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铀矿开发过程中,除存在一般矿业的有毒有害因素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放射性危害。当矿工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氡、氡子体环境中,累积照射量达到一定数值后,可使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铀矿山对氡、氡子体的防护问题构成了辐射防护领域中重要而独特的部分。在铀矿山工程中,通风成本约占矿石成本的15%,通风耗电约占矿井总电  相似文献   

2.
铀矿开采除了存在一般矿山的不安全因素外,还存在氡、氡子体、γ外照射和一些长寿命核素对矿工的辐射危害。国内外大量辐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氡子体诱发肺癌的几率与所受照射剂量呈正比。因此,估算矿工所受剂量,是辐射防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郴州铀矿在井下环境监测和个人累积照射量监测的同时,进行了大量调查、实验、统计和分析,听取了不少单位和专家的宝贵意见,摸索出铀矿山个人剂量的估算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一提起核电站,首先引起一些人恐慌的是由此产生的放射性辐射对员工和周围公众的危害。事实上核电站放射性物质释放相当微小,这是因为核电站从设计到建造都严格按照辐射防护"纵深防御"的理念进行的。本文试以AP1000核电厂为例简要介绍核电厂的辐射防护。辐射防护的目标使核电厂工作人员和公众在核电厂正常运行、假想事故及停堆换料或维修等期间受到的辐射照射剂量在限值以内,并且合理可行尽量低,即ALARA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相似文献   

4.
近十多年来,随着铀矿通风与辐射防护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氡和氡子体的防护标准进行了研究。本文介绍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铀矿氡和氡子体防护标准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铀矿现行防护标准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辐射剂量监测是铀矿山安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辐射剂量监测数据是指导矿山通风、改善作业条件的依据,也是进行辐射防护评价和个人剂量估算的基础资料。因此,每一个铀矿山的建立,都相应地设置了安防机构,配备了辐射剂量监测人员,并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始终坚持了铀矿山辐射剂量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6.
铀矿冶工作人员辐射剂量数据是进行安全分析、辐射防护评价、采取辐射检控措施、效能和进行最优化分析的基础资料,也是辐射流行病学调查、职业病诊断和遗传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铀矿冶企业是核工业的基础。它开力较早、涉及人数多,作业条件差。其辐射剂量统计与评价证明:铀矿冶系统的集体剂量当  相似文献   

7.
邓大平 《劳动保护》2012,(11):20-22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是一所专门从事辐射防护、辐射监测、辐射效应和核医学研究的省级专业科研机构,2012年8月分别通过了卫生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的甲级资质延续。研究所重点关注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或患者的辐射防护及相关措施,及环境放射性对公众的辐射监测及防护研究。  相似文献   

8.
铀矿通风与降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矿通风中,风量、风压和风流方向是三个影响降氡技术的重要因素.为了把铀矿井平均氡浓度降到一个合理的可接受水平,必须对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使铀矿井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优的辐射水平.  相似文献   

9.
1985年11月5日~9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矿山辐射环境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和辐射防护学会,中国稀土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湖南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湖南核学会,核工业部辐射防护研究所和铀矿开采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出席大会的代表共200人左右,分别来自工业、煤炭、冶金、  相似文献   

10.
氡及其子体的辐射问题,在铀矿或非铀矿都普遍存在。然而在我国,对非铀矿山氡子体的辐射防护并未象铀矿山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一般认为非铀矿的氡子体辐射问题并不十分严重,而且氡子体诱发肺癌的潜伏期长达15~40年。我国多数非铀矿山是在解放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氡子体的危害尚未完全显现出来,只是在几个建设历史较久的矿,如云南锡矿、湖南香花岭矿等有所发现,肺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了解非铀矿山氡子体的辐射状况,重视其防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我国几年来对70多个金属矿的辐射调查结果表明,其中55.4%的金属…  相似文献   

