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全区各设区市按照统一部署,切实有效推动应急管理改革落地见效。各市应急管理局自组建履职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应急管理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始终抓牢抓稳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  相似文献   

2.
在惠州大亚湾开发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安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初心和使命,统筹发展与安全,认真把政治要求、质量要求、实效要求贯穿自身工作始终,把学史力行贯穿安全应急工作始终,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高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执行力,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为推动大亚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3.
2019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全区各设区市按照统一部署,切实有效推动应急管理改革落地见效。各市应急管理局自组建履职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应急管理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始终抓牢抓稳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一年来,各市应急管理局着力健全完善基层责任体系、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逐步完善隐患整改机制、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抓实抓细防汛抗早、森林防火各项责任措施,积极开展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居家安全、公共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等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全区应急管理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2019年3月15日,梧州市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开启新的征程。组建以来,梧州市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探索创新“1+2+3+4”模式,不断深化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2019年3月15日,王功理从百色市凌云县统计局党组书记的岗位上,调任新组建的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从那天起,他带领全局党员领导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应急管理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6.
2021年2月26日,是河池市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引领下,在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坚强领导下,河池市应急管理局不辱使命谱新篇,不断书写责任与担当,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风险、抗疫情、战洪水、化危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安全防范能力显著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防城港市应急局自组建以来,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始终坚持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2022年防城港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2018年下降37.50%和21.28%;四年间,成功抵御19个台风和17轮强降雨过程.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21,(1):43-45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以"四个一"为牵引,强化统筹协调,不断探索实践,全面提高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能力。当好参谋助手坚持"一个理念"贯穿始终一以贯之落实防汛防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汛防台理念,全省上下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以贯之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底。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介绍,针对日益增长的灾害风险挑战,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一是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的理念。按照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护》2022,(12):84-85
应急管理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意见(应急〔2022〕110号)[2022年11月3日发布]【内容提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社会组织、城乡社区应急志愿者(以下统称“社会应急力量”)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4月13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印发《2020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全面部署年度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安全生产“强监管严执法年”专项行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8月8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在京会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一行,双方就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合作进行了友好交流。郑国光副部长代表应急管理部对屈四喜代表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新理念、新要求,介绍了应急管理部的工作职责和组建情况。郑国光指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4月份专门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我区应急管理系统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应急管理部的决策部署,总结组建以来的工作,深刻分析面临的形势,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区应急管理系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奋力开创广西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与监督》2019,(12):F0003-F0003
《安全生产与监督》杂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主管,广西唯一的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类综合性刊物,是指导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宣传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总结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弘扬应急与安全文化、普及防灾救灾减灾知识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元年。一年来,面对一项项改革重任,广西第一代应急人勇于担当、敢于奉献.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取得实效,翻开了大应急时代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17.
<正>在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2019年5月10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主办、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郑国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指示,系统阐述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为我们做好  相似文献   

18.
<正>3月8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学习国务院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  相似文献   

19.
为持续强化北京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北京市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创新科普为导向促进高质量发展。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应急科普工作质量。应急管理工作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首善之区的北京,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更是一个重要的、长期的突出任务。科普宣传作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磨刀阶段”,更需要获得足够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9月21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副部长黄明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听取近期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和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准备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黄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工作一抓到底,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部署,确保安全形势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