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铁路职工血尿酸(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流行特征,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收集2021年某地区参加健康体检的31 415名铁路职工的体检资料,对SUA、HUA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表明,该地区铁路职工血尿酸水平为(377.00±91.94)μmol/L,男性(391.31±86.17)μmol/L,女性(290.1±76.81)μmol/L;调查人群中HUA总患病率为31.43%,男性HUA患病率33.78%,高于女性患病率(1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31,P<0.01);不同年龄组间HUA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98,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97.239,P<0.01),其中男性HUA患病率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系统间HUA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16,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铁路旅客列车及客运车站座便器座垫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及一次性垫圈配备使用现状,为加强卫生管理、保证旅客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各型旅客列车和各类客运车站卫生间座便器座垫微生物污染情况和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旅客进行座便器使用习惯问卷调查。结果旅客列车和客运车站的座便器座垫及不同等级的列车、车站座便垫卫生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车等级越高,卫生状况越好。旅客对座便器的接受率仅为13.74%,影响其使用效能。结论铁路旅客列车及客运车站座便器座垫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应重点加强二等车站和普通列车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吉林铁路管内旅客列车自备水箱水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对管内T 272/1等7组列车232节车厢的自备水箱水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2008年管内7组旅客列车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8.27%,2009年管内7组旅客列车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9.13%,两年间的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三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论吉林铁路管内旅客列车自备水箱水卫生状况良好,自备水箱水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4.
分析机车车辆驾驶人员的血压分布情况,探讨驾驶人员血压随年龄变化趋势。收集某企业2017—2021年17 706名机车车辆驾驶员的健康检查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别计算不同类型和年龄组驾驶人员的血压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7—2021年机车车辆驾驶人员的健康检查中符合高血压(≥140/90 mm Hg)区间为4 794人(27.1%),满足Ⅱ类正常高值血压((130~139)mmHg/(80~89) mmHg)标准有7 619人(43.0%)。在不同血压分类人群中年龄结构和机车车辆驾驶人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40~49岁年龄组快速机车驾驶人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年增长幅度最高,≥50岁年龄组一般机车驾驶人员收缩压年增长幅度高于其他年龄组,为0.92 mmHg(χ2=23.34,P<0.05)。进而提出青年机车车辆驾驶人员正常高值血压负担较重,应给予重点关注,并加强≥50岁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血压的日常监测和风险防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铁路旅客列车蟑螂各种监测方法之间的实效性,为蟑螂密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前常用的蟑螂密度监测方法目测法、粘捕法、药激法在同一现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目测法、药激法、粘捕法测定蟑螂密度,阳性率分别为4.43%、1.44%、13.69%。密度指数分别为2.94只/车厢、3.98只/车厢、5.94只/车厢,对3种方法阳性率进行统计学检验,χ2=398.7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粘捕法检出效果最高。结论 3种方法有各自特点,应当结合监测时间、监测目的,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铁路站车蟑螂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高速公路减速标线设置对小客车的纵向运行特性的影响,明确减速标线的减速效果,以G50沪渝高速重庆段的3处减速标线区段为对象,开展了实车驾驶试验,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速度、加速度和轨迹等数据,对比分析了车辆经过3处减速标线区段时的速度整体特征、幅值分布和变化模式;同时分析了纵向减速度变化特征;根据速度与加速度的组合示意图和纵向减速标线设置区段内速度的最大降幅、起止点的速度差异性,评价了减速标线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由于道路线形条件不同,3处减速标线区段的车辆行驶速度整体特征和变化模式存在差异,其中弯坡组合路段车辆速度存在波动,分为“近匀速—减速—加速—稳定—加速”的五阶段变化模式;减速度中位值和85%位值分别为0.123 m/s2、0.225 m/s2、0.185 m/s2和0.346 m/s2、0.513 m/s2、0.489 m/s2。减速标线主要有两方面作用效果:能够使车辆运行车速显著降低,或能够抑制车辆速度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为高速公路减速...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夏季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征,提出更精准的防范措施,应用统计分析系统(SAS)检验事故数据。首先,统计江苏省2016—2020年夏季生产安全事故数据;然后,运用SAS程序中的χ2、Poisson分布和二项分布检验,按照一般和较大以上分类,分别分析时间、类型、行业领域的分布特征;最后,针对夏季事故发生可能性增高的行业,提出事故防范的措施。结果表明:经过SAS分析,可精准定位夏季建筑、工贸行业的触电和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全年。  相似文献   

