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鞍山市区地势及地质构造,分析了隐伏岩溶及塌陷分布的基本规律,探讨了岩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过程,及其表现的主要特征,指出了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及对建筑物的威胁,划出了防范区,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骊山滑坡的现状及其监测目的,论述了地壳变形三维监测方案,分析了骊山滑坡监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些特殊技术问题,简要叙述了三维变形监测的应用情况及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SDE的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建设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的必要性,阐述了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分析了ArcSDE的基础原理,以四川省紧急救援队为例,介绍了利用ArcSDE技术构建地震紧急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防灾研究的进展,提出了防灾信息发布的迫切要求。通过分析WebGIS技术功能,提出了用ASP结合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防灾信息网络发布的方案。结合唐山市灾害特点,探讨了唐山市防灾信息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实现方法,分析了网络HTTP协议与Session对象的使用,及系统ASP应用程序开发等。开发了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了防灾信息的实时发布与客户端的实时浏览。最后根据应用情况得出了几点结论,分析了系统在应用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防灾信息的数据共享和网络发布系统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峰 《防灾博览》2010,(5):50-51
<正>今年夏天,中国北方奇热,很多地方超过了40℃。在北京,气温创下了60年来的新高。地面的温度达到了63℃,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现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鸡蛋打碎了,泼在马路的井盖上,三分钟后,鸡蛋被烤熟了。看看中国的城市,几乎是千篇一律,都是钢筋水泥筑成的森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转移、安置在应急管理与救灾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在分析转移、安置要素的基础上,结合灾害脆弱性分析提出了转移、安置规模和程度模型,讨论了人为决策影响因素对模型的影响,较好地体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根据对转移、安置的发生进程的分析,提出了转移、安置分级的概念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级,阐述了转移、安置中的资源需求。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当前转移、安置财政补助机制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上述模型和分级标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暴雨型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概述了江西省暴雨型地质灾害的背景,对江西省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铅山县港东乡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与分析了该县防御暴雨型地质灾害工作的经验、困难,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防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震害信息遥感获取技术历史、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基于遥感进行的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各个遥感技术发展阶段所采用的震害识别技术,对震害识别技术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每种分类方法的划分标准和原则,并对每一种震害识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其各自的技术关键、优势和不足.根据现行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状况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分析了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爆裂规律与柱截面温度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总结了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爆裂规律。编制了柱截面温度场的计算程序 ,并考虑了高温爆裂对温度场的影响 ,对高强混凝土柱的截面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 ,给出了截面中轴线上由于爆裂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0.
泥石流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的问题,论述了引入风险概念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泥石流危险度的研究方法。根据人的价值理论改进了泥石流灾害易损度评价体系,提出了社会易损度的定量化方法。将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在风险评价的成果中单列出来,解决了对人的社会价值评价难题。改进了泥石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今后泥石流灾害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沙尘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沙尘暴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对沙尘暴的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遥感监测沙尘暴的新思路,讨论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者提出一种新风速分布模型,分析评估各种概率的风速,并推求相应的风压,为抗风防灾风险性分析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地应力条件下Q系统在某勘探洞围岩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地区某水电站勘探洞高地应力是一个突出问题,高地应力洞段岩体属于坚硬岩或较坚硬岩,主要破坏方式是岩爆。高地应力区非岩爆岩体中未见结构性流变和软岩塑性流动等变形破坏现象,岩体质量较好。通过对岩体质量分类Q系统在该勘探洞高地应力洞段的应用,发现Q系统对于高地应力区非岩爆段岩体没有给出相应的SRF值;岩爆的发育条件是多方面的,但Q系统对岩爆的发育条件考虑较单一,所以它在高地应力区岩爆段的分类结果不能准确地体现出岩爆的等级和围岩类别。基于这2个问题,本文对Q系统做了相应的修改,以适应该勘探洞围岩分类,从修改后Q系统的分类结果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张弓强 《灾害学》2012,(1):121-124
通过收集整理我国大陆显著地震灾害事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分析讨论不同经济体制下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就伽师强震群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中遇到的房屋震害叠加,烈度判定,房屋重建等总是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解决好今后震害评估工作中的类似问题提出了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列出1998年5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了1998年大陆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并与1990 ̄197年相应数据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7.
关于干旱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分析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可被普遍接受的干旱定义的原因,指出其统一定义的难度与复杂性。还说明了制定干旱指标应该考虑的几个原则,并列举了目前常见的三类十七种干旱指标,比较和评价了它们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以来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回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揭示了九十年代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季的异常冷暖气候事件及其相应的环流形势。着重回顾了全球热浪、暴雨洪涝、大范围持续干旱及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并对其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了一些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变化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以县域为单元,对河北省不同时段的农业旱灾脆弱度进行了评估。通过GIS制图,揭示了农业旱灾脆弱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分析了脆弱性动态变化的自然基础及社会、经济因素,提出了今后进一肯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保持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宵业旱灾管理与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震应急救灾与人员伤亡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讨论了近十年来城市型地震顺应急救灾和减少人员伤亡方面的新经验与新启示;和者们给出的地震人员伤亡旨烤和伤亡状态函数的概念,研究了应急救灾害行动与伤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