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冶金炉的铁水、钢水温度高,国内外多次发生冶金炉爆炸事故,但现阶段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还无法判定其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运用爆炸学、热学等方法,提出了判定冶金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理论与方法,并给出了判定高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临界有效容积,判定转炉、混铁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临界公称吨位,最后通过VB编程对冶金炉进行了爆炸事故后果模拟,为冶金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家经贸委技术改造专项措施项目《南京化学工企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示范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对X、γ射线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道口、重大危险品码头及重大危险变配电站(所)进行了科学定义,制定了判定依据,提出了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此项成果通过了江苏省劳动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和国家经贸委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成果的运用和推广,对大型企业相关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辨识和判定分级,有实用价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大工业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导致事故发生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出发,结合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工业事故隐患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进行重大工业事故隐患辨识和评价的本质就是对危险控制措施和控制能力的评价,即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到位,能否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该方法通过对工业单元固有的事故易发性和所采取措施的控制能力二者之间是否满足必要的受控关系,作为重大危险源是否构成重大工业事故隐患的判断依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该法,可以客观反映危险源的危险控制情况,便于危险源所在单位及时加强技术干预,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监管、事故应急救援等相关软硬件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产品功能的安全检测与认证;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起草;开展全国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等技术基础工作,为建立各级重大危险  相似文献   

5.
六城市重大危险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六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基础上,对重大危险源的状况进行了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和总结,对今后我国的重大危险源控制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六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基础上,对重大危险源的状况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和总结,对今后我国的重大危险源控制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城市重大危险源,在建立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应急管理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免疫系统网络和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网络的相似性,采用生物免疫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免疫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网络模型和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机制,建立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的免疫模型,为加强对我国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提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分析在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管理部门快速识别重大危险源,评估其危险程度,从而达到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类监管和有效布控,在对众多风险评价指标检验和筛选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大危险源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重大危险源分级是对危险源监管的重要依据,合理分级能够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研究利用集对分析法对码头储罐区危险源进行动态分级,依据码头储罐区液体化学品特有的危险性,并根据池火灾伤害模型、爆炸模型、高斯烟团模型计算出危险源的灾害后果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LabVIEW软件编程,对宁波港青峙化工码头储罐区危险源进行动态评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的码头储罐区重大危险源动态分级法克服了重大危险源静态分级过程中事故形态和评级指标单一的不足,能够反映石化码头的危险源时时变化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煤矿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结合风险特征的多维性,提出了包含风险因素重要度、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后果3个参数的三维风险分析模型。在煤矿重大危险源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3类危险源为理论基础,构建煤矿重大危险源风险分析层次结构模型。考虑风险影响因素难以精确量化的问题,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并以三角模糊数描述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最后,以某煤矿顶板危险源为例,测试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综合评价的二维风险模型而言,三维风险模型考虑了风险发生概率,使风险控制措施更具针对性。该方法有助于煤矿企业制定合理的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