8.
为了做好运输一线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选择车辆、车务、电务、工务和机务系统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以其2015—2016年体检数据为研究资料,分析了各系统"三类人员"健康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总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64.9%),车务系统最低(6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53.1%),车务系统最低(45.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32.2%),工务系统最低(22.1%);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47.6%),电务系统最低(39.6%);甘油三酯异常率为工务系统最高(69.0%),车务系统最低(65.8%);舒张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93.8%),车务系统最低(78.2%);收缩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80.8%),车务系统最低(68.6%)。  相似文献   

9.
为精准界定热失控发展过程中锂电池热聚集特征,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热滥用引发的大尺寸三元锂电池热模型。首先,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明确电池热模型中的加热片产热量Qe、化学反应产热量Qf、电能释放产热量Qj和环境散热量Qd这4个热量参数,进而基于物理热量计算公式(Q=CMΔθ)和集总参数法,构建大尺寸三元锂电池由热滥用引发的热模型;其次,对模型参数获取进行理论分析,研究4个热量参数对电池热累积变化的重要度;最后,结合试验数据,将研究区间以点(tii)进行分区,确定表面传热系数h的值,进一步验证辐射对流散热下热失控锂电池热模型。结果表明:总产热量Qw为12.88×105 J,总散热量Qd为6.60×105 J,其中,辐射散热量为2.91×105 J,对流散热量为3.69×105 J,利用热模型计算出的热量理论预测热失控峰...  相似文献   

10.
佛山禅城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禅城区不同道路类型交通流进行调查分析,运用COPERT模式计算出2008年佛山地区机动车排放因子,分析出禅城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特征,得到了禅城区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及排放分担率.根据佛山市辖区区间出行车辆较多的特点,采用源强估算总量的方法计算区内机动车污染排放.结果表明,禅城区2008年CO、NOx、VOC、PM的排放量分别为72 356.86 t、7 288.38 t、9 991.68 t和366.80 t.不同车型对不同污染物的排放贡献率差别明显,尤以摩托车的CO、VOC排放贡献较高,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的85%和77%.道路局部污染最严重的道路类型为国道,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为主干路.区内机动车劣化严重,占机动车总量37%的国0车的CO、NOx、VOC、PM排放分担率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8%、45%、58%、63%.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的排放因子存在较大差别,轻型车的CO、VOC较高而重型车的NOx、PM排放因子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用于含汞离子废水处理的新型高效材料,研究了纳米γ-Fe2O3对汞离子的吸附行为。探讨pH值(3、8和12)、温度(288 K、298 K、308 K、318 K)和离子强度(Ca2+,0.001 mol/L、0.01 mol/L、0.1 mol/L)对该吸附的影响。使用吸附动力学方程(拉格朗日准一级、准二级)和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分别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并讨论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值为3、8、12时,纳米γ-Fe2O3对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7~0.999);288 K、298 K、308 K、318 K时,纳米γ-Fe2O3对汞离子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R2=0.970~0.995),并且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在不同pH值下,纳米γ-Fe2O3对汞离子的吸附等温式可使用Langmuir模式(R2=0.983~0.996)进行表征,随p H值降低,吸附量减少,中性环境有利于吸附;在不同Ca2+浓度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式拟合(R2=0.990~0.996)。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式推算出最大吸附量随Ca2+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利用深圳市深南中路路边自动空气监测站的水溶性离子色谱监测仪的观测数据,对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污染特征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深南中路路边子站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总平均浓度为7.73μg/m3,占PM2.5平均浓度的39.8%,是PM2.5的重要组成。其中二次离子SO42-、NO3-和NH4+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03μg/m3、1.97μg/m3和1.53μg/m3,占总离子平均浓度的84.5%,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通过观测,分析了此站点发生的多次水溶性离子污染过程的成因、水溶性离子的的日变化特征及影响NH4NO3气粒分配的关键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某地区铁路职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情况,2021—2023年对19 750名职工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呼气中13CO2差值。检测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30.70%,其中男性为32.57%,女性为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年龄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36.42%,较其他年龄组高,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在2021—2023年连续3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中,2021年发病率27.42%为最高,2023年12.12%为最低,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合统计分析,提出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防控对策,以进一步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14.
城市信号交叉口助动车违法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信号交叉口违法行驶的助动车对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是极大的威胁,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了解助动车在交叉口的违法特征,利用心理学行为观测与分析的方法,利用视频在国内观测上海市、武汉市和临沂市的3个信号交叉口的助动车行为并进行违法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个交叉口非机动车违法率分别为50%、70%和40%,违法情况非常严重。助动车驾驶员性别、车辆动力特征、交警执法与助动车在交叉口的违法存在相关性,男性助动车骑行者较女性有更高的违法率,燃油/燃气动力助动车骑行者较其他动力类型(电力和人力)有更高的违法率,无交警执法时较有交警执法时助动车更易违法。助动车交通设施、助动车交通法规和管理、助动车骑行者、混行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助动车交叉口运行安全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改善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措施、骑行者安全教育、规范车型是提高交叉口交通安全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不同填料组合对模拟农田尾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分别以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作为基质,对比4种组合填料对TN、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的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90%、49.82%、41.80%、39.2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N去除作用表现为: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的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8.30%、34.23%、32.71%、29.9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P去除作用表现为: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沸石-砾石可作为对TN、TP去除效果最好的填料组合应用至农田尾水氮磷去除中。  相似文献   

