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Al(Ⅲ)溶液的水解─沉淀特性研究─—磷酸根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连续碱滴定方法和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在Al(Ⅲ)-磷酸根溶液体系中Al(Ⅲ)的水解-沉淀特性,结果表明,当P/Al>0.05时,磷酸根对Al(Ⅲ)的水解-成核-沉淀过程有显的促进作用,描述了磷酸根作用的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2.
依据碱滴定实验结果和磷酸根对Al(Ⅲ)水解-沉淀过程作用机理,建立了磷酸根存在下Al(Ⅲ)水解-沉淀过程的简单理想热力学模型。按此模型计算出的pH-B曲线与滴定pH-B曲线能较好地吻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l(Ⅲ)-磷酸盐溶液体系中Al(Ⅲ)水解-沉淀的特性,并为研究聚磷氯化铝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依据碱滴定实验结果和磷酸根对Al(Ⅲ)水解-沉淀过程作用机理,建立了磷酸根存在下Al(Ⅲ)水解-沉淀过程的简单理想热力学模型。按此模型计算出的pH-B曲线与滴定pH-B曲线能较好地吻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l(Ⅲ)-磷酸盐溶液体系中Al(Ⅲ)水解-沉淀的特性,并为研究聚磷氯化铝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制备出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和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混凝剂,分析研究了PASC中Al(Ⅲ)的水解-聚合历程以及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的相互作用,探讨了PASC溶液的酸解聚。  相似文献   

5.
混凝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动力学转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采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并结合电泳测定研究了混凝过程中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形态动力学转化及稳定性。结果表明,AC在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解形态完全不同于PAC的预制水解聚合形态,其电荷及分子量均明显低于聚合铝且不稳定,AC随混凝条件如投加浓度、PH和混合时间而变,而PAC-25水解聚合形态不随混凝条件变化,始终保持稳定状态,AC水解沉淀规律与理论计算相符并形成无定形Al(OH)3絮体颗粒  相似文献   

6.
水解聚合铝溶液中形态分布的定量模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 ̄(27)Al核磁共振(NMR)法,并应用“MINEQL”化学平衡模式计算法,对采用不同反应途径制得的聚合铝(PAC)溶液中的化学形态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和对比。模式计算结果与两种实验定量分析结果都较为吻合,结果表明,在水解聚合铝溶液中较稳定的化学形态主要有五种:一种单体形态[al_a],即Al ̄(3+),Al(OH) ̄(2+),Al(OH)_2 ̄+;3种聚合形态[Al_b],即和以及一种溶胶或凝胶形态[Al_c],即Al(OH)_3(am).这些化学形态的分布和转化不仅取决于溶液的化学特征,而且也取决于制备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作者发现PAN(1-(2-吡啶偶氮)-2-萘酚)-Al3+络合物在乙醇介质中具有很强的荧光.本文建立了用PAN-Al3+新体系荧光法测定微量铝的方法,该法简单、快速,用于天然水样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pH6.0的NH4AC-HAC缓冲介质中,以巯基纸吸附和富集Sb(Ⅲ),吸附Sb(Ⅲ)后的巯基纸用X射线荧光测定;吸附Sb(Ⅲ)后的溶液于1mol/LHcl介质中,以巯基纸吸附Sb(Ⅴ),并按同样方法测定Sb(Ⅴ)。  相似文献   

9.
在pH6.0的NH4AC-HAC缓冲介质中,以巯基纸吸附和富集Sb(Ⅲ),吸附Sb(Ⅲ)后的巯基纸用X射线荧光测定;吸附Sb(Ⅲ)后的溶液于1mol/L Hcl介质中,以巯基纸吸附Sb(Ⅴ),并按同样方法测定Sb(Ⅴ)。  相似文献   

10.
附录A无磷织物洗涤剂的消解方法硝酸─高氯酸消解法A.l仪器·l·l可调电炉或电热板A·l·2125mL锥形瓶A·2试剂A.2.l硝酸:1.409/mL。A.2.2高氯酸(优级纯):含量70%一72%。A.2.3硫酸(l/ZH。SO。):lin。l/L...  相似文献   

