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是一种尊严。遵纪守法,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尊。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这就是尊严的体现。无知的冒险,无常识的松懈、倦怠,都是对生命的不珍惜,必将导致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2.
<正>强化一:安全工作的法律思维必须有安全红线意识,守住事故底线,树立法律思维。安全生产法已将安全工作提升至法律法规管控的层面上,员工必须遵纪守法,必须在日常作业活动中,让自己的作业活动合规守法。切实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及保护他人不被伤害落实到位,时刻具有安全风险意识。对自己的每项作业活动必须事前进行安全确认。对现场危险源进行动态辨识,自觉提升自身的安全素质。不能因自己的一念之差及一时失误而酿  相似文献   

3.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安全就是一种尊严,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安全是一种文明,是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安全是人生幸福的港湾。有了安全家庭才会拥有欢乐和温暖:生活中,拥有了安全,就有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4.
“安安全全上班去,高高兴兴回家来。”这是职工和家属对安全生产的期盼,也是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和对他人负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和不被他人伤害,每位职工在上班时,要力求做到“一想、二查、三严。”“一想”,在班前会上,班长都强调了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当工作时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安全隐患?怎样预防和处理等,这些都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5.
正每名从业人员必须树立精准的安全观念,用精准的安全观念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进而养成标准化作业的习惯,控制事故的发生概率。安全优先:每名从业人员从入职之日起,必须树立安全绝对优先的安全观念,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及保护他人不被伤害"落实到现场作业的每一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当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冲突时,  相似文献   

6.
周夏  王金娥  周登岳 《安全》2014,(1):50-52
正1994年,有关部门首次正式提出安全生产"三不伤害"原则:在生产现场、生产过程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这是从在一起作业的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出发提出的安全管理原则。除了人员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外,还有机具、方法、建构筑物、物料、环境、时间、空间、信息沟通等因素。为了让人人能够时时、处处、事事安全,确实保障我、你、他不受伤害,提出系统化"五不伤害"的安全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不受损害。安全是一种尊严,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安全是一种文明,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安全是人生幸福的港湾。有了安全,才有欢乐和温暖;有了安全,才会拥有美丽的人生。安全,是多么美好的字眼,如同"温馨"一样,让人倍感亲切、踏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  相似文献   

8.
从“以人为本”的视点出发,小康安全即富裕起来后的社会公众的安全追求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建设小康安全社会至少应把握几个方面的目标。 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要在社会中反复进行教育:“公众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众安全才是社会文明进步发达的特征。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的社会发展,充满了人类对安全的追求。安全第一要求社会成员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事情必须要考虑安全。人人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管石清 《安全》1995,16(3):43-45
1994年,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周”,是以“勿忘安全,珍惜生命”为主题,以控制事故为目的,以“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活动。许多大中型企业和合资、联营企业,结合本单位生产规模和产品特性,广泛运用“三不伤害”活动,不仅使企业生产持续稳定,而且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运用“三不伤害”活动方法,能有力促进企业安全工作有  相似文献   

10.
大量事故调查分析表明,事故通常是由于职工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不注意克服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作业环境的恶劣所造成的。 “以我为主”的安全管理方法,就是要以自我预防为目的,从上班到下班这一段时间里,头脑里装着“以我为主”。干活时要想到每一个动作是否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自己管理自己的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1.
劳动部于1994年5月16日至22日组织了第四次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周”活动。这次活动以“勿忘安全、珍惜生命”为主题,控制事故为目的,“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主要内容,作了精心布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应注重实效劳动部安全生产管理局局长韩俊1994年5月16日至22日,在全国开展第四次“安全生产周”活动,动员全社会以“勿忘安全、珍惜生命”为主题,控制事故发生为目的,开展“不伤害自已、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活...  相似文献   

13.
<正>当事故发生后进行现场紧急施救时,由于事故现场的种种原因,在抢救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二次伤害,从而导致事故的后果进一步扩大。在事故发生后,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二次伤害,避免事故后果进一步扩大呢?笔者认为,在对事故进行抢救时,应该与平时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也一样,切实做好"四不伤害"工作。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  相似文献   

14.
<正>对待安全工作,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也要在能力上切实提高。否则,没有过硬的业务技能作支撑,即使处处如履薄冰,事事谨小慎微,也难以准确识别风险,有效化解风险。因此,安全培训工作必须真正承担起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重任,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够有能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然而,从少数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来看,依然存在着有待完善之处。主要表现为有的企业不能严格按要求进行,培训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有的企业只是泛泛地讲安全,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强;有  相似文献   

15.
企业生产 ,必须坚持“安全第一”。抓安全工作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保证劳动条件的改善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将安全工作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 ,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1坚持“预防为主 ,群防群治”在劳动保护工作中必须抓好各级“骨干”力量的培训 ,抓好全体职工的培训 ,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使人人懂得“自己不伤害自己 ,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自己不伤害他人”的三不伤害原则 ,努力提高广大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水准。如进行事故预防举报 ,举…  相似文献   

16.
安全十须知     
一个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条守则: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人伤害。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领导责任未追究不放过;广大职工未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五个须知:知道本单位安全工作重点部位;知道本单位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  相似文献   

17.
从1987年开始,部分冶金企业开展了群众性的“三不伤害”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降低伤亡事故起了重要作用,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总结。 所谓“三不伤害”,就是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别人伤害。 “三不伤害”活动以人的安全行为为对象,以我为主线,以我的岗位工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为主要内容,以无事故为目标,在生产(施工)中处理好安全“我、你、他”的关系。“三不伤害”的核心是制定岗位“三不伤害”防护卡(见下表),使我所在岗位使用的机器、工具、物品、材料以及他人的机器、设施、工具等都不能把自己伤害,同时也…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全国第四次“安全生产周”活动,5月19日由福建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福建省经委,福建省劳动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保险公司在西湖宾馆大礼堂联合举办福建省首届安全生产演讲比赛。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刘永业、施性谋、陈家振及有关厅局领导等到现场观看了比赛。 本次演讲比赛以“勿忘安全、珍惜生命”为主题,以“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主要内容。最后有八名选手进入5月19日的决赛。 一等奖:钟永良(三明代表队) 二等奖:陈丽莹(三明代表队),池玲 (三明代表队)蒋妍文(厦门代表队)方一凡(漳州代表队)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力管道焊缝X射线探伤中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阐述了X射线对人体危害的知识,并根据实际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使我公司放射工作人员了解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基本防护知识,严格遵守现场工作射线安全防护的规定,做到既不伤害字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叮能埘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