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它能帮学生巩固和梳理所学化学知识。化学复习绝不是简单的对知识再记忆的重复,而是在新的高度上,对所学化学内容的再认识,使知识结构更条理化,从浅层知识向深层知识迈进。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化学复习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以往的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递,以教师向学生传递了多少知识为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而无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思考与灵活运用,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机械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而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构建者与灵活运用者,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利用所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全新的教育形势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而是要认真学习新理念,用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来武装头脑,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数学知识以及解题的常用方法思考化学问题、分析化学问题、解决化学中有关物质结构类问题时,首先应抓出化学本质,分析清楚化学知识背景,其次,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题中所给的信息设法转化为数学条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成绩,并且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原来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多种学习手段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模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和团结互助。数学是高中课程中最重要和基础的学科,其教学自然离不开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这门功课,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然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解决,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干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运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新的知识;教会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新的知识;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巩固新知;教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学会运用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生活策略。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学习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阶段。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五会"方法的引领,联系实际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用化学眼光看问题、以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采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唤起小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数学学习激情。笔者从一堂数学课中感悟到了什么是师生平等、民主讨论;懂得了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兴趣;体会到走近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数学的规律,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真正让数学回归到生活中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就是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综合、归纳、提高,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使散碎的知识形成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化学中考复习的有效性,是确保学生中考好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阶段,学生语言兴趣的培养、语言基础的建立都有赖于初中英语教学,因此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非常重要。初中英语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教师的爱去感染学生。教师应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人施爱"上探索和运用新的、好的教学方法,另外,还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素质的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创意地解决各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理科,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是难以理解的,即使通过老师的讲解也很难让学生理解清楚,学生只有自己学会的知识才能理解透彻。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疑问去学习。只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才能学好初中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形影不离,化学实验以理论为依托,将理论知识发散、提高、升华。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丰富化学知识,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换。如何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作用?现有如下两个重要途径。一、充分利用兴趣实验,提高学习兴趣趣味化学实验的显著优点是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很多都可以设计成趣味性实验进行验证。有时只要稍微改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习题课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通过在习题课上的巩固推敲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上好数学习题课,关键在于解决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课堂设置要有针对性,最好是问题归类出现习题课是在新授课的基础上,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信息的处理和加工本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只有善于对所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这是一种善疑的精神。在质疑精神激励下,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所发现,不断进步,才能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获得更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寻找一切机会为他们创设质疑的条件。例如,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先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再引导学  相似文献   

16.
张均  孙广华 《环境导报》2003,(19):31-32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学生必须通过亲身去做,才能够体会到“如何做”。学生通过自己做一做,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要比被告知一个结果或答案更有意义。作为化学教师,在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化学与环保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符合其科学性要求的同时,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来,激发学…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各种不同的解题意识与思路,肯定和鼓励学生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复习是再现、整理、巩固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与条理化。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已学知识得以巩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在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同时,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把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知识的过程转变成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在研究中去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的过程。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编人教版物理教材,对于刚进入物理学习初级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和体会到的。所以学生充满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并挖掘了教材的特点,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其中的原理。随着学生所学知识逐渐增多,我注意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