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随着内生成因环状构造地质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对其进行分类并查明它在控制内生矿化中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不同学科的地质学家,尤其是从事成矿预测分析和矿床普查的专家,对此颇感兴趣。下面列举远景普查区的实例(对其中两个区预测的含矿性已被野外观察所证实),以对帕米尔环状构造研究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210-216
铜矿是江苏省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之一。本文总结江苏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资料,分析与铜矿有关的成矿信息,研究了江苏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剖析了典型矿床特征。利用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勘查技术方法,通过GIS评价技术对铜矿资源进行评价,共圈定4个远景调查区,5个重点普查区和6个普查验证区。  相似文献   

3.
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红铅锌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有多家地勘单位先后进行过普查找矿,均以"层控"观点为指导没有进展而中途下马,90年代后期,云南第一地质大队以"构控"新思路开展新一轮找矿,获得突破性进展。在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银)矿床,并根据控矿断裂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乐红矿区及外围具有形成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应该加强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锰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成矿带及潜力预测,勘查程度及利用现状等方面皖赣相邻区锰矿资源,讨论了该区锰矿勘查工作远景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正> 地球化学法现已稳定地列入了矿产的综合地质勘探工作,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中。当前,地球化学法的科学依据和方法依据正在日臻完善;人们对该法不断进行新的改进,并在尽可能地重新考虑和扩大它们的实际应用范围。矿床的地球化学普查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的最大成就,无疑是普查的深度骤然增加了,从而使地球化学法上升到普查深埋矿床的主要方法的行列。随着成矿省的地质研究和普查程度的提高,盲矿体就愈加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尤其是在矿山工业的开拓区,盲  相似文献   

