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幽默与漫画     
谁的车更快 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吹牛,说自己开车的速度有多快。甲说:“我开起车来,路旁的电线杆看起来就像花园中的栅栏一样。”乙说:“我的车太快了!与空气摩擦后车外壳都快熔化了。” 丙说:“我开车前伸出头去吻女朋友,车子一起动,我却吻到了10公里外的一位老太太!”  相似文献   

2.
我初到巴黎探亲那阵子,总想开车出去长长见识。可在法国的亲戚说,巴黎路况复杂,开车难着呢,得当心点。我虽然对此早有耳闻,但心想在这么发达的国家开车有什么难?不就是下点功夫认认路吗。可等自己一上路,才真正明白了这种“难”的概念。因为在巴黎开车,不仅仅要技术过硬和认路的准确,而且还需要胆量。  相似文献   

3.
我初到巴黎探亲那阵子,总想开车出去长长见识。可在法国的亲戚说,巴黎路况复杂,开车难着呢,得当心点。我虽然对此早有耳闻。但心想在这么发达的国家开车有什么难?不就是下点功夫认认路吗。可等自己一上路,才真正明白了这种“难”的概念。因为在巴黎开车,不仅仅要技术过硬和认路的准确,而且还需要胆量。  相似文献   

4.
我们有一位朋友,是省电视台的资深女记者,有一日我们几家约好共进晚餐,这姐们答应得很爽快,还告诉说自己开车来不用我们接,我们当然正中下怀,然而过了时间我们坐在席上还是百等不见她的芳踪。于是电话三催四请。然而女记者依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就纳闷了,我问这个朋友:“你老婆怎么就这一小段路她一个钟头了还左开不到右开不到?”要知道,这位大记者虽然祖籍不是福州本地,却自小在福州生活到如今连闺女都念到大二了,她竟然还不认路?这真是奇了怪了。好不容易女记者施施然驾到,她还冲老公上了火:“我这边绕过来那边转过去,  相似文献   

5.
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是个较真的人,虽然相识满天下,但让我认可的朋友却不是很多。而一个名叫徐开旺的农民司机,却是我认可且尊重的朋友。我与徐开旺的认识纯属偶然。几年前的一天,我和同事上路路检,拦到一辆擅自“小手术”改装改形的小货车。当时,我正要开罚单,开车的徐开旺说:“乡下人运化肥,路不好,车后斗不焊几根钢筋固定货物是会掉包的。”我抬头一看对方:一张红润的四方脸,油亮的高额头,洁净的白衬衫,俨然城里人的形象。便停住手中的笔,开玩笑地说:“查到了,就假装是乡下  相似文献   

6.
问我不久前考取小车驾照,平时难得驾车上周末朋友请客我赴宴,遇熟人魏某在同一酒店的隔壁包间请客。魏某和酒店老板过来敬酒,魏某提到同桌的一个驾车来的朋友喝醉了酒,顺便问老板有没有人可以代驾,老板说没有;魏某见我没喝,问是否可以帮个忙。见我没吱声,老板爽快地说,就让我开车好了,两个包间各优惠餐费300元;散席后魏某把他朋友的车  相似文献   

7.
3年前,我是公司的一名小车司机.我挺喜欢这份工作的,要不是出了那起可怕的事故,我想我会开开心心地干到退休. 2000年12月23日,我从外省出车回来.晚上8点多的时候,汽车调度小王忽然打电话来,说生产部的几个领导要到工厂去检查夜班安全纪律,让我跑一趟.我当时挺累的,就用商量的口气问了句:"别的驾驶员不行吗?"小王有些不耐烦:"到厂里开车也就是个把小时的路程,你再辛苦一趟吧!"说完他就把电话挂了.  相似文献   

8.
相声大师侯宝林有一个著名的相声段子,讲的是一个醉汉躺在马路中间,人们告诉他骑自行车的来了,他不起来,并拍着胸脯说:“叫他往这儿轧!”人们告诉他蹬三轮儿的过来了,汽车过来了,他同样故伎重演,后来人们告诉他消防车来了,他才说:“那,那我还是起来吧!”他怕执行任务的消防车真的把他轧死了。  相似文献   

