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滩涂围垦、污水排海工程建设、地下水开采等不合理的社会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富营养化、湿地面积和生态空间及生物廊道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流量减少、地面沉降、环境调配水资源和纳污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为规范社会行为,提出要强化生态知识宣传、用生态理念规范社会行为、调整工业区块布局、保护湿地和地下水资源、加强生活源和农业源治理和制订生态修复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西部旅游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西部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区域间的规划、协调发展西部大旅游、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等打造西部旅游精品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西藏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旅游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青藏铁路的全线运营给西藏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对西藏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作者对此作了简要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珠江源旅游区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循环经济是发展旅游业一种新的指导思想,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针对珠江源旅游区的现状,根据旅游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并重的理念,探讨其在旅游区的林地系统利用建设、湿地系统利用建设、岩溶地貌系统利用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利用建设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黑龙江省湿地资源丰富,孕育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以高纬度寒冷湿地为依托,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在宣传力度、联合发展、产品升级、综合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破坏环境、旅游适游期短等问题。因此,以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北大荒文化、饮食文化、候鸟文化、乡愁文化为线索,以"一带、两湖、三网、两边"为总体构架,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和底蕴,以特色文化助推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在传播湿地文化、讲述湿地故事、建设湿地形象中,展现黑龙江省湿地旅游独有的诗情和意境。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黑龙江省湿地资源丰富,孕育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以高纬度寒冷湿地为依托,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在宣传力度、联合发展、产品升级、综合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破坏环境、旅游适游期短等问题。因此,以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北大荒文化、饮食文化、候鸟文化、乡愁文化为线索,以"一带、两湖、三网、两边"为总体构架,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和底蕴,以特色文化助推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在传播湿地文化、讲述湿地故事、建设湿地形象中,展现黑龙江省湿地旅游独有的诗情和意境。  相似文献   

7.
卞维维 《四川环境》2021,(2):230-234
湿地是我国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湿地被各方掠夺性开发,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严峻。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湿地产权界定不清带来的外部不经济。试图通过对发生在一个湿地资源型村庄的案例的分析,来呈现因产权界定不清以致湿地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过程:集体化结束后,村社成员试图重新界定湿地水面产权。集体成员权作为一种身份和资格,成为界定湿地水权时最为关键的权利。村社的成员权实践受到受到国家法律政策逻辑和乡土逻辑的双重影响。当双重逻辑在成员权实践中共同发挥作用时,村社成员的权益表达就比较和谐;而当双重逻辑逐渐失能时,村社成员的权益表达就会逐渐不和谐;若这双重逻辑完全消解,村社成员就可能放弃自己的权益表达。后果就是湿地被无序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要改变这一情况,亟需国家政治力量和地方社区力量的集体参与——国家要完善湿地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使社会在调处湿地水权纠纷时有法可依;同时基层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湿地环境保护政策,并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到村社湿地水权纠纷调处中;村社成员也应主动对接国家政治力量,“迎法下乡”,使依法治村在村社湿地水权纠纷调处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洪水也是一种淡水资源,尤其对于干旱的城市,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具有良好的天然湖泊、湿地条件,充足的地表径流,洪水资源化的实施将会有效的解决当地干旱缺水现状。如何在防洪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下实施洪水资源化将是关键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洪水资源化带来的成效,也要认识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湖沼湿地80%集中于长江中游、汉江下游的江汉平原东南部湖区及微地貌起伏的低洼渍水地带,古时即谓“云梦泽”故地部分。湖沼湿地资源是天然财富,但长期来对其合理利用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相反,在许多地方由于污染加剧、过度开垦、酷渔滥捕,加之保护管理不善,造成沼地生态日益恶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引起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休宁县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但由于地脉相近、文脉相亲,区内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同质同构”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的激烈竞争不仅给旅游景区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还不利于整个休宁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在分析休宁县旅游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差异化开发的原则与策略,以期为同类型旅游地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发青 《青海环境》2008,18(3):95-97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发展,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文章就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业的环境影响尤其是景观影响进行评述,提出了旅游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湖南参与了多个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其中泛珠三角和中部6省合作战略是影响湖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外部力量,两大区域合作给湖南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分析它们给湖南旅游发展带来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专门的行政组织来强化区域协调管理、利用区域内旅游资源特性实现旅游资源的联动、借助区域旅游市场的互动实现客源市场丰富的地区对湖南旅游市场的支撑、增加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域便捷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蜀南竹海开发旅游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若干弊端。本文提出 ,以生态学有关理论作为指导 ,重新构思竹海旅游发展基本框架 ,拟定适宜竹海生境和资源的旅游项目 ,对竹海生态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之生态平衡良性循环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已不同程度地威胁到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所依赖的主要生态系统,使旅游业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使旅游业面临着改变其产品和形象的威胁,可能进一步加剧旅游业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冲突、凸显社会公平问题。尽管中国现行立法已为保障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制度支撑,但远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当前迫切需要开展旅游业的可持续管理与教育、培育旅游市场和发展循环经济等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15.
湿地淘金记     
《绿叶》2020,(4)
正2015年夏天,我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总想着给村里面做点什么事情。听说村里很多养殖户的黑猪、白鹅经常生病,于是我请来了赵建国和李金花两位老师。一路上,李老师就给我们介绍,沿途会有什么野生草药,这个草药该怎么利用。当我还沉浸在怎么利用这些草药挣钱的时候,拐角处出现的景色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这里还藏着一块这么漂亮的湿地!于是后来的日子,一有空我就会到这里来瞅瞅。2016年9月,为了给镇里引入生态旅游,我认认真真地走遍了这片湿地,却心痛地发现,共同构成湿地的三要素,水、植物和土壤都出问题了。首先,水体已经变得很浑,这是因为上游养殖业的禽兽粪污直接排入湿地,污染了水体;其次,外来物种入侵,比如水葫芦的泛滥,导致本土物种无法生存;最后,过度放牧和大量农田弃耕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湿地是地球之肾,它不是有净化能力吗?但凡事都应该有个度!通过调查发现,湿地上游几百亩的水面上,就有五万多只鸭子。这五万多只鸭子,每天要产生一万多斤粪便,都  相似文献   

16.
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和琳 《四川环境》2000,19(1):56-58
蜀南竹海开发旅游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若干弊端。本文提出:以生态学有关理论作为指导,重新构思竹海旅游发展基本框架,拟定适宜竹海生境和资源的旅游项目,对竹海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出现不足10年,还没有成型的建设、管护经验。湿地公园进城,怎样才能为城市带来绿色和生机?看看四川广元市——广元南河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广元市南部,总面积11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8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1.26%。公园以河流、河溪湿地、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南山山体为背景,山、水、城、林相融的大型开放性城市湿地公园,是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开放性城市湿地公园。在四川广元市利州区的街头,不少市民说,夏天还是到湿地公园最惬意。他们骄傲地  相似文献   

18.
目前,安庆市沿江湿地开发利用工作还缺乏监管制度,特别是对开发利用过程缺乏监管,为此,朱文中吁请市政府要每年邀请有关专家就湿地保护管理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实行通报制度,以督促各级政府加强湿地管理,解决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旅游业对东道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会对旅游目的地产生许多影响。文章通过巴厘岛内在文化的变化,分析了发展旅游业对东道地区带来的影响,并针对一些不利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周围 《环境教育》2007,(2):30-32
2月2日,是第十一届世界湿地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成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这个湿地的节日,我们更要看到,地球上已经有50%的湿地消失,中国湿地保护堪忧。对此,我们特意组织了这篇稿件,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湿地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