6.
从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阶段开始考虑矿山环境问题,是实现绿色矿业的基石之一。本文从矿产资源勘查角度,讨论在矿产资源勘查的不同阶段(区域矿产普查、远景区勘查到矿床勘探即详查),传统资源学家所必须考虑的环境问题及地质勘探过程中所获资料在矿床(山)环境评价中的作用。作者建议:①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需要,应适时启动资源-环境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在资源评价和勘查阶段考虑环境问题,从资源评价与勘查获得的大量资料中提取环境信息,不仅可帮助解决一些与资源有关的环境问题,而且可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率;②虽然资源学家理解矿床环境有关的地质作用,具有研究矿床环境的某些优势,但我们必须即时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特别是环境科学、流行病学和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成矿构造环境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重力测量资料的分析成果,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建造的空间位置和基本构造形式进行了讨论;用实验对比和地质概化的方法,建立了新生代盆地的构造边界和构造系统;用地球动力成矿和层位耦合成矿的规律说明,新生代盆地内部存在共轭成矿作用,并可用来预测成盐成矿地段和筛选寻矿找矿靶区,为中国大陆盆地的盐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依据。根据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的分析,在第四纪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在新生代地层深部寻找新的盐类矿床是大有前景的。依据成矿环境条件,圈定出5个盐类矿床的成矿构造带,是今后找矿勘探的靶区及成矿远景地带。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探讨了海水、大气化学演化与沉积矿床的形成和演化的关系。依据模拟实验结果提出了大气的化学组成制约着风化淋滤作用的性质和向海盆提供矿质的能力;海水pH、Eh值的波动演化规律制约着海水中矿后的富集、分异和沉淀成矿的过程;海水化学环境的波动制约着沉积作用的旋回性和成矿作用的继承性;关于地史中海水、大气的化学环境变化与大型和超大型沉积扩床成矿的关系以及在一个盆地中为什么形成了这种矿床而不是另一种矿床,不仅与成矿本身的火山-沉积旋回有直接关系,还与成矿前的一系列火山-沉积旋回有直接关系。海水、大气化学环境的历史演化过程还控制着沉积矿床的成矿类型和成矿规模的演变,因此用海水、大气化学演化规律不但可以认识各种矿床的成因,还可以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对很多类型的沉积矿床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由于下扬子地区中奥陶世胡乐组和早奥陶世宁国组是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的新层系,进而开展了该区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和远景区优选工作。从胡乐组和宁国组黑色页岩构造及沉积背景入手,利用区域地质调查和钻井资料,分析奥陶纪页岩的地球化学、储层及展布特征。下扬子地区中奥陶世胡乐组和早奥陶世宁国组泥页岩有效厚度大,单层厚普遍>30 m,有机质含量高且热演化程度存在适中区,脆性矿物含量高。下扬子地区奥陶纪页岩具备页岩气形成、富集的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划分出安徽宁国奥陶纪页岩气远景区和浙江淳安—桐庐奥陶纪页岩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4):266-275
我国的凹凸棒石粘土矿床发现较晚,虽对矿床成因类型已有划分,但由于划分依据不明确,划分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相关资料,提出矿床成因类型划分的依据,首次将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点)的成因划分为沉积型、热液型和风化型三种类型及内陆湖泊火山—沉积亚型、内陆湖泊碎屑沉积亚型、内陆湖泊化学沉积亚型、海相沉积亚型,岩浆热液亚型、地下水热液亚型、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亚型、混合热液亚型,风化淋滤亚型和风化残积亚型等10种亚型。首次提出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亚型,对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拓展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层控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是九江—瑞昌地区铜矿床中重要的组成部份,它常在一个矿区与矽卡岩铜矿床、斑岩铜矿床的贴邻地段产出,组成所谓“三位一体”。层控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矿体受层位、岩性控制,走向稳定,形态简单,以含钢黄铁矿石为主,具有同生沉积结构构造。本文运用被人们所忽视的传统地质理论揭示矿床受后期地质构造、岩浆热液改造、迭加的主要特征,从面阐明矿床为沉积—改造(再造)—迭加复合作用形成,即以沉积改造为主,迭加为次的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多期次,多成因的复合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2.
在布哈尔-希瓦研究区的气体地球化学普查中采用由吸附气体确定气体异常来推断油气远景。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能性决定于吸附烃的含量大小和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现场取样和气体测量,查明了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庐枞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庐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已探明的有罗河、龙桥、大鲍庄大型铁矿,大鲍庄、何家小岭大型硫铁矿,沙溪、井边中型铜矿,岳山中型铅锌银矿等。本文根据区内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庐枞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和近年来地质找矿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庐枞地区具有较大远景的找矿靶区有:(1)沙溪铜(金)找矿靶区;(2)清水塘—岳山铁、铅锌找矿靶区;(3)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本书是石炭纪沉积地质学研究的综合性专著、内容涉及区域地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古构造及沉积、层控矿床等。其中突出了板块地质构造与沉积相关系的研究中,论述了石炭纪区域沉积相和相模式,并编制了四个期的岩相古地理图。运用碳酸盐岩微相、微重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了区域成岩作用和白云岩的成因,以及它们与沉积、层控矿产形成的内在联系。划分了中国东南部石炭纪三个成矿带,分析了层控矿床的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本书适于沉积地质、区域地质、构造地质、石油地质、矿床地质等学科领域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也适于地质院校师生参阅…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云南易门狮山铜矿床的地质背景、含矿建造、火山岩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背景为中元古代后期的裂陷槽。含矿建造为火山沉积黑色页岩碳酸盐含铜建造。胶状、变胶状黄铁矿及黄铜矿砂状碎屑构造是矿床同生成因的新证据。建立了海底喷气沉积矿床成因模式,论述了狮山铜矿床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成铀矿床     
А.И.Перелъман等人对沉积盖层中铀矿富集的赋存条件和成矿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对这类矿床提出“外生-后成”成矿或“水成”成矿的论点,一反历来的“沉积-同生”成矿概念。这一理论,实际上已为世界上沉积盖层中铀矿床的预测和普查工作所证实,并据此查明了一些地表上无直接标志的铀成矿省和矿床。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全国铅锌矿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四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37篇。总的说来,论文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各据特色,各有千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铅锌矿床普查勘探的主要成就和为国民经济所做出的贡献,也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国近年来铅锌矿床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成矿理论的新发展。 会议期间,代表们畅谈和总结了我国铅锌矿的找矿经验,赞赏近年来发现和勘探了一批大型和特大型矿床,扩大了一批矿床的储量,发现了一些新的矿床类型,开拓了一些普查远景区。目前,我国已探明的储量,铅占世界第二位,锌占第一位。而且找矿的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已经找到的一些大矿,有相当一部份是隐伏矿。尤其当代表们参  相似文献   

18.
戚建中研究员,矿床学和岩石学家。1938年生于苏州,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黄金学院,先后在地矿部综合地质大队、江西省区域调队、江西省地质研究所和地矿部南京地质矿矿产研究所任职,曾任工区地质组组长,普查组、专题组负责人、江苏省国际会议中心理事等职,现任南京地矿所矿床室主任,江苏省地质学会理事及矿床专业委员会主任。戚先生自小喜爱山石,对地质抱有梦想,大学毕业后以饱满的热情和全副身心投入工作,转辗于粤、闽、渐、赣、皖、桂等省,在勘探队、普查组、区调队和研究所参与完成了一系列金属矿产普查和勘探、区调、区划…  相似文献   

19.
南方地区沉积盆地个数多达140有余,之前仅有少数盆地进行了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本文在综合国内外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南方地区沉积盆地具体的地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CO2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实施技术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建立了7个指标层、20个指标和5个指标划分等级的CO2地质储存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南方地区沉积盆地进行了D级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各储存介质(深部咸水含水层、油气田、煤层)的CO2地质储存潜力值合计为165.15×108 t,其中深部咸水含水层是南方地区沉积盆地最主要的CO2地质储存场所;楚雄盆地、洞庭湖盆地、江汉盆地可圈定CO2地质封存远景区及目标靶区。  相似文献   

20.
云南个旧锡矿床成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发展史出发,依据矿石光片鉴定及鲕状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综合分析前人提出的岩浆热液成矿和热水沉积成矿的证据,认为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既存在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又有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生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