的加设可以改变沉淀池内流态不均的现象,从而提高沉淀池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城市污水存在悬浮物和砂粒的问题,为了减少砂粒大量存在给后续单元带来的处理压力,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在加药、絮凝等处理模块前,完成污水内固相悬浮物及颗粒的新型净化装置.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运用混合相模型(Mixture),对新型污水净化装置内部流场特性及分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新型污水净化装置内部流场分布均匀,分离性能稳定并呈现出了较好的固相去除效果,其中悬浮物的分离效率达90%以上,固相颗粒分离效率达9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荆州市中环水业有限公司一期和二期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差异的比较,在调查园区废水水质水量变化的基础上,对比了两期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及处理效果,为二期工程的高效运行提供有价值参考.同时,通过对不同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设计要求及运行参数等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运行过程水质水量的调查,以COD、NH3-N、色度和悬浮物为主要评价参数,分析了工艺特点及处理效果,确定了各处理单元的最佳运行条件和对不同污染组分的去除特征,优化了各处理单元的运行条件和参数.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沈阳市满堂河污水处理中心人工湿地8年来运行数据,对人工湿地整体系统和不同功能区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对CODCr的去除效率,在50%~70%;表面流人工湿地对CODCr的去除效率,稳定在20%左右;人工湿地系统整体对悬浮物和氨氮的去除效率保持在50%以上;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随着运行时间增加而日趋稳定。  相似文献   

14.
沼液中悬浮物对乙醇发酵的影响及其絮凝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醇-沼气双发酵耦联工艺的应用有望实现乙醇工业工艺废水"零排放"的目标.本研究对该耦联工艺的回用配料水——中温沼液中的悬浮物对乙醇发酵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去除方法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沼液中悬浮物的存在会促进酵母细胞的繁殖,提高发酵速率,但副产物甘油及小分子有机酸的量大幅上升,而主产物乙醇的生成量减少,悬浮物对乙醇合成的临界抑制浓度为0.35 g·L-1(干重).采用不同的絮凝剂及絮凝方式对沼液中的悬浮物进行去除,发现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300 mg·L-1)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2 mg·L-1)协同处理时效果最佳,对沼液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2.4%、23.7%,所得上清液的悬浮物粒径小于2μm,PAC、CPAM的残留量分别为0.82、0.03mg·L-1.絮凝处理后消除了悬浮物对乙醇合成的抑制作用,且絮凝处理后沼液回用的发酵性能略优于离心所得沼液回用的发酵水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陈云云 《能源环境保护》2015,29(2):51-53,50
制药废水含有大量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或是有毒物质,具有浓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目前废水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铁碳微电解法是集氧化、絮凝、吸附、沉淀等作用于一体的综合型废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去除难生物降解物质,并可通过改变有机污染物形态和结构,提高废水生化性,加上后续生化处理能够对制药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工艺去除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高效、生态、低廉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采用新型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通过模拟重金属废水小试试验,研究了不同运行条件下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工艺去除重金属的特性,探讨了主要的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初始浓度、进水pH、废水有机物含量、系统电压均对工艺处理重金属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不同重金属受到影响的程度也不同,试验结果为本工艺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电吸附水处理技术(EST)对污水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本文采用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对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电吸附水处理系统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74.07%,而电吸附模块本身对悬浮物去除率仅为14.29%,氯离子、进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及进水中的硬度值均对悬浮物去除效率没有影响。因此,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可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铝土矿尾矿水悬浮物的高效去除,通过磁絮凝实验分析了磁粉投加量、磁场强度、药剂投加顺序对絮凝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加入磁场的情况下,最佳磁粉投加量为300 mg/L,过量投加磁粉对SS去除效果产生负效应;在磁场强度为0~2 550 GS范围内,提高磁场强度可明显改善絮凝效果,出水SS可降至201 mg/L,底泥含水率可降至69.9%;相比与其他5种药剂投加顺序,依次投加助凝剂、磁粉、絮凝剂这一加药顺序下的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预处理对短流程超滤工艺不可逆膜污染影响的中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直接超滤、微絮凝-超滤和絮凝/活性炭-超滤中试研究,探讨预处理对短流程超滤工艺不可逆膜污染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形貌观察、三维荧光光谱(EEM)和高效排阻色谱法等手段对不可逆膜污染物进行表征分析,比较预处理对不可逆膜污染物含量和组分的影响,阐述预处理对不可逆膜污染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在10 L·(m~2·h)~(-1)低通量运行下,微絮凝预处理使不可逆膜污染增长速率从直接超滤的0.32 k Pa·d~(-1)下降到0.16 k Pa·d~(-1),絮凝/活性炭预处理后超滤工艺几乎零污染运行,且当絮凝/活性炭-超滤运行通量增加至17 L·(m~2·h)~(-1)时,仍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不可逆膜污染增长.东江水中不可逆膜污染的主要组分是蛋白质类和富里酸等腐殖质类物质.微絮凝通过改变膜表面滤饼层的结构(厚度和密实性),提高物理清洗效率,减轻不可逆膜污染的积累;絮凝/活性炭预处理提高对不可逆膜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减轻膜污染负荷,控制不可逆膜污染.因此,采用絮凝和絮凝/活性炭预处理工艺,均可有效降低短流程超滤工艺不可逆膜污染积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混凝沉淀的基础理论,结合现有絮凝沉淀池的优点,通过对反应沉淀器核心结构的升级改造及搅拌系统的优化设计,开发了微旋涡无级变速反应器。该反应器集混合、絮凝、固液分离于一体,可创造微涡流与切向流相结合的优良水力条件,结构紧凑,能耗节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