9.
李大刚兄在贵刊5月号写了一篇《与生兄商榷科学开车法》,其文采之幽默自不必多说,有他一贯秉持的欲罢不饶、亦庄亦谐的作风。但这兄弟假说是讨论问题,却在如何科学开车的幌子遮掩下,顺手在朋友的腰眼里掏摸几把让你受用。文人毕竟就有这样的毛病,总是要拿朋友来寻开心。  相似文献   

10.
与老唐相识于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的老唐每天骑了辆自行车穿梭在福州的大街小巷。90年代初,老唐骑上了摩托车,一直到退休。去年5月初的一天,到老唐的工作室闲聊,要走时,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老唐说要开车送我,我还以为是开摩托,就说不要了,他说:“下了这么大的雨,我开车送你!”当时我愣了一下,这老唐什么时候会开车了?还买了车!着实令我大吃一惊!因为这事太突然了。这个对机器类东东有些迟钝的老男人,竟然会开车了,真是叫人大跌眼镜。当我走到老唐家的楼下时,他老人家正在倒车,并摇下车窗向我招手。  相似文献   

11.
曼谷是世界上塞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堵车成了曼谷市民心中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前不久,笔者去曼谷,才几天时间,就饱偿到了塞车的苦头。在城里的很多路段,常常一堵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可能是习以为常了,即使如此,泰国人还是十分有耐心,堵上很长的一段时间,也不按喇叭,静静的等待。我心想,大城市固然好,但出行也太不方便了,正在做种种感慨,我们前面的一辆车突然来了一个急刹车,还没反映过来,就听见二声爆炸性的响声,我们的车像奔命似的,重重地撞了上去,而紧跟后面的车也撞到我们的车上。当时的我脑子一片空白,几秒钟后,才意识到发生了车祸,除我头上被撞了一个包,脸上有些擦伤外,车上的其他人都没有受伤,车尾凹进去了一大块,左右的车灯全震裂了,我们前后的两辆车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几分钟后,堵车排成了一条长龙。但没过多久,司机们都绕道开走了。我的朋友打报警电话,通知保险公司,但表情却显得很轻松,一边聊天一边等待警察来处理。  相似文献   

12.
开车的讲究     
开车难道也有讲究吗?说这么酸的话题,肯定会有朋友要对我嗤之以鼻的:你这鸟人是不是闲出毛病来了在故弄玄虚啊?玩什么臭高高雅嘛! 也许是我这人有些脑子拎不清,但我确实认为开车应当有讲究。世间凡事都有它的讲究,否则这个世界岂不乱成一盆浆糊了?至于讲到开车,交通规则、行车安全条例,这本身就是一种讲究。不开英雄车,不开勉强车,这另是一种  相似文献   

13.
傻鸟满大街     
通常我开车的车速都比较快,尤其在市区拥堵的道路上穿行的时候,呼呼呼地插过来,呼呼呼地超过去,与那些神出鬼没的出租车们堪有一比,足可以在江湖上称雄一二。这首先因为我这人是个急脾气,用我们福州的土话来形容,就是一个“吃饭快,拉屎粗”的俗人,虽然看上去我好像也还温文尔雅并没有满脸横肉的样子。其次就是我的车技还算不差,有些“艺高人胆大”的意思。再其次,我特别喜欢开起车来追风赶月有如行云流水的那般感觉,  相似文献   

14.
陪练也惊恐     
晓志 《安全与健康》2007,(4):37-37,50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还未走进办公室,就听到急促的电话铃声,表妹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嚷道:“我拿到驾驶证了!”我怔了半天,脑子里迅速转动着几个词:闪电学车、马路杀手。还没等我回答,她的连珠炮轰过来了:“这个周末你得陪我练练。”随即,电话挂断。我差点没晕过去,因为我知道表妹是赶在4月1日新的驾驶证考试政策实行前报考的,说她学车一个月,实际上开车的时间还不到24个小时,这学的是哪门子车?倒霉的是我要领教这样的类似“马路杀手”型驾驶员了。  相似文献   

