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亚马逊河流域的土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含量的测定表明,在不同时期对热带森林的破坏加剧了大气温室效应的严重性。热带森林的土壤和人类耕种土地对大气中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解决人类改变地球气候的方法是控制能源燃烧、保护现有热带雨林、大大减少已在退化的热带森林地区的生产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拉美由33个国家组成,总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相当于欧洲大陆的3倍。拉美可谓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40%的动植物和27%的水资源。全地区47%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南美洲的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在该地区。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世界上的石油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3.
巴西政府为加强对亚马逊河流域森林采伐的管理,将无秩序采伐的7个林场收归国有,在国家管理下,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保护,有计划地进行采伐。目前亚马逊河流域国有化林面积加上新增的7个国有化林,共计1500万hm。。巴西加强森林国家管理@洪蔚~~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旅游必将是绿色旅游的主体。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A级)的自然保护区和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阐述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开发意义,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两个方面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认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东南风     
《环境》1997,(1)
中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森林资源,莽莽林海曾经占据着大片面积,被誉为“世界的绿色宝库”。有“地球之肺”美誉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分布在这一地区,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绿色和平组织说,贫穷和经济危机导致中美洲每年有近40万公顷的森林在消失,而每年植树造林面积不过3万公顷,照此速度下去,再过半个世纪,中美洲的森林将砍伐殆尽。绿色和平组织美洲负责人洛伦索·卡德纳尔警告说,在中美洲55.3万平方公里面积内,目前森林只占24%,砍伐的木头85%被当作能源使用,因为72%的中美洲居民将木头当作主要能源。卡德纳尔还指出,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使森林遭受严重破  相似文献   

6.
巴西自然保护区立法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成寿 《环境保护》2006,(21):69-72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然资源蕴藏丰富.横贯北部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储存了世界9%的淡水资源;有着"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之称的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森林,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种群,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在去年的1—3月份,因天气干旱,非律宾有688公顷的森林和草地被毁。在今年的干旱季节来临之际,非律宾政府吸取教训,已命令森林看守员处于紧急状态,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目前全国有 3000人的森林防火员一天 24小时在值  相似文献   

8.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巴西亚马逊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研究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借鉴和研究国外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教训将有利于这一目标在我国的顺利实现,在分析巴西亚马逊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景,现状和巴西政府及军方对亚马逊雨林问题所持立场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具备多种地貌类型,如:平原、丘陵、台地、高原和山地等,在气候分布上中国南北跨越五个气候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因此,中国各个地区拥有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观资源。就人与自然和谐的森林生态旅游的构建进行分析,把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定义为森林生态旅游,注重旅游开发、建设、经营中的森林自然资源保护,为解决森林旅游破坏环境等关键问题提出有关发展措施,引发森林生态旅游的思考,为今后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增长同多数地区一样,东北森林地区酸性物质沉降量一直较高。资料显示,在中俄边境及中国与北朝鲜边境的大片森林地区岩床普遍不易风化且钙矿物含量低,这与挪威南方七、八十年代遭受大范围的地表水酸化时的情形类似。为探明东北森林地区地表水是否存在酸化潜势,本研究对东北森林地区4个地表水中主要离子浓度与英国、中欧地区、挪威南部、西部、中国南方等地资料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东北森林地区地表水中具有较高的酸中和能力,即具有较大抵御未来地表水酸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蕴 《环境工程》2022,(4):259-260
<正>社会经济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加剧让更多的人开始向往森林的宁静。森林旅游行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人们身心得到舒缓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生态资源被破坏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科学的行业发展观指向下,各个地区需要加强对森林生态资源的重视和保护,以此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我国地广物博,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森林公园的开发积极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合理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旅游功能区域的相关设施与制度,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前提,以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开发并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森林对径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5  
论文简要回顾了森林水文学的研究历史,并重点介绍了在森林水文学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森林集水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这一研究方法的特点,并对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去除森林可以使径流量增加,但森林与水的关系极其复杂,森林对径流量的影响因地域、森林类型以及森林管理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评价森林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时应全面考虑,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差别,一个地区所得的结果不能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普遍规律而在其它条件不同的地区加以应用。今后应加强合作研究,特别是利用网络研究对比不同集水区之间的结果来探讨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同时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保健旅游开发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业的热点,森林旅游被认为是生态旅游的龙头和主体.森林保健旅游则是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对森林保健功能阐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森林保健旅游开发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落实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发西部地区,有很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但也应注意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西部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环境极其脆弱,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加剧,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运动中,尼日利亚的维权运动成员试图关闭尼日尔三角洲的油站;厄瓜多尔的环保人士冒着生命危险抗议建设横穿亚马逊森林的输油管道,当地居住着盖丘亚族人(Quichua)、舒尔人(Shuar)和阿丘雅人(Achuar);在联合国召开气候大会期间,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农民来到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要求谈判代表们解决粮食主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介绍我国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试图分析森林旅游与文化、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建议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森林旅游进行有计划的慎重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因而必须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实际和发展态势,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凯旋  范雯  施佳颖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2270-2280
郊野森林是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的重要游憩资源,郊野森林游憩功能开发利用的依据是进行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采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游憩资源、游憩设施、游憩区位三个方面10个指标构成的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此评估了上海64个郊野森林2000年、2006年和2012年游憩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将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上海郊野森林的游憩适宜性呈增加的趋势,处于低适宜性等级的郊野森林向高适宜性等级转化。并基于不同的游憩适宜性等级提出了优先开发高度适宜郊野森林、积极开发中度适宜郊野森林、适度开发勉强适宜郊野森林的分类引导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于2021年3—4月在南昌市森林地区和城市地区采集大气PM2.5样品,测定其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浓度.结果表明,南昌市森林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总FAAs浓度为0.093~0.885 nmol·m-3,平均浓度为(0.451±0.197)nmol·m-3;城市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总FAAs浓度为0.393~1.316 nmol·m-3,平均浓度为(0.586±0.227)nmol·m-3;森林地区FAAs浓度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对氨基酸组成占比分析发现,森林与城市地区氨基酸组成相似,最丰富的氨基酸均为Pro,Gly次之,Ala、Val、Leu、Ile为主要氨基酸.城市地区疏水性氨基酸(46.25%)高于森林地区(41.57%),这说明疏水性FAAs可能更适合在城市空气中聚集.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对城市地区多个FAA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FAAs浓度也升高.O3对城市FAAs有显著影响(r=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