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提出按照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甘肃省因地制宜,正在积极推动出台《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科学院自1949年建院之初至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启动之前的1997年这段时间内,中科院在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队伍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从1949年至1997年,中科院的环境科技工作经历了思想萌芽、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等四个发展阶段.从1998年开始,中科院的环境科技工作进入创新跨越阶段,更加注重环境污染形成机理、生态毒理等方面的原始创新和清洁生产前沿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集成.  相似文献   

3.
《装备环境工程》2012,(3):125-126
环境试验技术作为环境工程的核心技术,是衡量一国军事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我国在环境试验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从50年代中期起步,几乎已扩展到军工和民用的所有领域,从电子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到航天、航空、船舶的大型装备都离不开环境试验技术。为总结我国近60年来,在环境试验技术及装备制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弘扬学术,交流信息,拓展视野,加  相似文献   

4.
港口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彬  张珞平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13-1016
提供了战略环境评价(SEA)在我国港口规划应用的一个范例,并对本次战略环境评价实践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讨论。SEA在该规划编制开始即全面介入,依据评价区域的环境与资源特征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提出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的环保原则性框架意见,作为规划制定的先决条件和依据;在规划制定之前先行完成了环境现状调查及公众参与,在规划过程中从区域的角度评价了规划的累积环境影响,对规划实施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提出环保措施和替代方案,并不断将所得成果反馈给决策者和规划制定者、协助规划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实行污染综合防治,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环境科学》1994,13(1):41-43
吉化公司在1982年后,以治水为重点,展开了全面的污染综合防治,先后建成一大批污染治理设施和综合利用装置,“三废”污染得到基本治理和有效的控制,化工区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和污染防治先进单位”等称号。1 以规划为先导,综合防治污染 在“六五”、“七五”期间,公司分别制定了与企业经济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污染防治规划。  相似文献   

6.
鞠美庭  朱坦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24-127,137
本文概述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在国际上的推广及应用情况,总结了SEA的成型和具体化两个发展阶段;分析了SEA的三种类型;讨论了国际环境评价协会(IAIA)所推荐的六个类别共17条SEA执行标准;介绍了对规划实施战略环境评价的一个典型案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an Joaquin郡2010年综合规划的SEA。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中国开展SEA应考虑的一些原则和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的职责,提出了中国开展战略环境评价的管理程序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环境信息的传播可以降低、减缓乃至消除环境危机给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的威胁.在实践中,环境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实际上意味着环境管理机制和环境监控机制的正常运行.2003年10月,联合国《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册公约》在16个国家生效,现已发展为31个协议国,为各协议国环境管理和环境民主的有序发展构建了一部完整的环境信息传播战略,该战略合作协议由数个从微观层面保障环境民主实施的信息传播子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8.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评价的范畴。虽然中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但中国的战略环境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更准确地对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山东“十一五”电网规划及2020年目标网架规划环评为例,探讨了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要点,包括评价目标、评价范围,建立了指标体系以及内容框架等,并提出实际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以浑南新区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为例 ,对区域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评价程序及技术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应用层次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从它在建设项目、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个层次的应用出发对其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最后提出了要重视现阶段规划层次的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建议规划的环境风险评价总体上可以借鉴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规划中风险源的布局尚未明确的特点可以尝试引入环境敏感点的位置作为约束条件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对规划区域的污染(风险)源进行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规划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 ,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评价对规划环境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及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环境评价是一个地方或区域在进行项目规划、农业耕作、环境保护及各项与国民民生息息相关的开发方案前,所要对周边和现场环境考量的一个评估指标.环境评价的等级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发项目的性质.因此一份相对合理可靠地评价策略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工业发展规划环评,其重要内容之一在于分别论述规划的产业结构、规模、布局的环境合理性,从而筛选出最优规划方案或对规划方案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是对区域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及经济发展指标的有效结合。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概念、工作程序、应用实例、应用注意事项及局限性。该方法能够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在既定经济目标前提下的环境可行性,同时,对于环境不可行的规划产业结构,该方法能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2011年12月15日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了“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的完成情况并阐述了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及工作任务.此次《规划》更多地考虑到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影响问题,考虑了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关注了水和土壤污染中的氮氧化物、重金属、有毒化学品、持久性有机物问题.未来五年我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更多环境问题与民生密切相关,这些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方恺  段峥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4):539-548
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交互性、复杂性与整体性特征日益显现,综合分析和比较各类人为环境影响及其最大安全阈值,对于从整体上判断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揭示承载力的超载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环境足迹和行星边界两项新概念,运用极差法和目标距离法对全球30 个主要国家的碳、水和土地赤字数据进行了标准化与权重化处理,得到一个复合的国家环境可持续性压力指数,并结合3 项环境赤字的实际分布状况,将所有国家划分为4 类:环境强可持续性(3 国)、环境弱可持续性(8 国)、环境弱不可持续性(9 国)、环境强不可持续性(10 国).总体上,环境可持续性压力呈现南美洲国家低、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中、欧美发达国家高的地域格局,亚洲是4 类国家并存的唯一大洲.全球的碳、水和土地足迹-边界比分别为3.0、0.6、0.7,表明就全球尺度而言,温室气体排放已处于严重超载状态,水资源消费和土地利用尚处于盈余状态,这与现有文献结果相吻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有限的土地上承载了多个大型石化企业,不仅拥有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重要的石化中心,还被誉为"花园城市",这与其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重视环境风险管控密不可分。概述了新加坡先进的环境风险管控理念,分析了我国在环境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在规划源头缺乏环境管制、不同用地类型环境功能不相容、各地化工园区泛滥且产业布局混乱;指出新加坡从规划源头控制环境风险的先进理念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风险管控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建议我国在规划源头增加明确的环境风险管控要求,根据环境风险实施土地使用类型的梯级过渡,规定强制隔离要求,针对现有城市建设和规划开展环境安全评估,全面推进化学品项目及园区的管理、清理和整顿。  相似文献   

17.
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将环境承载力理论应用到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在对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工业园区的指标体系,以某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分析工业园区各规划期阶段的环境承载力的利用强度,以期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环保部日前发布《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要求推进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建立重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报告书发布制度,并且在年内编制一系列相关细分行业“十二五”规划:《要点》指出,要  相似文献   

19.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叙述了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nviron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EDSS)的概念。通过对EDSS专著及实际应用于水质规划与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决策支持系统的介绍和评价,阐明了国我在EDSS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对EDSS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办刊宗旨:《环境科技》以服务于环境污染防治实践为目的,重点报道环境科学研究成果、实用技术、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及环境管理新思路、新方法等。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污染防治、清洁生产、评价与规划、专论与综述、环境管理、环境论坛等。征稿范围:有关环境科技、环境工程及其相关的应用理论研究及实用技术;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教育、环境经济、环评规划、清洁生产和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等方面的论文;环保工作经验、环境与法治、环境文化构建及其他有关的论文。主要刊载具有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