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银洞坡金矿为例,对选矿厂含氰废水进行了水质调查,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银洞坡金矿尾矿库的含氰废水,在去除氰化物和重金属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出了采用间歇式方法处理含氰废水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
黄金矿选矿厂含氰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洞坡金矿为俐.对选矿厂含氰废水进行了水质调查.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银洞坡金矿尾矿库的含氰废水,在去除氰化物和重金属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出了采用间歇式方法处理舍氰废水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3.
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含氰高炉煤气洗涤水,设计了针-板式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反应器装置。研究了不通入、通入SO2,不放电、放电以及不同初始氰化物浓度条件下,处理含氰废水的效果。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放电与否,通入SO2均可提高氰化物的去除率;脉冲电晕放电可以提高氰化物的去除率,洗涤水在脉冲电晕区停留时间越长,氰化物去除效率越高;高炉煤气洗涤水中氰化物初始浓度越高,其净化效果越好,洗涤水在脉冲电晕区域停留时间约为2.1 s时,氰化物去除率最高可达99.9%,而初始浓度较低时,几乎没有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银洞坡金矿的水质水量调查,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银洞坡金矿尾矿库的含氰废水,在去除氰化物和重金属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采用间歇式方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5.
细菌与真菌优化组合降解污水中氰化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降氰细菌与真菌组合对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降解性能.将从电镀厂水样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8株降氰细菌与降氰真菌的悬浮液进行等体积混合,以降氰效果最佳的混菌组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组成比例、废水温度、废水pH值、降解时间和摇床转速对降氰率的影响,并在试验得到的适宜降解条件下处理电镀厂实际含氰废水.结果表明,除2#细菌和真菌及9#细菌和真菌的组合外,其他混菌组合的降氰率均优于已筛选获得的单菌株,其中8#细菌与真菌组合的降氰率最高.该组合的适宜降氰条件为8#细菌悬浮液∶真菌悬浮液=3∶2(体积比)、34 ℃、pH=6.0、降解20 h、114 r/min转速.适宜降氰条件下,菌液∶废水∶细菌生长培养基=1∶1∶1(体积比)时,8#细菌与真菌组合对氰化物质量浓度为202 mg/L、42.9 mg/L、9.07 mg/L、1.57 mg/L和1.09 mg/L的5种实际废水的降氰率分别为84.85%、82.77%、80.37%、80.25%和79.82%.其中,氰化物初始质量浓度为1.57 mg/L和1.09 mg/L时,废水经混菌降解处理后的氰化物质量浓度低于0.5 mg/L,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88)(≤0.5 mg/L).研究表明,8#细菌与真菌混合菌的降氰率较高,在实际含氰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促进了采矿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各地矿山普遍出现乱采乱挖现象,由此既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又使得矿山开采险象环生,事故不断,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7.
非煤地下矿山安全整改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促进了采矿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各地矿山普遍出现乱采乱挖现象,由此既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又使得矿山开采险象环生,事故不断,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去除,传统去除方法运行成本高、操作复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用高压毫微秒脉冲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pH值、放电时间、气流量、放电条件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pH值为9.09,放电2h,放电电压46kV时氰化物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3.2%,氰化物的质量浓度可降至0.26mg/L。实验对比了放电与不放电氰化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放电后氰化物的去除率大大提高,为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在氰化物水解除氰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寻求活性炭在水解除氰中所起的作用,从加炭与未加炭水解除氰多个方面进行了试验与相应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氰化物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后,降低了水解反应的活化能,加速了氰化物水解反应速度;同时,活性炭重复使用基本没有影响原除氰效果,且活性炭自身的重量也基本没有减少(除了有点机械磨损外)。故活性炭在氰化物水解反应中起了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硫酸亚铁络合-次氯酸钙氧化两步法静态和联合动态处理高炉煤气高浓度含氰洗涤废水,采用单因素法确定了处理过程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硫酸亚铁络合沉淀过程中的优化工艺条件是:硫酸亚铁加药量为理论量的2.5倍,pH值为6,沉淀时间30 min,此时废水中总氰化物和易释放氰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5.52%和93.10%;次氯酸...  相似文献   

