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余连英 《四川环境》2007,26(5):35-36,56
本文对2006年泸州市的酸雨污染状况,以及降水中阴、阳离子成分进行了分析,为确定泸州市酸雨污染原因和酸雨类型提供了依据,并对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常德市城区酸雨的变化状况进行总结,讨论了促使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大气中几种主要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7~2002年成都市区酸雨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1997年~2002年成都市区的酸雨污染状况,酸雨分布,以及市区降水中阴离子成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为成都市区确定酸雨来源、酸雨类型、酸雨分布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多年来降水酸度、酸雨频率与酸性降水的地域分布以及垂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讨,并对该区酸雨与四川省酸性降水特征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依据山东省多年来的降水观测资料,评价了酸雨污染现状,研究了酸雨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主要酸雨前体物的排放强度与降水酸度的关系,土壤酸碱性与降水酸度的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酸雨影响的分析,探讨了山东省酸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对油菜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对陆生生态环境及农作物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国内有过模拟酸雨对蔬菜、水稻、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报道,但对油菜影响的研究报道尚未见到。为了正确估价酸雨对成都平原油菜生长可能产生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采用盆栽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酸雨对油菜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现将模拟酸雨对油菜的伤害症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景德镇酸雨污染现状的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景德镇市酸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方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危害、近几年中国南方地区酸雨的污染的时空分布状况、酸雨的成因等3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我国南方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基本上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降水pH〈5的区域有从长江中上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秋季冬季降水pH低,酸雨发生的频率高;春季夏季降水pH高,酸雨发生的频率低。在酸雨的成因上,着重讨论了大气性质、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气候条件、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以及土壤性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酸雨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特别是重庆,由于它的经济、工业、环境等特点,酸雨问题就更为突出。酸雨对人类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认识酸雨的重要方面。为了较客观地反映这一问题,我们对在酸雨影响上具有可比条件的两城市——重庆、南京进行对比调查,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中SO2的液相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联锡  卢红 《四川环境》1993,12(2):17-21
大气中SO2液相氧化是形成酸雨的重要途径,降雨中含有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它们可能催化或抑制液相氧化反应的进行。本文根据四川酸雨样品组成,进行了SO2在模拟雨水及实际雨水中的氧化实验,考查了V,Fe,Mn等离子对SO2氧化的催化作用,H2O2对SO2的氧化以及降水中有机物质甲醛对各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为了解酸雨的成固,研究酸雨控制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酸雨成因入手,根据全省降水监测数据等资料,对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省酸雨法污染面积广、频率高;酸度强,近五年,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但降水酸度无明显减弱,酸雨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比值逐年下降,说明大气污染特征已由煤烟型转为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综述四川酸性降水范围、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野外调查、现场考察和有关资料,阐述了酸雨形成的多种污染源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着重分析和论证了酸沉降(含酸雨、酸雾)对农作蔬菜的影响,并对酸沉降形成的主要几种污染影响范围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采用分项估算法。估算公式为:S农损=D粮损×g×J+E蔬损×g×J+F油损×g×J,式中D、E、F分别代表粮食、蔬菜、油菜受酸沉降污染危害影响面积,g为每亩面积减产数量,J为单位产量价格。根据公式估算,经济损失为059-066亿元/年,取平均值≈S农损,总共为063亿元/年。  相似文献   

13.
湖南草食性畜禽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草食性畜禽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条件,提出了湖南省草食性畜禽资源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4.
酸沉降是一复杂的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涉及诸多复杂影响因素。目前,我国酸雨湿沉降模式还仅限于模拟云下洗脱成酸过程,而对云中的成酸过程还未进行深入研究,这不仅在理论上不完善,而且更重要是在许多情况下与我省实际情况不符。本课题针对四川省特定的地理,气象特点和严重的大气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提出了考虑酸性沉降的云中和云下成酸过程和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酸雨湿沉降模式,并根据此模式来估算和预测四川省酸雨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两型"社会发展要求,本文从低碳视角出发,对比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建设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13个地级城市在湖南省成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前后,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城市经济方面,13个城市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模式,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明显快于其他地级城市;在城市社会方面,相对于其他方面变化差距最小,其中长沙市提升最快,张家界市变化最慢;在城市资源方面,整体水平相对于其他部分变化较大,其中长沙、邵阳等市的资源消耗较少,老工业基地娄底、岳阳等市资源消耗相对较多;在城市环境方面,大部分城市环境都有所提升。总体上,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的"两型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巨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水平、"三废"利用率以及城市环境治理能力方面上升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长势良好且树龄相同的木兰科植物白兰花(Michelia alba.DC)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用模拟酸雨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其在模拟酸雨胁迫下的抗氧化酶系统和丙二醛(MD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2.0酸雨比pH3.0和pH4.0对白兰花的影响更大,到第六次喷施酸雨时,SOD、POD、CAT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各处理MDA含量在第六次处理时达到最高值,且均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酸雨胁迫对白兰花的影响较大,白兰花在酸雨胁迫下抗逆性和耐受性较弱,其结果为酸雨控制区选择城市绿化植物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四川酸雨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四川酸雨来源、成因、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酸雨防治的经验,确定了四川酸雨的主要控制因子、控制目标和致酸污染物的削减率。针对四川的特点,提出了控制四川酸雨的战略和工程措施,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的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湘西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优越条件,指出了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开发的建议与初步设想,并对开发的前景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