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调查研究了我国长江口以北沿海几种主要经济贝类体中有机氯农药及多氯联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从鸭绿江口到长江口的各种经济贝类均已受到有机氯农药666,DDT及PCB的污染影响,以666的影响最为普遍,但其含量均远低于评价标准,食用价值尚未受到影响,生物质量尚好,河口地区的污染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有机氯农药污染环境与人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机氯农药污染环境与人体的调查分析李忠民,赵协萍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是农业上用来防治病虫害的主要农药之一。由于大面积使用农药致使农业生态受到破坏,且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学性质稳定、结构复杂,被农作物吸收后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人人体,并在脂肪、哺...  相似文献   

3.
用加速溶剂提取仪提取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Zhu X  Cui Y  Guo L  Gong Z  Tao S  Shen W  Zhao X  Han L 《环境科学》2002,23(5):113-116
研究加速溶剂萃取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提取效果,并与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对土壤中滴滴涕的回收率明显高于索氏提取,对土壤中BHC的提取能力与索氏提取相当。用该方法测定了天津污灌区和非污灌区土壤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α-BHC、β-BHC、δ-BHC、γ-BHC、p,p’-DDE、p,p’-DDD、p,p’-DDT、o,p’-DDT的检出率为100%,这些有机氯农药在污灌旱地和稻田地的残留量分别为7.5-71.1ng/g和3.0-16.5ng/g。非污灌的旱地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为3.1-17.6ng/g。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集了海河上游地区土壤样品,测定了24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特征、污染来源和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河上游地区土壤中检出大部分有机氯农药,其中3种有机氯农药检出率达到100%,OCPs总残留量(∑OCPs)范围为2.75~139 ng/g,平均为40.1 ng/g。DDTs和HCHs是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污染物,相应的残留量分别为2.75~131 ng/g和ND~11.0ng/g,二者的残留特征表明了该地区土壤中HCHs主要来自于早期商业残留,部分地区存在新源输入的可能;而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上DDTs农药的使用,部分地区显示有新源输入。土壤中HCHs污染程度较低,而部分地区土壤中DDTs属于较高程度污染,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文章同时首次分析了海河上游土壤中DDTs的降解产物DDM(bis(p-chloropheny)-methane)、DDMU(bis(chlorophenyl)-1-chloroethylene)和DBP(dichloroben-zophenone)的残留量,并讨论了DDT降解产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类POPs残留状况研究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39  
2004年5—7月采集了北京地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氯丹、滴滴涕(DDT,DDE和DDD)、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的检出率及残留量.结果表明,北京土壤中六氯苯、滴滴涕的检出率很高,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未检出.总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质量分数平均值为77.7 μg/kg.其中滴滴涕占总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的98.9%,是北京地区土壤中残留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的主要成分,城市公园、园林土壤是城市滴滴涕的主要污染源.六氯苯是北京地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残留量很低.氯丹检出率和残留量均很低,六氯苯和氯丹没有对土壤质量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239例人体脂肪中六六六、DDT蓄积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六六、DDT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有机氯农药。在唐山、自从地震后,不仅将其作为农业杀虫剂,还广泛用于除害灭病。六六六、DDT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而污染环境。我们对水、食品等作了调查,说明对我市动植物食物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979年又对降雪、降雨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作了调查。有机氯农药广泛残存于水体、大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主要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由于脂溶性强,与酶和蛋白质有较高亲合力,不易排出体外,在脂肪、肝脏及其它脏器中长期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网格法在农田土壤中均匀布点,采集土壤样品75个,对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区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100%,表明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存在。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75μg/kg、52.76μg/kg,含量范围分别在1.35—803.72和2.73—1036.90μg/kg。与国内不同区域的同类研究相比,广州地区土壤的有机氯残留水平较高。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状况有所差异,六六六在水稻土中残留量最高,而滴滴涕在菜园土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7  
在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10月间 ,以网格法在农田土壤内均匀布点 ,另选择典型林地、闲置地及工业区土地采样 ,对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 ,侧重探讨有机氯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的残留量、残留物的组成和分布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 ,试区土壤HCHs和DDTs的检出率均高达 10 0 % ,残留范围分别为 2 7~ 13 0 6和 6 3~ 10 5 0 7μg·kg- 1 ,其中 >65 %的样点土壤有机氯残留总量低于 60 μg·kg- 1 .OCPs主要残留物为p,p’_DDE ,占残留总量的 80 %以上 .工业用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明显低于农业土壤 ,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总量排序为 :露天蔬菜地 >大棚蔬菜地 >闲置地 >旱地 >工业区土地 >水稻土 >林地 .与国内同类最新报道相比 ,南京地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较低 ;而与国外相应值比较 ,南京地区土壤中OCPs残留量高于德国 ,低于阿根廷或波兰土壤中OCPs的残留  相似文献   

