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麦饭石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饭石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其吸附率与粒度、用量、铜离子溶液、溶液的pH值和吸附时的温度等因素有关,比较了相同实验条件下麦饭石和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提出了工业应用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2.
海,淡水中铜在麦饭石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海,淡水中麦饭石对Cu(Ⅱ)的吸附特性,以及Cu(Ⅱ)浓度,溶液的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测定了在海,淡水中麦饭石对Cu(Ⅱ)的饱和吸附量,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添加活性炭的聚丙烯腈纤维为吸附剂,吸附染料甲基橙溶液,考察了活性炭含量、温度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纤维吸附染料甲基橙吸附量和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聚丙烯腈纤维吸附甲基橙染料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为甲基橙染料向活性炭/聚丙烯腈纤维中活性炭颗粒内部微孔扩散,自制的活性炭/聚丙烯腈纤维对甲基橙染料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可作为甲基橙等染料废水治理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浴共沉淀法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两种Zn系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Zn-LDHs),并对天然麦饭石进行覆膜改性得到Zn-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运用能谱分析仪(EDS)配合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检测改性前后麦饭石,及吸附试验后ZnFe-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的形貌和元素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天然麦饭石和ZnFe-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解吸附试验、吸附动力学试验、吸附热力学试验、不同pH值条件下的吸附试验和竞争离子吸附试验,探究Zn-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对Cd(Ⅱ)的吸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Zn-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对Cd(Ⅱ)的吸附性能显著提升,其中ZnFe-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饱和吸附容量(2500 mg·kg~(-1))较天然麦饭石(714.29 mg·kg~(-1))提高了3.5倍;吸附时间、pH值和温度条件均对吸附容量产生影响;Zn-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为均匀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而天然麦饭石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类型为非均匀多分子层物理吸附;Zn-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热力学参数ΔG~θ0,ΔH~θ0,ΔS~θ0,说明Zn-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对Cd(Ⅱ)的吸附是自发放热过程,天然麦饭石吸附则为自发的吸热过程.研究结果可为ZnFe-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有效应用于生态工程除Cd(Ⅱ)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麦饭石改善饮用水水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麦饭石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进行了麦饭石吸附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和矿物质溶出实验.结果表明麦饭石对重金属离子Pb2 、Cd2 、Mn2 的去除率达到85%、92%和70%,吸附平衡时间为0.5 h.对Cr6 、NH 4去除率较低,分别为40%和60%,吸附平衡时间为2~3h.麦饭石矿物质溶出较快,0.5 h达到溶解平衡,溶液pH对溶出效果影响较大.麦饭石投加量4%,溶出时间为30min时溶除效果较好.麦饭石通过吸附和溶出作用对饮用水中多种重金属离子和矿物质有较好的调节能力,说明麦饭石可改善饮用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吸附处理酸性红3B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测定了酸性红 3B染料废水中酸性红 3B在粉煤灰中的吸附特性 ,研究了吸附温度、粉煤灰粒径及溶液pH值对吸附等温曲线的影响 ,得到了pH =6 8、2 5℃下的吸附等温表达式 ;考察了处理量、染料浓度、粒径等对粉煤灰固定床吸附处理酸性红 3B染料废水过程穿透时间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将ZnCl_2、MgCl_2和AlCl_3、FeCl_3等不同2价和3价金属化合物两两组合,生成4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并负载于天然麦饭石填料表面;分别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解吸附试验、吸附动力学试验、竞争性吸附试验、不同温度及pH值吸附试验,研究LDHs涂层负载改性麦饭石对Cr(Ⅵ)吸附效果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各种麦饭石填料对Cr(Ⅵ)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均大于天然麦饭石,其中Zn Al-LDHs改性麦饭石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在最适温度15℃时最大理论吸附量接近天然麦饭石的10倍;同时,解吸附试验发现LDHs的负载可以加强填料的重复利用率.所有填料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均为ΔGθ0、ΔHθ0、ΔSθ 0,表明填料吸附Cr(Ⅵ)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LDHs负载改性麦饭石对Cr(Ⅵ)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反应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通过选用合适的金属离子组合方式制备不同的LDHs负载改性麦饭石,可达到有效提高麦饭石吸附水体中Cr(Ⅵ)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将ZnCl2、MgCl2和AlCl3、FeCl3等不同2价和3价金属化合物两两组合,生成4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并负载于天然麦饭石填料表面;分别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解吸附试验、吸附动力学试验、竞争性吸附试验、不同温度及pH值吸附试验,研究LDHs涂层负载改性麦饭石对Cr(Ⅵ)吸附效果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各种麦饭石填料对Cr(Ⅵ)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均大于天然麦饭石,其中ZnAl-LDHs改性麦饭石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在最适温度15℃时最大理论吸附量接近天然麦饭石的10倍;同时,解吸附试验发现LDHs的负载可以加强填料的重复利用率。所有填料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均为ΔGθ0、ΔHθ0、ΔSθ0,表明填料吸附Cr(Ⅵ)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LDHs负载改性麦饭石对Cr(Ⅵ)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反应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通过选用合适的金属离子组合方式制备不同的LDHs负载改性麦饭石,可达到有效提高麦饭石吸附水体中Cr(Ⅵ)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金利  李烨等 《环境工程》2001,19(5):25-26,61