15.
母亲年过古稀,却于世纪之初中风,瘫痪、失语,昏迷一天,经医生抢救总算苏醒了过来,算是与死神拉了一下手,又挣脱回到亲人中间来,不能说话,不能自己吃饭,靠人喂。交流只能“嗯”、“呵”等单词表达,这是最令人痛苦的,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却又无法表达,这是难以忍受的。面对满头白发苍老年迈的母亲,我竟情不自禁地感慨百味人生。母亲在长江边的小城长大,却嫁给了乡下老实憨厚的父亲,风里来雨里去,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才把我们几个兄妹拉扯大,如今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南下广州经商,有的进了机关工作,如长大的鸟儿从父母身…  相似文献   

16.
教训     
世上有一种很可怕的人,那就是见酒如命又见钱不要命的"英雄好汉".喝多了酒还要去开车、登高、下井,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记得许多年前的一天,农历大年初三,湖西矿掘进五队工人杨山,在家与几个朋友喝酒,正在兴头上,突然想起今天自己要加班,下井时间快到了,站起来要告别.朋友说:"老伙计,咱这一年好容易在一起聚聚喝两杯,我给你打个电话,你不要去了,你不知道喝酒下进违章吗?"  相似文献   

17.
开车的艰难     
倒回去几个年头,某人某人若是个汽车司机,碰 巧又是在哪个机关单位里开小车的,三天两头把单 位里锃锃亮的小乌龟车开回家来显摆一通,然后又 如风绝尘而去,那可是相当牛皮的事。待到过两年, 会开车的人日渐多起来,会开车就变成了很稀松平 常的整体。会开车的人一多,麻烦也就跟着多起来。 首先是街上的车多得如同闹了蝗灾。你拥我挤好不 热闹,你刮我擦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了。于是,驾车出 行渐渐便成了一件糟心之至的事。  相似文献   

18.
域外传真     
英国规定 :开车不按时休息就罚  在欧洲旅游过的人都知道 ,那里的旅游客车司机很“牛” ,开车 4小时绝对是要休息的 ,这一是为了保障司机的休息权 ,也是为了乘客的安全计 ,避免因司机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英国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 ,在英国开长途汽车 (包括客、货车 ) ,对于驾驶员有严格的规定 ,一天只能工作 12小时 ,不能超时。否则 ,警察视作疲劳驾驶 ,严厉惩罚。司机连续开车两小时 ,必须休息 2 0分钟。若司机开车两小时后没有休息 ,那么开车 4小时后必须强制休息 4 0分钟。因此 ,在英国及欧洲的高速公路上 ,大约每两个小时的路段 …  相似文献   

19.
路窄人心宽     
表哥第一次从外地回来,我开车去车站接他,一路上,我热情地想和表哥攀谈,聊家常,可表哥却表现得很冷静,偶尔哼哈地应两句,从不主动说话,我感到几分没趣,也不说话了,车里渐渐安静下来。进了闹市区,街上的行人和车辆多了起来。我不断地按着喇叭在车水马龙中穿梭着,表哥时不时就瞅我一眼,但没说什么,我也没有在意。这时前方一个妇女正领着一个小姑娘准备过马路,我瞅个空子,猛踩油门,一打方向盘,从她们面前冲了过去,心想一定吓了她们一跳:哼,和我抢道!表哥碰了我一下,说:“应该让人家先过,一个女人领个孩子,道儿这么窄,万一刮着……”他瞅了一眼…  相似文献   

20.
开车的规矩     
世间凡事都有个规矩或者叫规律,你想自作主张来个突破什么的那可万万不行。无规矩则无以成方圆,这道理实在是精辟之至。放在开车上来看,则更是高明的无以复加。说到开车的规矩,其实便是交通规则了。粗粗翻一翻看,好像也简单得紧,不外乎就是双实线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