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文章从西宁市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开发建设现状着手,对西宁市水的供需平衡进行了初步分析,找出制约西宁水利发展的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老化失修工程多、城乡供水问题突出、防洪基础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管理体制不顺。提出了发展西宁水利的初步构想,即以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为中心,突出以治理“两山一水”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和以水库为主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为西宁市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用水保障,促进西宁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个体生活资源基本需求为计算单位,探讨四川省主要生态资源能承载多少人口,预测四川省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的关系.根据本文给出的计算结果,四川省耕地费源已经饱和,其复耕事较高尚能满足人口需求;牧草场资源超载,面临荒漠化威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能够满足人口发展需求;水资源与人口关系富足有余,但工业污水排放和上游水源保护仍需给予关注.面对这一现实,四川省要进一步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生育政策;保护现有耕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合理规划草场资源,科学发展畜牧业;合理开发森林蕴藏资源,坚持合理采伐;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防治水污染,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调研,获取了浙江省上虞市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对当地的水资源空间分布现状及水资源平衡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城市发展中的用水需求增长趋势,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建议。自2009年6月起,对汤浦水库、四明湖水库、隐潭溪、下管溪、总干渠等5个水源地进行了长期连续监测,为进一步保护优质水源地,城乡统筹一体化供水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结果表明,作为重要备用水源地的总干渠目前呈现有机微污染特征,需要加强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管理,尽快设立水源保护区,确定合理的入河污染物的源头削减任务,以确保2010年前达到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4.
过去数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日益认识到合理开发水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规划工作者和决策者也已认识到有效刺用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世界上新开发的水源与原开发的水源相比,新开发的水源水量显著减少,且新水源的开发费用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新水源的开发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需要有关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当今,决策者已认识到水资源并不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6,(1):43-43
由广州西尔思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水质自动比例采样(流量)一体机,适用于固定水质污染源排放口、固定水源、江河断面的水质采样工作。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自然生态保护其他方面,江河断流、湖泊湿地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流域污染问题,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上游投入、下游得利”不合理现象,不断加剧水资源质量的衰减和水体环境的恶化。本文以维持流域生态系统平衡及生态服务功能,调整流域相关利益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为依据,根据流域面临的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等问题特点,以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为例,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机会成本理论为基础的生态补偿标准估算模型,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进行分配,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各有侧重、因地制宜的生态补偿标准,在试点和实践中调整完善,为国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提供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肖南颖 《青海环境》2002,12(2):66-67,75
针对目前西宁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和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这3大矛盾;为改善西宁市生态环境和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进行以节水为核心,在充分利用湟水流域可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挖掘和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潜力,扩大农田、林地灌溉工程建设,是今后西宁市水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水利旅游开发研究——以淠史杭灌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利旅游是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体现。淠史杭灌区为世界7大人工灌区之一,是发展水利旅游的典型区域。对淠史杭灌区开发水利旅游的资源条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联动开发、展示水利文化、合理整合资源、多种开发模式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北方城市延吉市的剖析,提出我国城市合理开发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对策,即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加强水利建设,多种渠道开发水资源,提高区域供水能力;对地下水资源强化科学管理,限量开采,维持采补平衡;实施节水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域污染治理方案规划;建设以保护水源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区,开展区际合作;进行区域生态水文过程的修复与重建等。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把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水利事业由此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作为西部大省的四川,如何以此为契机,实现水利的跨越式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水资源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小京 《青海环境》2006,16(3):131-133
青海省地处江河源头,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不仅关系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还影响到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文章对青海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按照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宗旨,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本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政府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核心是要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更新观念,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要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必须充分发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作用。 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 工程水利及其历史作用 工程水利是指以工程为中心的治水管水思路和观念。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的主要管理内容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审批、建设和运行管理。工程水利是…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应用湖库水水源热泵系统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市气候条件、湖库水水资源状况以及湖库水水温和水质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地区采用传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已不适宜,而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较高的节能优势。丰富的湖库水水资源量以及重庆市建筑沿湖库水而建特点,为在重庆市开展湖库水水源热泵系统创造便利条件;湖库水水温和水质基本能满足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要求;湖库水藻类易爆发,因此发展湖库水水源热泵主要解决的水质问题是藻类的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质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怀良 《四川环境》2003,22(3):38-41
四川水资源以河川径流为主,可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径流的地区差异大;水能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在分析水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质保护的相应措施:以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把建设全国能源基地与实现地方电气化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水能资源;以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推动水质保护和水土保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旅游要求,近年来水库旅游事业已应运而生。水库是人工湖,不少水库有辽阔的地域,可任游客漫步岛屿,登攀山峦;有宽广的水域,让人们泛舟库面,畅游湖中;水库以它山青水秀,千姿百态的绮丽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旅游和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漂木、水产、供水、环保一起,成为水资源综合开发的九大目标。我省水库星罗棋布,江河纵横交织,具备开发水库及江河旅游业的有利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皇岛市农业水资源日益短缺,水环境持续恶化,利用效率低,管理和节水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秦皇岛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该地区实际,建议采取开发可利用的潜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贫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技术,将水资源开发利用置于一个复杂时变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进行模拟与分析的方法,以反映所研究地区未来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变化趋势,为制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消耗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秦皇岛市已面临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节流和开源,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海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以及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是实现秦皇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河流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楚雄市面临的两大水环境问题。本文将楚雄市社会经济发展、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纳入一个系统,在掌握水环境问题现状和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河流水质目标和排污控制目标,从宏观协调对策和水污染控制措施两个层次上进行水环境对策的设计和多目标优选,并得到最佳水污染控制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20.
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是保障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在卢氏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工作中,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采用现场调研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形、地标、地物的特点,科学地对卢氏县地下水型、河流型、湖泊型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并提出卢氏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面积及目标,为卢氏县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卢氏县饮用水源的特点,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为下一步饮用水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