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荒野     
小的时候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淘气鬼,能静能动。喜欢任何有趣的事物,故事,尤其喜欢在树林里面玩,可以说在那个还没有被污染的小河边,在那没有人为加工的自然的长着一些野草,野花,有乌鸣,有野兔,有小虫子的荒野中玩,那真的可以称做撒野的。看看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繁华都市里可怜的孩子,他们离自然有多远?若干年以后他们还知道什么是大自然吗?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致力于推广环保事业30年的摄影家、作家、社会活动家徐仁修先生认为,荒野只有在现代人短视的眼光里才是没有价值的地方。那么荒野究竟指什么?徐仁修在位于台北兴隆路的荒野保护协会这样回答记者———荒野可以是一片季风林,一条山溪,一片海岸湿地,一块沼泽,一处高山野地,一个废弃的鱼塘……是现今地球上没有人为干扰的地方。荒野的价值在于它是保存所有动植物基因的场所,是一切生命的源头,是地球的原貌。徐仁修坚持认为,在经济巨斧无所不至的作用下,今天的建设可能是明日的垃圾,而荒野将成为人类最珍贵的遗产。所以,一…  相似文献   

3.
荒野地具有重要价值与保护意义,应将荒野保护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并探讨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认定荒野保护区的必要性与操作路径。荒野制图作为荒野地空间识别的技术方法,是认定荒野保护区和开展荒野保护的空间基础。通过综述过去30年全球、大洲、国家、地区(保护地)多种空间尺度的荒野制图研究,总结荒野制图的原理与应用价值。提出在中国开展荒野制图的重要意义,阐述在国土、区域、保护地尺度中应开展的荒野制图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荒野社会(The Wil- derness Society)是一个全国性的环保社团组织,其主要目的和宗旨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地球生命演变的自然进程和原始面貌。荒野社会通过公众教育、授权、号召呼吁和对话谈判的形式,采取案头研究和实地考查调研的方法开展各项工作。荒野社会遵循政治上不结盟的立场,以民主化的方式尽可能地采纳各种明智的决策和提议。  相似文献   

5.
话说光污染     
话说光污染说起污染,人们自然想到浓烟滚滚的烟囱,混浊不堪的污水,震耳欲聋的噪声,但你是否也想到了光污染呢?你也许会说,光和食物、空气、水一样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有了光,黑暗才能消除,万物才有生机。那你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是过量的光刺激那就会对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6.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通过对荒野保护思想源起、发展历程和实践的梳理,阐述了荒野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再野化理论中的“3C”模型、营养级再野化和“TSD”模型,并运用NVivo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进行政策文本分析。《规划》较好地体现了荒野保护思想,符合再野化理念,营养级再野化特征较为显著,但人工干预色彩浓厚,生态再野化特征突出。关注荒野与再野化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园应持续进行再野化实践,为荒野科学与工程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朱雨洁 《环境》2009,(5):72-73
外出就餐,你是否很注意饭店的卫生情况?明亮的大堂,整齐的桌椅,洁净的餐台,消毒的餐具……或许这些就已经让你很满意,准备落座点菜了。且慢,你有没有注意到手上捧着的点菜单是否够干净呢?  相似文献   

8.
语丝     
◇如果你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充满激情,你就不应该创业,绝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乔布斯 很多人问我,我想创业该怎么做?我会问他:“你的激情在哪里?你的公司将做什么让你感到振奋的事情?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我就会告诉他:那你先去餐馆里端盘子,慢慢想,想清楚了再谈创业。我深深认为:如果你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充满激情,你就不应该创业,绝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相似文献   

9.
鞠静 《环境》2009,(7):18-19
话说,再生资源的利用是一个朝阳产业,利润空间巨大。你有没有想过也参与一把,分一杯羹?什么?没有这个能力?那是你多虑了。只要你翻翻家中的“垃圾堆”,你就会大有收获。不信?那你就往下看。  相似文献   

