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就必须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重要的领导作用,必须亲自抓、负总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项防范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列入各级领导工作的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提高思想警觉,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已成为企业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保持清醒头脑,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中国有句格言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树立忧患意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作为一名厅级领导,分管了7年安全工作,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初步总结一下,要做好工作,关键在于经常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安全工作关系到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关系到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最活跃的因素,安全工作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保护生产,抓生产的同时必须抓安全。从增产节约的意义上讲,安全生产就是最大的增产节约,不安全是最大的浪费。在企业中,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益第一、信誉第一,还有改革放在首位,也要第一,到底是怎么…  相似文献   

4.
安全是交通的永恒主题,交通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着力在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按照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就构建我省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谈一谈体会与思考。一、强化领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安全生产只有责任落实到位,才能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职能部门协调抓,相关部门具体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做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安全生产必须加强黄成东在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步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个别企业领导忘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加之近几年林区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比较稳定,有的企...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最近做出《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坚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行政正职领导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各位副职领导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分管业务口的安全工作。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 ,建立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二、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建设凡是从事危险品科研、生产、储运单位 ,必须设置独立的技术安全管理监督部门 ,配备数量足够的、素质较高的、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凡是前一阶段安全管理机构已被撤并的企业 ,必…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今年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大庆油田召开了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去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推广了大庆油田的经验,强调了今后要强化安全管理,杜绝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会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周永康讲了话。在谈到领导干部重视的问题时,他说,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管生产不管安全的领导是不全面的领导。关心不关心安全,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强不强,有没有群众观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他还说,检验企业领导是否真正重视安全工作,应执行六项标准:第一.企业领导以及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在岗位责任制中,是否把…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的世纪,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这个新格局明确了企业的责任,表明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笔者认为企业要真正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关键要做到“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安徽省认真部署落实,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成效。安全生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安徽省深知,要实现"平安安徽"建设的整体目标,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须汇聚党委、政府领导,各有关监管部门、企业的合力,也必须凝聚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中必须处理好五个辩证关系郭鹤峰(盱眙县交通局211700)王河舟,吴冠成(盱眙县劳动局211700)江苏省盱眙县交通局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该局要求下属企业领导“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在重视生产的同时,更要十分...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项防范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列入各级领导工作的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提高思想警觉,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已成为企业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应吸取的教训 :1)无论在政治改革、经济变革 ,还是体制改变、机构改变时 ,任何企业或组织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国策 ;2 )企业在自主经营 ,进入市场经济 ,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 ,必须坚决执行“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无论是生产工作、经济工作 ,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3)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要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卫生的作业条件 ,尊重劳动者的生命 ,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这就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存权、劳动权 ,这就是工业发展和企业文明过程中必须扼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早就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了安全生产方针,它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和生产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就必须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4.
“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就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科学技术含量”。这是沈斐敏教授30年来默默奉献于安全科研教学事业的不竭动力和不断孜孜追求的目标。作为长期从事安全工程及枝术教学的科研工作先行者,沈斐敏教授已经成为福建省安全领域公认的学科带头人,他培养的弟子早已是桃李满天下,活跃在国内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领域。在全社会还未广泛关注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时候,沈斐敏教授就已敏锐地意识到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作用。“国内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和企业、社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在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回顾一下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深深地体会到要使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够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企业领导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让全体职工,首先是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切实加强行之有效的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要把安全生产当作一个整体,应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对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管理,真正落实以预防为主。下面就以这两个问题谈一点个人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领导重视职工安全培训工作 一个企业要想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重视职工的安全培训.只有有了安全的人,才会有安全的企业.近年来,王台铺矿领导每年都认真研究制订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思想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服务“两个率先”高度,树立“安全发展观”,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国务院、省政府两个《决定》为重点,唱响“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旋律,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各级安监人员、各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及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基层安全工作人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签好安全生产责任书进行了思考,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意识到位是关键。我们要认清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意义和作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是为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能促使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生产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护》2004,(9):12-12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强调要层层建立并认真落实责任制;2.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3.安全工作“两定期”制度,要求企业领导班  相似文献   

20.
一、事故原因工业企业发生人身事故,有许多因素。其基本因素是人、物、环境和安全管理。人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这里所指的人,包括各级领导和操作工人。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企业安全工作好坏的关键。所以,首先要抓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并要求他们真正把安全工作摆到生产工作的首位。对工作现场的操作工人,要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和严格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