9.
土壤和沉积物中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混合溶剂超声萃取出土壤、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去除样品中色素、脂肪等杂质,浓缩后采用DB-35ms毛细柱分离,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分析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该方法净化效果好,色谱峰分离好,灵敏度高,17种有机氯农药检测限均低于0.07μg/kg,加标回收率为74%~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6%~8.4%。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城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0,他引:19  
2007年3月采用网格布点法采集55个上海市城区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上海城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试区土壤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在95%~100%之间,残留含量范围分别为nd~38.58μg.kg-1、1.81~79.61μg.kg-1和0.16~40.25μg.kg-1.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氯农药总残留范围在3.12~91.07μg.kg-1,平均值为22.33μg.kg-1.OCPs主要残留物为p,p′-DDE,占残留总量的60%以上.有机氯农药残留相对较高的采样点分布在公园及绿化带.有机氯农药组成特征表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较,试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较低;与国外比较,试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明显低于德国、阿根廷和波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西部农田径流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闫百兴  汤洁  何岩 《环境科学》2003,24(2):82-86
松嫩平原西部水田回归水、旱田地表径流中BHC、DDT主要异构体或代谢物的可溶态、颗粒吸附态的分析表明,回归水中BHC、DDT的含量均较低,BHC以β-BHC为主,占73.5%~99.5%,呈β>α>γ>δ规律;DDT中仅检出p,p'-DDT.BHC(β-BHC除外)、DDT以溶解态为主,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大小是影响回归水中农药含量的重要因素;悬浮物中DDT的生态风险很低,而BHC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利用微波萃取和GCECD联用技术,对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回收率、重现性及精密度的测定,其结果均优于传统索氏萃取方法。利用微波萃取可快速、准确、有效的测定土壤中痕量六六六、滴滴涕。  相似文献   

13.
在蓟运河河口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对汞、DDT、六六六均有很强的积累能力,体内积累量大体上有沿生物营养等级而增高的趋势,尤以汞最为明显。汞在浮游生物、底栖动物、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及水鸟体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4、0.48、0.90、1.28、1.70和3.29mg/kg。 六六六的浓缩因子较小(10~2),且易于排出;DDT的积累能力最强(10~4),但在生物体内易转化成毒性较小的DDE和DDD;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10~3),可在生态系统中循环住复。  相似文献   

14.
2002年3月至2003年7月对福州近海养殖牡蛎中的重金属(Hg,Pb,As,Cd)、石油烃、DDT、BHC、多氯联苯和微生物(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福州海区内的牡蛎中的Hg、DDT、BHC、多氯联苯、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符合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部分海区牡蛎体内Pb、石油烃的含量超标;牡蛎中的As、Cd、粪大肠菌群、副溶血性弧菌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长江口──杭州湾表层沉积物中BHC与DDT的含量与以前表层沉积物有关资料的对比,以及经较高精度定年柱状样中BHC与DDT的会向分布特征均显示,有机氯农药广泛使用作为一个污染事件,自开始到逐渐消退均在沉积记录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的分子地层学记录对恢复有机污染史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近年来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己经降至很低,但是由于细颗粒沉积物再悬浮以及海洋浮游生物对有机氯农药的高度富集,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农药污染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计算排毒系数的方法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又根据食入、饮进、呼吸等量建立了权重系统,由此而计算了中国不同农业区域的污染指数。结果表明,重污染区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的粮、棉产区,而且我国农业环境中BHC、DDT污染程度是向南或向北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从西洋参种植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有机氯农药降解细菌,将该菌制成固体菌剂,应用于田间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对3a生西洋参的1a生长期内BHC总量的降解率达36.27%~49.90%,DDT总量的降解率达25.19%~35.61%。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实践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建议几个方面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绿色行动"在我区的重要性,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创建绿色学校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强度放牧使土壤的全氮含量和草地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牧草产量下降17.1%,草地主要种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了33.8%,均质度系数增加51.1%,土壤的氮磷比升高1.3。轻度放牧使草地全氮含量降低0.096%,红三叶的均质度系数增加21.0%。中度放牧并未使草地牧草产量和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同时使草地红三叶均质度系数保持在远低于1.0水平以下,但使土壤全氮含量下降0.085%。根据以上结果,中度放牧是保持草地持续高产的最好的放牧管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强度放牧使土壤的全氮含量和草地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牧草产量下降17.1%,草地主要种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了33.8%,均质度系数增加51.1%,土壤的氮磷比升高1.3。轻度放牧使草地全氮含量降低0.096%,红三叶的均质度系数增加21.0%。中度放牧并未使草地牧草产量和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同时使草地红三叶均质度系数保持在远低于1.0水平以下,但使土壤全氮含量下降0.085%。根据以上结果,中度放牧是保持草地持续高产的最好的放牧管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