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天早晨,我从一片水藻中醒来。用双手揉揉眼睛,却发现往日肉乎乎的手掌变成了滑溜溜的鱼鳍,柔软的被子变成了翠绿的水藻团,一股恶臭迎面扑来,我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孩子,你醒啦。"我的身边围着几条鱼儿,他们担忧地望着我,其中一条看上去比较年长的对我说:"唉——都是那些人类,在水里乱丢垃圾,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棵树,一棵有故事的树。从我破土而出,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身边包括我都在不断变化着。我探出脑袋瓜儿看见这个世界时,我发现我的周围有好多树,并且他们都比我高比我壮,青葱欲滴,生机勃勃,这里风调雨顺。待我长大一些,我发现,偶尔会有陌生人来,手中拿着可怕的斧子,他们总是平静的来,然后"风光"地去。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外,周末的街头会聚集一群大包小包"摆地摊"的人。他们不像专业的小贩,也不以售卖盈利为优先目标。你常会看见,另一些人拿着不同物品去和他们交谈。有时,交易并未达成,他们却也嬉笑欢乐,好似成了朋友。不知道国外是怎么称呼这些人的,但我想叫他们"换客"。"换客"的主要意思是把自己不用的闲置品,拿出来跟别人交换,换取有用的东西。在那些"换物"市场比较成熟的地方,将自己的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或出售已成为一种支持环保的时尚理念。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 《环境教育》2011,(12):57-58
刚开始,我对这种"自然教育"的体验活动的作用有些怀疑。难道说孩子在自然中焕发了自己的天性,很快乐、自在地在自然中玩耍,可以比他们多些动植物知识的认知更加有意义吗?作为一个景观规划设计师,"自然"于我似乎并不陌生,然而忽然有一天被问到"什么是自然?"的时候,才知道我对此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在我的认知中,和大多数人尤其是城市人一样,有时候"自然"是另一个静默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有媒体报道,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在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说:"大多数城市管理者有一个特别大的认识误区。他们一直认为,外来人口是城市的垃圾,要排除出去。其实,他们忘记了,这是城市中最有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新鲜血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赞赏的观点。不过,我认为李铁仍然没有把话说透。如果要把话说透,首先就要确认"外来人口"是  相似文献   

6.
<正>我住的小区有很多人养狗。晚上回家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男女在遛狗,通常是比较名贵造型时尚的狗。大爷大妈也有遛狗的,但他们的狗一般和他们一样外型平和朴素。有一个冬天的晚上,回家前在楼下小超市买东西,门口蹲了一只土黄色的杂种小狗。他眼巴巴看着我,我吹了声口哨,他应声而来,跟着我挑东西、付钱。我问超市老板:"你的狗吗?"他探身看了一眼,说:"不是,流浪狗吧。"为了不辜负这只狗的眼  相似文献   

7.
<正>图片中的女孩,是不久前记者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山村抓拍照的。女孩呆呆地坐在自家门口的石阶上,望着远方,手里拿着一个香水瓶。她告诉记者:"我在等爸爸妈妈。香水是自己攒钱买的,想等他们回来时喷在他们身上,让他们香香地进屋。"但是,女孩的爸爸妈妈去了远方打工,有1年没回来。女孩天天都要这样坐一会。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看见学校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绿色卫士"在给校园里的小树浇水,听说他们每年都会在植树节植树。我想:到明年植树节,和他们一起做"绿色天使",把"绿色的种子"播撒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等来年春天,让祖国充满绿色。从过去到现在,森林面积已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人们乱砍滥伐,缺少环保意识。众人皆知,  相似文献   

9.
陈佳 《环境教育》2014,(11):80-81
正我记得,童年是由昼夜交织而成的。白天是欢笑,是玩乐;而晚上则是被星星的亮光所照耀的一片深蓝色的夜空。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两种夜晚,一种,是有星星的;一种,是没有星星的。我小的时候,固执地认为,天上的星星都是一个个天使。他们每天都在冲我眨眼睛,眨啊眨。于是,在一个又一个吹着微凉的夜风,和天使对着眨眼睛的日子里,我的童年就这么"跐溜"一下,过去了。  相似文献   

