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这样做不但是对贫困学生的关爱,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和环保意识,增进师生及同学之间的感情。9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学校举行,校长曹翊鹏讲话时说:"人类永远需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不论国家怎样富强,个人多么富裕,但人总有困难的时候。能在别人最困难时,向其伸出援助之手,永远是每个人的期待。"当天,是中国第三个"中华慈善日"。郴州  相似文献   

2.
<正>"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则昌,淫逸则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古训告诉我们,节俭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一个从国内去德国的考察团到德国之前,大家猜想,德国是个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很高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生活一定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但在到达德国后的第一餐就让考察团成员在遭遇尴尬的同时,领教了德国人的节俭之风。走进餐馆,但见人们的餐桌上只摆有很少的菜肴,一对情侣的餐桌上只摆有一道菜和两罐啤酒,用餐完毕,所有的餐桌上都是菜尽汤竭。公派的驻地同志按照国内的习惯,为大家多点了些菜,大家  相似文献   

3.
华红琴  翁定军 《绿叶》2010,(8):78-85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打破了地球的碳平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留下了碳足迹。为此.我们需要提倡一种新节俭主义,从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到消费生活方式各个方面都做出深刻变革.倡导一种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不是刻意降低生活质量.而是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节俭观加以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少食肉、多步行以及DIY等多种方式,低碳生活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同时,这些益处又能构成我们低碳生活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是最古老的训诫,"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勤不得,不俭不丰",勤而且俭才能聚财致赢,否则,用之无节,犹如漏后不堵,必致财源流失。自今年一月以来,一股从民间刮起的旋风可谓席卷全国,也受到了上自高层下到百姓的积极响应,这个旋风就是"光盘行动"。所谓"光盘行动",就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节俭,事关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节俭的民族,历史也为我们留  相似文献   

5.
俭以养德     
<正>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言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俭,是持家的法宝。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会这样说?可能是前辈通过勤俭持家富裕后,儿孙们放弃了节俭;俭,更是修德的良训,君子多以俭德避难,非淡泊无以明志,非节俭不能保持操守。俭,还是一种极其宝贵的世界观,它能使人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大自然的所有  相似文献   

6.
卢风 《环境教育》2011,(6):30-30
培养幼儿以浪费为耻以节俭为荣的意识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当我们的后代不再继续受物质主义的腐蚀,有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怀时,中华民族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7.
常泽华 《环境教育》2010,(10):63-63
我们学校积极倡导的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可真是深入人心,不仅有我们这些“绿色环保小卫士”在为低碳生活奔走宣传,就连爸爸也是以身作则,提倡节俭,简直是个名副其实的环保“老卫士”了。  相似文献   

8.
张鹏 《绿色视野》2013,(3):49-56
光盘不是CD/VCD/DVD,"光盘族"是具有不浪费粮食、不浪费食物生活态度的一类人,他们提倡每餐吃干净眼前的盘子。当下一场"光盘行动"正席卷各大城市,吃光、打包、半份菜,节俭行为化身现在最为时尚的一种行动,今天你"光盘"了么?  相似文献   

9.
张厚美 《环境教育》2011,(10):33-34
发挥好环境保护综合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环境保护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先导"、"优化"、"助推"、"扩容"和"增值"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眼下,许多人还没有节俭生活的好习惯。刚买的衣服鞋子,没有穿几天,觉得过时了就弃之不用;喝了一半的饮料、吃剩下的面包,随手就扔掉了。一次性筷子、茶杯,一次性酒瓶盒、月饼盒、茶叶盒等一次性消费行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可谓司空见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  相似文献   

11.
立足当前环境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特色品牌"、"工学结合"为原则,提出了环境类高职院校应在构建人才培养"三个平台、四个模块"的基础上,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象牙塔"精神和大学"社会化"的科学内涵,揭示了二者的合理性共生关系。要使"象牙塔"精神和大学"社会化"辩证融合,促进大学在实践中既崇尚学术又适应社会,应该走倡扬、培育"象牙塔"精神并让大学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通过总结日本等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村一品"的经验和做法,回顾国内"一村一品"的发展历程,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的"一县四品"为例,对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提出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和四川丹棱县"一县四品"对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鹏 《绿色视野》2012,(5):51-57
"六一"儿童节将至,而现如今儿童节不再是孩子的专属节日,越来越多的"70"、"80"后作为超级儿童加入其中自得其乐。对于这些超级儿童来说,"六一"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符号。在当前怀旧风行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张鹏 《绿色视野》2011,(2):46-48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味刚刚过去的7天春节长假,很多人都是快乐并痛苦着。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固然温情无限,可少不了的"礼尚往来"花费却让他们直呼沦为了"节奴",叫苦不迭,何况咱置身的是"工资永远跟不上物价上涨步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田松 《绿叶》2010,(6):61-65
用"低碳"这个药方来拯救工业文明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业文明的整体理念,与"低碳"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尽管作为一个有五年素龄的素食者,我明确表示赞成"低碳"。关于"低碳"我们存在方向性的偏差:其一,在观念层面上,大多数"低碳"策略,都试图保留工业文明的整体框架,只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的调整,对于当下的生态危机,注定起不到实质作用;其二,在操作性层面上,大多"低碳"条款都有避重就轻的嫌疑,即把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转化为个人行为或者道德问题,又如缘木求鱼,隔靴搔痒。若真想要实行"低碳"生活,最重要的是要促使整个文明结构发生方向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了解"农家乐"旅游者出游的影响因素对"农家乐"旅游的健康蓬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实证研究发现,农家生活氛围、农家娱购条件、可进入性和农村特色是"农家乐"旅游者旅游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创造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氛围、举行富有参与性的农家娱购活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提供具有农村突出特色的农家美食来提高"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研究结果对今后"农家乐"旅游市场发展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了解"农家乐"旅游者出游的影响因素对"农家乐"旅游的健康蓬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实证研究发现,农家生活氛围、农家娱购条件、可进入性和农村特色是"农家乐"旅游者旅游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创造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氛围、举行富有参与性的农家娱购活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提供具有农村突出特色的农家美食来提高"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研究结果对今后"农家乐"旅游市场发展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郇庆治 《绿叶》2010,(6):53-60
"低碳经济"无法成为医治"高碳经济"的灵丹妙药。正是传统的经济行为体(市场)和政策工具(国家)创造并维持了"高碳经济",又怎能指望它实现"低碳经济"呢?"低碳经济"的中微观目标要保证实现,其宏观意义则不能过于泛化或虚夸化,必须将其置于一种全新的、绿色激进的政治生态学话语框架之下,也就是使其成为同样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主流术语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  相似文献   

20.
陈红兵 《绿叶》2008,(12):63-68
如何生活,正在被提升到"生活政治"的高度。生态生活方式建设要求确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佛教对精神超越的追求,节俭惜福、慈悲利生的生活观念,戒杀护生、素食等生活实践,对于人们形成良性的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