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大力发展核能是世界能源开发的必然趋势。至1982年底,全世界核电站的发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8%。预计至本世纪末,将上升到26~35%。工业发达国家核电的发展更为迅速,如西德将超过40%。我国上海、广东等地也正在新建核电站。到2000年,我国将陆续建成一批。建设核电站的关键,是如何处理放射性废物。这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包括对核电站正常运行和停堆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带有放射性的液体、气体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收集、浓缩和固化,尽量缩小  相似文献   

2.
刘勇 《环境》2010,(9):46-47
核电站的运行,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放射性废物,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废物。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减轻核电站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是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核能发电的优点及世界核能发展现状。目前,核电的建设和运行技术已经成熟,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核电的建设势在必行。文中着重阐明了核电站与海洋生态系的关系,因为核电站必须兴建在沿海或沿江地区,所以要特别考虑热污染、氯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对生态系的影响。最后指出核电站与海洋生态零点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泰山核电站已于1991年12月15日成功地并网发电,大亚湾等另一批核电站也将惊续建成发电。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必将成为我国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核废物管理过程中,地质学研究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后阶段涉及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这—环节,地质学研究更是必不可少。纵观整个放射性废物管理过程,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下列研究环节中:固化体的矿物学研究,回填材料的矿物学研究,处置介质的岩石李、矿物学研究,库(场)选址的地质学…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5,(5):31-31
放射性三废管理一般原理 核电站像其他工业企业一样,也要产生废物。虽然核电站产生的废物量很少,仅为同等规模火电厂的十万分之一。然而核电站排放的一些废物中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必须加以妥善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文中综述了国际国内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置方法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法规,针对中国核电站站堆型,研究分析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方法,并建议给出了适合于中国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策略,为中国核电站事故后污染场地的清理方法、土壤去污处理方法的选择明确方向,为修复活动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废物最小化。  相似文献   

7.
易北河是跨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条大河,是两个德国的水运干线,也是两国的重要渔业产区。 近二十年来,由于易北河两岸陆续兴建和扩建许多工业区,特别是西德在汉堡附近发展第二个鲁尔经济区,在易北河及其支流上修建核电站、火力发电厂、冶金厂和化工厂等,导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7,(6):7-7
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气体排放前先经过衰变或用活性炭吸附,达到允许标准后才由高空烟囱排至大气。排出物中只有氪-85、氙-133和碘-131对公众有轻微影响。一般用相对危害指数来比较各种有害排出物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由于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与生活中常见的污染和常规污染相比,核电站产生的废物,及其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实际上是被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陈志岳  初志春 《环境》2001,(3):46-46
为了控制放射性废物的排放,为了人类的安全,必须进行核电站的环境放射性监测。核电环境监测分为运行前的本底调查、运行中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环境监测三个层次。运行前的本底调查天然辐射本底来自宇宙线、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及核爆炸产生的全球性沉降物。运行前本底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相似文献   

10.
国外动态     
·欧共体强化有害废物处理指令·欧共体以安全处理为目标,决定强化有害废物处理的指令,新指令特别重视下列5项工作: (1)在有害物质排放的现场即时检测其有害有毒成分,并记录。 (2)禁止将指定的有害废物混入非有害废物中,作为一般废物收集、回收、输送、贮藏、投弃等,必须彻底进行安全处理。 (3)已混入非有害废物的有害物质,仅可能在技术上经济地对有害有毒成分进行去除处理。 (4)收集有回收价值的有害物质,在贮存  相似文献   

11.
废物排放量相差百万倍   煤电站排放的废物比核电站大百万倍.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一年产生的高放射性的玻璃或水泥固化块体积只有2.5~3立方米.而100万千瓦的煤电站,每年向环境中排放烟尘4千吨,硫化物1 1万吨,氮氧化物2.7万吨,灰渣45万吨.   ……  相似文献   

12.
岳增强 《环境》2010,(6):44-45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核电站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放射性废物,这些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浙江和广东核电站正在兴建.其它几个核电站也在加紧筹建,这标志着我国核能利用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核电,在我国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有条件。正如李鹏副总理指出:“我国发展核电有很多条件,第一,有一定储量的核资源;笫二,有发展核能的基础,包括技术、装备和经验等,有一支强大的核技术队伍;第三,有发展核电的需要,煤和水电分布在不发达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缺少能源,需要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欧一些发达国家,象前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家近年来十分注意环境保护技术和废物安全排放技术的发展。为了使废物对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尽量减少,这些国家都制定了废物安全排放法和对废物排放提出了很严格的安全要求。前联邦德国于1989年2月颁发了“特殊废物技术要求”法,该技术管理法是针对特殊  相似文献   

15.
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由于治疗和防护产生的医疗废物大幅增长,特别是湖北省武汉市每天产生医疗废物上百吨,约为平时的3-4倍。大量医疗废物积存在医院或小区垃圾桶,还存在运输中扩散的风险。如何科学安全处理处置这些医疗废物,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难题。众所周知,此次肺炎主要基于飞沫和接触传播,口罩、防护服等直接与病人接触的物品在运输、临时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废物处理、暂存设施是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放射性废物处理、暂存设施的安全管理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可为给科研工作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安全工作环境。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放射性废物管理和科研单位的特点,对科研单位放射性废物处理、暂存设施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一、有关废物处理的一般事项日本废弃物处理法将废物分为工业废物以及除此以外的一般废物,工业废物与一般废物又分别分为特别管理废物以及除此以外的废物,并一一制定了存放[仅工业废物(含特别管理工业废物)排放企业]、收集运输及处置(含再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现状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包括与废物产生、预处理、处理、整备、贮存、运输、处置和退役相关的各项行政与技术活动,是从废物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放射性废物安全是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医疗废物源头管理是实现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目标的重要环节,制订医疗废物管理计划是实现科学、安全、有效、规范的源头管理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医疗废物管理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赵滢 《环境》2005,(3):56-57
在核能的和平利用,通过核能生产清洁的电能的核电站,它的生产运行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放射性废物。如果对这些废物不进行合理的加工和处理,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公众和环境。在大亚湾核电站,我们向公众承诺:放射性废物的排放水平低于限值并保持合理可能尽量低(ALARA)水平;环境和公众受辐射剂量当量的危害低于限值并保持ALA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