10.
吕洞庭 《绿叶》2007,(11):74-75
民间环保组织经常干些很可笑的事,他们动不动就要人承诺;被组织起来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人也很勇敢,他们动不动就在承诺书上签下大名,拍着胸脯保证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1.
雾霾来袭     
每次和父辈们一起吃饭,酒足饭饱之际,大人们都会回忆起小时候。当听到他们说自己小时候天蓝的透明之时,我就不由一阵心酸。虽然没有到过父辈们小时所生活的环境,但从我记事开始,天还没有现在这么"灰",那时只要一下雨,我就冲到雨中享受。这是上天赐予的甘露。可是现在  相似文献   

12.
赵溪 《环境教育》2014,(3):59-60
正"蚯蚓的故事"就是针对城市中环保教育的重点问题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要有设计理念;三是在权衡中得到折中方案;四是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作为一个城市人,我们始终认为自己走在文明的前沿。自然为我所改变,被我所改造,以我所改善。于是山川被凿开矿洞,供我们开采矿产资源;于是河流被拦截,供我们水力发电;于是森林被砍伐,供我们铺设地板。如果这一切都是我亲眼所见,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父母,我们肩负着养育另一个生命的崇高使命,现在却几乎都是无证上岗——从没受过关于怎样做父母的"岗前培训"。因此,身为父母的"在职培训"(包括自学),什么时候开始都是必须的。每次家长课堂后,都有家长跑过来,希望我也能给他们的孩子上上课。咨询室里,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他们把孩子带来咨询室,期待我能让孩子重新变得"听话"。我总会问他们:  相似文献   

14.
<正>熊妈妈趁着熊宝宝放暑假,兴高采烈地带着他从熊星球来到地球度假。他们走呀走呀,来到一座繁华的大城市。熊宝宝突然拉了一下熊妈妈的衣角,用手指着天空说:"妈妈,那是什么呀?"熊妈妈顺着手指望去,不禁叹了口气,说:"哎,那是人类的大烟囱啊。"熊宝宝说:"妈妈,咱们快点离开这儿吧,这里的空气那么污染,我好害怕。"熊妈妈回答:"好吧,那我们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远离,导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变得脆弱,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对衣食住行照料不周让孩子情感荒漠化;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不会爱别人。"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吧!你们不要我了吗?""妈妈回来看我是我最最高兴的日子,第二天妈妈返城是我最最难过的时刻!""同学的爸妈在给同学穿新买的衣服,我总是走开,坐在河边的小树底下不停地默默流泪。"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引领学生把课文内容掌握熟悉以外,采用"小活动,爱自然;小习惯,护自然;小劳动,馈自然"的三部曲的方式,创设更多的课后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这组课文里介绍课文内容编写依据时有这样一段话:"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他们想象力丰富,对  相似文献   

17.
<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绿化、净化我们美丽的中国,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环保实践活动。我也积极地投身于"关注生态环境,践行护绿行动"活动中。实践周前夕的科学课上,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实践小任务:把"践行护绿行动"的条约"传单"去分发给路人,跟他们讲一讲"护绿行动"的实际意义和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梦里水乡     
正今夏酷暑难当,炎热的时间又特别漫长,白天我只能躲在空调间"避暑",但到了晚上,爸爸妈妈要求我必须陪他们去沙洲湖散步,驱散长时间积累在身体的寒气,虽然我不是很乐意,但是看在锻炼身体的份上也不能太违背他们的意愿。一路上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忽然空气中飘来一股恶臭,"什么味啊?"妈妈鼻子最灵,是我家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只蝴蝶,长着一对五彩缤纷的翅膀。我常常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快乐地飞翔。我充满好奇地到处飞行,想要融入人们的生活。我那美丽的外衣吸引了许多小孩子。我跑着、飞着,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跳舞。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欢笑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心中的人类是善良友好的。有一天,我想到其他地方游玩,于是就一直往西飞,一直飞到了一座大城市。在这里我看到穿着美丽、  相似文献   

20.
小记者园地     
《环境教育》2011,(10):73-76
环保从我做起临淄区虎山小学:王栩慧小记者证:HJSD1147在不少公园里总会有一些"贵夫人"带着"宝贝"——宠物,在草坪上乱踩踏,随地大小便,虽然有告示,但对他们来说告示还不如空气,一点用都没有。有好心人提醒他们,这些人就当一阵风吹过,反而说别人多管闲事,每一次我看到这些人时,我总会想:这些人看似有钱,其实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