11.
水中微量铝的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HAc-NaAc缓冲溶液(pH4.5)体系中,利用(1-(2-萘酚(PAN),Al^3^+与Cu^2^+-EDTA发生定量交换反应,用氯仿萃取出Cu^2^+-PAN,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Cu^2^+,以间接测定AL^3^+。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为0.1-1.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测定河水,饮用水,地下水中的Al^3^+,其回收率在85.0%-109%之间,变异系数为1.5%-  相似文献   

12.
羟基聚合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的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定量研究了HPAFC的形态分布,结合酸解聚实验和酸反一实验结果,综述了其形态分布特征,在碱化度B为1.0~2.0内,nAl/nFe=9:1时,单体和二聚体(Al+Fe)达20%~60%,nAl/nFe=5:5时达30%~50%,nAl/nFe=9:1时,中间多在络合物(Al/nFe=5:5时达5%~20%,nAl/nFe=9:1时,溶胶(Al+Fe)  相似文献   

13.
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形态及带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以AlCl3·6H2O、NaOH、盐酸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化度(B)及不同Si/Al摩尔比的系列聚硅氯化铝混凝剂(PAS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微电泳技术研究了PASC中铝的水解产物形态分布及铝的水解沉淀物的带电特性,考察了B及Si/Al摩尔比对PASC中铝水解产物形态分布及带电特性的影响情况,并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B对PASC的形态分布有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法应用于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别测定的Alb和Al13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后其形态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Alb(或Al13)的含量有所降低,但仍是优势形态,Ala(或Al单)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混凝沉淀法处理钮扣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混凝沉淀法处理钮扣生产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SS为1200,g/L,CODCr为1650mg/L,在水温15℃,pH6.0-6.5,搅拌时间3-5min,Al2(SO4)3投加量400-500mg/L,沉淀时间30-40min的条件下,SS,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90%,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铬的形态及其转化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通过土壤中不同结合态铬的逐级提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以1mol/L NH4Ac,2mol/L HCl和5%H2O2-2mol/L HCl提取的铬分别为交换态铬,沉淀态铬和有机结合态铬。自然土壤中铬主要以沉淀态铬和残渣态铬形式存在,还原条件下,土壤中铬有向有机结合态铬转化的趋势,降低土壤pH,水溶态和代换态铬含量增加,沉淀态和残渣态铬含量降低,添加Cr(Ⅲ)能使土壤本身pH值下降,添加Cr(Ⅵ)使土壤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悬汞电极的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研究了Cu(Ⅱ)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络合物的吸附波,并对吸附波的性质作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测定Cu(Ⅱ)的线性范围为5x10-9~1.3x10-mol/L,检测下限达1x10-9mol/L,并用此法直接测定了人发中的痕量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碘量法测定痕量次氯酸根(ClO-)时,滴定中存在费时费试剂、痕量测定准确度欠佳的问题,研究并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ClO-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准确度、重现性,为ClO-的测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法在水质检验和环境监测中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氯离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流动注射分析(FIA)技术.载流中含有Hg(SCH)2和Fe2+,注入试样中的氯离子与Hg(SCH),反应,释放出SCH-,后者与Fe2+形成红色Fe(SCH)给离子,其强度用分光光度法在480nm处测定.记录的吸收峰高度与试样中氯离子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6.0—18μm/mLCl,检出限达0.12μg/mLCl-.对6.0μg/mLCl-连续测定11次,其RSD为3.9%.出样频率为90样/小时.方法已用于水样中氯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一种Cr(Ⅵ)的新显色反应及其在环境水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超高灵敏显色剂二安替比林对乙氧基苯基甲烷、在磷酸介质中,Mn存在下,DApEM与Cr生产黄色产物,λmax=450nm,ε=1.36×10^6l.(moo.cm)^-1,铬含量在2-32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环境水样中Cr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