实验测定了酸性红3B染料废水中酸性红3B在粉煤灰中的吸附特性,研究,研究了吸附温度、粉煤灰粒径及溶液pH值对吸附等温曲线的影响,得到pH=6.8、25℃下的吸附等温表达式;考察了处理量、染料浓度、粒径等对粉煤灰固定床吸附处理酸性红3B染料废水过程穿透时间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桃红FG在清河底泥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北京清河底泥对阳离子桃红FG的吸附行为 ,考察了 pH值、离子强度、Ca2 含量和底泥中有机质对吸附的影响 ,测定了其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阳离子桃红FG在底泥上的吸附行为基本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提高溶液pH值、降低离子强度有利于染料在底泥上的吸附 .Ca2 离子的加入抑制了染料的吸附 ,该染料与Ca2 存在竞争吸附现象 .去除底泥中有机质后染料的吸附百分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负载于天然麦饭石表面热处理后得到复合光催化剂TiO2/麦饭石,并通过N2吸附-脱附、XRD及IR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以天然麦饭石为载体制备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负载型TiO2/天然麦饭石复合物的各种影响因素:焙烧温度,加投量,pH值等。研究结果表明:200℃焙烧条件下TiO2/麦饭石复合物具有最大的光催化活性,达到了纯TiO2的光催化效果:对罗丹明B脱色率随着光催化剂增多而增大;对罗丹明B在pH值7~9时具有最大的降解率,开拓和优化TiO2光催化效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麦饭石为吸附质,采用反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载气流量、麦饭石装柱质量和载气湿度对吸附等温线测定的影响,测定了苯等4种挥发性芳香类有机物在麦饭石颗粒上的吸附焓。结果表明,在水蒸汽存在的条件下,苯等4种挥发性有机物在麦饭石颗粒上的吸附能遵循理想气相色谱方程,且测得的吸附焓和其蒸发焓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利谷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与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谷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本文研究了它在4种不同理化特性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平衡吸附所需的时间,土壤pH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和在单离子饱和粘土矿物上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利谷隆在土壤的吸附强度大(Kt值在3.88-93.84);达到吸附平衡的短(5h);pH值降低,有利于吸附,pH在4-6范围内变化较明显;另外,利谷隆在土壤中形成氢键、配位键及离子键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镀铬车间废水,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对Cr6 和Cr3 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通过微型反应柱集成装置对穿透时间、吸附容量及活性炭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动态试验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15.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基质滤料对Cr(VI)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时间、温度、pH值、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滤料用量为200 g/L,溶液pH=3,初始浓度为20 mg/L,温度为30℃,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振荡90 min,Cr(VI)的去除率可达到93%以上。粉煤灰基质滤料对Cr(VI)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实验着重研究了合成 1 3X沸石分子筛吸附重金属离子中的镍离子。结果表明 :当废水pH≥ 5 ,CNi2 + ≤ 2 0 0mg/L ,吸附时间为 30min ,按镍 /沸石质量比为 1∶50投入沸石进行处理 ,镍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 99%以上。处理后废水均达到工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涂铁砂吸附镉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0℃,20℃,40℃的温度下,涂铁砂(Iron oxide coated sand,简称IOCS)对镉的吸附动力学。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反应的前60min为快速吸附阶段,60min后,吸附速率明显变慢。温度升高加快了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速率。用Elovich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反应模型,准二级反应模型,二级反应模型和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准二级反应模型能更好地描述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各吸附模型的模拟优劣顺序为:准二级模型>二级模型>Elovich模型>准一级模型>粒内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18.
The adsorption of two phenols, namely, phenol and salicylic acid(SA) onto a water-compatible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resin (NJ-8) were studied in terms of pseudo-second-order and first order mechanisms for chemical sorption as well as an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mechanism process. Ki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process was the essential rate-controlling step.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sorption have also been evaluated with the pseudo-second-order and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constants, respectively.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 were well fitted by the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Redlich-Peterson isotherms. Adsorption was exothermic and basically of a type of transition betwe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 The sorption capacity was higher for SA due to its more hydrophobic. Phenol has a higher adsorption enthalpy since it could form stronger hydrogen bonding on NJ-8.  相似文献   

19.
啤酒酵母菌,盐泽螺旋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经一定步骤处理过的啤酒酵母菌的盐泽螺旋藻对Cu^2+、Ni^2+、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力和盐泽螺旋藻对3种重金属离子都有显著吸附,其中盐泽螺旋藻的吸附强度和最大吸附量均明显大于啤酒酵母菌,且对Cd^2+的吸附能力更为突出,其最大吸附量达每克干生物体312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