11.
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核辐射剂量,可采取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制、食物和饮水控制、去污,以及临时避迁、永久再定居等。隐蔽是指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并闭门窗及通风系统;撤离是指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雨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和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于6月29日至7月5日在北京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矿山辐射环境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设计、生产、教学等科技工作者共111人。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二机部副部长王淦昌、二机部副部长苏华到会讲了话。讨论会共提交论文103篇,分别在大会和专业组会上作了报告。这些论文包括铀矿和伴生有放射性矿物矿山的辐射危害、矿井通风与排氡、矿山大气辐射监测方法与仪表、矿山辐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 铀矿山、水冶厂均为开放型放射性作业场所,工作人员同时受到放射性内、外照射的危害。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氧子体诱发肺癌的几率与所受照射剂量呈正比。因此,测定或估算放射性职业人员的受照剂量是辐射防护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铀矿冶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来自氡子体α潜能、铀粉尘内照射的剂量和γ外照射的剂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铀矿通风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五十年代为开始阶段,主要是引进和学习苏联的技术和经验,建立铀矿通风与防护的技术队伍,购置仪器和设备。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我国铀矿发展比较快,为铀矿通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六十年代初期,建立了通风和放射性监测队伍,迅速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辐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它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人体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均大幅度降低接触辐射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照射剂量,以保证人体健康。为适应新剂量标准要求,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黑龙江省安科中心承接了GB 16757-1997《X射线防护服》修订工作。本文简要解析了对原标准中X射线防护服定义、防护材料性能指标、检验规则、防护服标识和使用期限等内容的修订思路,供X射线防护服的使用者、制造者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某铀尾矿库氡析出对安全防护距离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铀尾矿库为研究对象,从源的强度、当地气候、地形等,分析了铀尾矿库主要风频下风向区域的氡浓度分布,及其所致的公众年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高斯模式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结果比较吻合,说明氡在大气扩散的高斯模式理论计算只要参数选择合理此方法是可行的。以公众年有效剂量限值为标准,验证了该铀尾矿库辐射安全距离内居民的辐射剂量在国家限值标准以内,建议根据现场实际,合理地确定安全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17.
夏季地表温度过高 ,不同程度影响车间的温度。因此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要进行自我防护。高温环境中的人体防护方法主要有通风降温和穿防护服装两种。通风可以排出热空气而调节温度 ,适用于温度不太高的工作地点 ;当工作场所空间过大 ,不能采用全面通风时 ,可采用局部通风方法 ,使操作人员处于凉爽的送风流中。但应注意风速不宜过大。存在高温辐射源的场所 ,仅靠通风是不能奏效的 ,应穿防护服以阻止辐射热的烘烤。防护服有石棉服、通风防护服和通风冷却服等几种。我国大多冶炼厂的炉前工多使用石棉服防止高温辐射。此外 ,合理布置热源 ,…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次“矿山辐射环境学术讨论会”(1981年、北京)上,曾对排氡通风的合理通风方式进行过一次比较广泛的讨论。许多发言是以矿山取得的防护效果(工作面氡浓度合格率、平均氡浓度等)来评价通风方式的。由于采用压入式、抽出式或压抽混合式通风的矿山都有取得良好通风防护效果的实例,因而难以肯定哪一种通风方式是排氡通风的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医用X射线放射防护现状,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北京市31家社区服务中心放射防护场所及74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性能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发现调查放射工作人员51名《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率96.1%;53个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控制室门窗合格率100%,病人门合格率86.8%,机房面积和通风状况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医用诊断X射线机性能检测合格率90.5%。结论应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候诊区辐射防护,减少公众辐射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铀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铀矿井通风系统实际特征,合理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铀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灰色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关联度判断评价数据序列与参考数据序列的接近程度,尽量减少个人主观臆断带来的弊端,其评判结果更符合实际,评价结果更可靠。利用该模型对3个铀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评价,方法简便,易于使用,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为铀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