10.
你是否曾在等待某人时感觉时间止如静水?又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时光如白驹过隙?身处科技产品的包围之中,几乎所有的事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得不到的。因此,我们的生物钟和时间感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时光无法飞逝 俗话说",欢乐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过我们都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但是,心理学家JamesJ.Kellaris进行了一项实验,想要弄清这句格言是否包含着一丝真理。Kellaris让人们听一曲他们喜欢的音乐。  相似文献   

11.
丁莉 《环境》2009,(5):74-76
你重视自己的健康吗?你关注日常的饮食吗?相信不会有人是否定的答案。但你有没有上过食物的当呢?看看下面的文章,或渊尔正被自己以往的经验所欺骗呢。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代生物学》2018年7月26日"荒野"可能会让人想起在美国约塞米蒂和黄石国家公园中蔓延的森林,但还有第二个荒野——世界海洋。现在,研究人员首次系统地绘制出了这片荒野,确定了海洋中哪些部分基本上不受人类影响。研究小组调查了15个人为造成的生态系统压力源的区域影响,包括污染、渔业和商业运输,这些都证明人类行为破坏食物链和减少生物多样性,从而导致栖息地的减少。15个压力源中受影响最小的区域被认为是荒野。研究人员在《当代生  相似文献   

1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放到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是最合适不过了。要研究野生动物保护,倘若没有长年累月的迢迢跋涉与野外观察,是很难做出真学问的。中国西部拥有广袤的荒野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极具研究意义,但研究难度也很大。可偏偏就有一位不畏艰辛、持之以恒的外国人,20年如一日,对中国西部的野生动物保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实地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intheGreatestWilderness南极作为荒野无以匹敌。大自然寒冷、风、冰和雪统治着这个巨大的陆地及其周围海域。大陆本身是荒芜的(光秃秃的),南极野生动物的存活依赖于来自海洋的食物。人类只有凭外界的支持才得以在那里生存。在这样一个地方,很多国家决定建立人们能够生活和工作的基地。尽管他们这样做出于很多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探索的愿望。南极研究带来关于地球的重大问题,如地球物理、地质、生态系统、大气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的新认识,给许多充满和平,信任和理解的民族之间的合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  相似文献   

15.
健康就像幸福一样,对我们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却经常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牺牲了。得知健康不再时,你是否想过,到底健康去了哪里;它真的就是在体检结果出来那瞬间失去的吗;还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人悄悄地偷走了你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顺应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的自然规律,古人将自然奉为至高无上,可见当时的人类就已经知道了自然之伟大及其重要性。总结了我国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百科全书《周易》中提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阐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本来就是统一的整体。然而,近代以来,人类战天斗地,向大自然进军,向荒山要粮,几乎开发了所有能被利用的土地,也把天然牧场逐步改变成为现代化的人工牧场。随着工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许多负面效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这是由于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界对人类实施报复的结果。严峻的现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难道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进步,美好的环境就必定消逝?难道人与自然就是一个递减函数,你增就必定我减?  相似文献   

17.
那一天,我在河边散步,突然听到从河里传来了鱼、虾、蟹那伤心、沮丧、无奈的声音……“哎!……”“喂,大头虾们,大闸蟹们为何哎声叹气啊?”鲈鱼不解地问。“哎!鲈鱼,难道你没有看见那黑漆漆的油污和那恶臭的废物吗?难道你对现在生活环境没有感到不满吗?”虾儿们生气地说。大闸蟹也沮丧地说:“这里原来是一片干净清澈的地方,但人类污染了这个地方,我们面对这个肮  相似文献   

18.
张筱姝 《环境》2011,(5):16-19
高山上还没有松树被砍伐下来/水波可以流向一个异国的世界/人类除了自己的海岸不知有其他/春光水不消逝/徐风温馨吹拂/抚育那不需要播种自然生长的花朵。  相似文献   

19.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发展经济是与人类同步发展的.因此,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与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是与人类的发展同时进行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产产生了严重的现实威胁.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让人类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的一个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李忠东 《环境》2010,(8):33-35
自古以来,暴雨始终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在今天,人类是否已经可以驯服这头“野兽”,让它变为密友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