16.
分析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收集20142018年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该铁路企业职工年均死亡率为190.22/10万;男性、女性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14.56/10万、60.4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4.83,P<0.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进而结合该企业职工死亡以恶性肿瘤居首、心脑血管疾病次之,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职工绝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之间等特征,提出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以2011-2020年上海市嘉定区降雨监测点的816组降水数据,分析了10年期间该地区大气降水的酸化程度、化学组分及其来源与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年均降水pH为4.70~5.73,酸雨频率87.84%~40.85%,降水电导率为3.51~1.20mS/m,均呈现出好转的趋势。2012年及以后,嘉定区降水以轻度污染为主,2019、2020年清洁降水达到25%以上。大气降水中水溶性离子平均当量浓度大小为NH4+>NO3->SO42->Cl->Ca2+>Na+>F->K+>Mg2+,SO42-/NO3-值出现明显降低,降水类型由硫酸型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K+和Ca  相似文献   

18.
选用硅胶为基质材料、乙烯基膦酸为功能单体、Fe3+为模板离子、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膦酸功能化的Fe(Ⅲ)印迹硅胶聚合物。对印迹吸附材料的吸附条件、吸附选择性和重复利用率进行了研究。通过FT-IR、SEM、EDX、TG和N2吸附/脱附分析对印迹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印迹吸附剂对Fe3+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印迹吸附剂在8 min可达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达16.12 mg/g,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印迹吸附剂展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与Cr3+、Mn2+和Zn2+相比,对Fe3+的选择性系数k分别为8.9、10.75和12.37。经过6次吸附-解吸试验,印迹材料吸附Fe3+的能力仅下降了5.9%,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了解某铁路辖区噪声危害作业点和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情况,为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控和保护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出建议。通过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21年某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的职业健康体检中,5671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550人,异常率为9.70%;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也随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1,P<0.001)。进而提出应加强该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年龄、长工龄职工的个体防护和健康宣教,需要通过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职业健康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 VOCs)的预测精度,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网络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优化算法分别为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 GA)优化BP神经网络(GA-BP)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对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首先,对污染物及气象因子进行筛选。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及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筛选,并筛选出合适的输入变量。其次,建立BP神经网络结构。利用BP、GA-BP、PSO-BP神经网络,以石家庄市2022年夏季污染数据为样本对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经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法筛选,将PM2.5质量浓度、O3质量浓度、NO2质量浓度、温度、相对湿度作为输入变量。经预测结果对比,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R2)分别为0.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