11.
氰化物测定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酒石酸-硝酸锌法提取易释放氰化物,磷酸-EDTA提取总氰的机理;对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氰化物的条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松江铜矿在落实《环境保护法》过程中,采取无氰选矿方法,发挥防冶污染工程效能,经过近两年的生产和监测验证,已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这个矿位于松花江水系上游,自7972年投产以来,由于生产中使用大量氰化物,防治污染工程没有形成系统,每天有近万吨有毒废水沿着箭杆河下流,沿途28个生产队受到污染,矿山赔偿农田减产损失和牲畜死亡费  相似文献   

13.
氰化法作为一种主要的提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黄金矿山。它的化学作用原理是:在氧及保护碱的作用下,氰化物与矿石中的金形成络合离子进入溶液,从而使金与矿物中的脉石分离开来。这种方法的工艺设计是在磨浮工艺后面设置氰化装置,通过人工或仪器加入氰化物,精矿在氰化物的作用下生成贵液,然后经过浸出、洗涤、压滤处理,生产出金泥。这是目前黄金矿山一种较为典型的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唐黎标 《安全》2004,25(6):23-25
氰化法作为一种主要的提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黄金矿山.它的化学作用原理是:在氧及保护碱的作用下,氰化物与矿石中的金形成络合离子进入溶液,从而使金与矿物中的脉石分离开来.这种方法的工艺设计是在磨浮工艺后面设置氰化装置,通过人工或仪器加入氰化物,精矿在氰化物的作用下生成贵液,然后经过浸出、洗涤、压滤处理,生产出金泥.这是目前黄金矿山一种较为典型的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局广大职工深入进行批林批孔运动。狠批了林彪鼓吹的反动的“唯生产力论”,积极推广了无氰电镀的新工艺。 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的伟大教导,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经过兄弟单位的大力协助.我们依靠大家动手,群策群力,大胆地进行了无氰镀金的试验工作。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无氰镀金的新工艺,目前已在我特种工艺系统。如景泰蓝、项链、戒指、奖章等珐琅、首饰制品上采用了亚硫酸盐碱性镀金新工艺,革了剧毒氰化物的命,不但改善了劳动条件,解除了氰化物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威胁,也排除了…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总氰浓度的达标,采用过硫酸盐热活化和紫外活化处理水中的铁氰化物。考察了反应时间、过硫酸根投加物质的量比及初始pH值对两种活化方式去除铁氰化物中总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活化方式的活化速率和活化过程有所不同。两种活化方式中,反应时间为3 h时总氰浓度均趋于稳定,总氰去除效果均随投加物质的量比增加而减小。热活化中,初始pH值小于10时对反应结果基本没有影响,大于10时呈抑制作用;紫外活化中,初始pH值小于10时无明显影响,大于10时呈促进作用。去除效果对比表明,过硫酸盐紫外活化优于过硫酸盐热活化。  相似文献   

18.
过去电镀行业使用氰化物进行电镀,劳动条件较差,威胁职工身体健康。含氰废气、废液排出室外,污染周围环境,对人民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我国首都广大电镀工人和科技人员,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怀着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障人民健康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结合生产实际,学习外地经验,克服了各种障碍,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对电镀方法进行了改革,试验推广无氰电镀新工艺。随着批修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有关保护环境的指示推动下,几年来无氟电镀日益发展、巩固、提高。有些企业已基本上实现了无氰电镀,有助于改善首都的环境状…  相似文献   

19.
贺州市针对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和突出问题,在专门调研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集中整治矿山秩序,禁止乱采乱挖乱排行为列入贺州市今年下半年为民办10件实事工程之一,并向全市民众公开承诺。  相似文献   

20.
<正>通常为人所了解的氰化物都是无机氰化物,俗称山奈(Cyanide),是指包含有氰根离子(CN-)的无机盐,可认为是氢氰酸(HCN)的盐,常见的有氰化钾和氰化钠。它们多有剧毒,故而为世人熟知。另有有机氰化物,是由氰基通过单键与另外的碳原子结合而成。视结合方式的不同,有机氰化物可分类为腈(C—CN)和异腈(C—NC),相应的,氰基可被称为腈基(—CN)或异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