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滇东主要断裂带温泉CO_2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滇东主要断裂带上典型温泉的地质背景、环境条件、水化学及碳、氦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这些温泉CO2释放的一般规律。分析表明滇东主要断裂带温泉具有特殊的碳来源,其CO2释放与沿小江断裂混杂第三纪煤层(褐煤)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位于广州水荫路某基坑的工程地质及施工状况后,结合Morgenstern-Price等条分模型的计算方法对基坑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指出该基坑出现滑塌失稳的形成机制,最后提出相应的钢管桩补救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GIS的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矿业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占用破坏土地、破坏地貌景观、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水均衡破坏以及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崩滑流矿山地质灾害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单元的划分采用正方形网格单元。选取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环境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作为评价因子。根据各因子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影响存在重大差异及可分层次的实际情况,采用质量指数评价模型作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将全省圈定出28个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质量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武汉市地铁二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特点,采用灾害风险评估矩阵法(R=P×C)结合专家调查法对该隧道盾构掘进段施工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定出盾构进出洞、开挖面失稳等6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以及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和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和控制盾构掘进段的施工风险。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5.
崩滑体在体积大小、稳定状态、危害程度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要针对不同情况分类处理,对大多数可能产生形态失稳的崩滑体进行监测和预报,对可能产生危害的崩滑体应采取工程治理措施。笔者根据三峡库区兴山县灵老爷崩滑体的具体情况,结合环境要求,提出防治工程的治理方案,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三峡库区其他类似地质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锡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前几年地质大调查和地质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三角洲苏锡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水土污染、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软土变形与地基失稳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效应的加剧,如何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及资源化利用成为可选的有效途径。目前,二氧化碳封存及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项目已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其存在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从二氧化碳的封存原理出发,具体分析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风险来源及其可能对环境、人体、生态等造成的危害,同时结合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工程的特殊性进行了风险分析,并鉴于我国目前并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价导则,提出了下一步需要根据相应的风险类型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解决深基坑降水问题,本文分析了基坑降水的主要作用,介绍了常见的基坑降水方法与适用范围,并以武汉市瑞安街永清片区某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在结合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明确降水设计要点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降水方案进行了深基坑降水的优化设计,同时探讨了深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研究黄山市中心城区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等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的发育特征,并运用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法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区可划分为工程建设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适宜性差区3个等级;黄山市中心城区地质环境总体较好,工程建设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广且成片分布,与定性认识基本吻合。以上认识可为黄山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布局、建设、发展及工程选址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别-胶南造山带温泉气中的CO2含量较低(多数在1.00%以下).δ13C变化范因为-20.34‰至-3.0‰,主要为源于地壳浅层的有机成因气。整个造山带各温泉气体成分均以N2为主(90%左右),其来源除大气N2以外,可能为地壳岩石释放或地层中有机体演化形成。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表明,Ar主要来源于大气,He为壳内岩石放射成因。本区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现今中国东部的构造应力场有关,即大别-胶南造山带可能正处于紧密挤缩的构造环境,难以形成深部幔源气体脱排和运移的通道。本区温泉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天然气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揭示造山带现今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之间相互影响.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结合上海市环境地质特征及中春路道路工程的特点。对工程遭受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地质大调查工作开展以来获得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取得了一批丰硕的调查成果。要进一步做实地质调查项目尚需重点解决好几个技术性实践问题:规范性地采集和积累资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对地质资料的需求;把握好综合研究项目的定位,把计划项目做实,形成整体性成果;重视项目设计书的编写,切实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的部署。  相似文献   

13.
某高层建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地下1层,地上11层。本文通过对该高层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本工程所属的地质条件、本地区常用的施工方法,预估本工程可能采用的基础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对基础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  相似文献   

14.
煤炭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淮南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但由于煤炭资源采出后,开采区周围岩土体的原岩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出现位移和变形,诱发的开采沉陷可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引发重大的地质灾害事故,如建筑物的裂缝与崩塌,铁路钢轨的悬浮,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陷,水体的流失与矿井的淹没等都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开采沉陷区内建(构)筑物的保护治理一直是矿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煤炭地下开采活动对沉陷区内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探讨了合理开展煤矿沉陷区建(构)筑物保护治理工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铁隧道因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施工风险较高。本文根据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沿线遭遇的各类不良地质问题,结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特点,辨识出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主要的风险事件并进行了风险分析;同时采用R=P×C的风险定级方法,定量得到各风险事件的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风险较高的事件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该研究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伊川火电厂为例,调查分析了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针对该火电厂建设项目中的电厂工程、灰库工程、水库工程、铁路专用线工程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综合分区评估,发现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质灾害危险性明显受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筑类型的影响。认为电厂工程、灰库工程的库中区和库尾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灰库工程的坝址区、水库工程和铁路专用线工程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水工隧洞TBM施工中的地质适宜性问题,参考国内外水工隧洞TBM施工的相关实践经验,结合《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中对围岩分类的方法,并考虑到TBM设备的运行状态,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10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选择熵权法确定,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多因素评价模型,并选择岭形函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关系,研究各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水工隧洞TBM掘进的地质适宜性情况;将模型应用于新疆某个供水工程中,并将模型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评价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得到的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相符合,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污水处理项目因工程变更、合同缺陷、设计缺陷、地质条件变化、工程师指令等引起施工索赔的原因;提出工程师要加强工程的风险意识、提高设计单位的出图质量、谨慎对待增减工程或改变作业顺序的指令、减少变更等预防施工索赔的方法;结合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招标文件范本谈了如何减少因工程延期、工程的中断或由于业主的延误等原因引起的施工索赔的措施;做出了减少索赔,工程师应尽早介入前期工作,最好能参与合同的谈判工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系统了解当前宁夏地区变电工程的造价水平现状及趋势变化,提升基建的造价管理水平,对宁夏地区各电压等级变电工程的造价水平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梳理了引起造价波动的原因。同时,地质环境条件对输变电工程区域规划和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还研究分析了湿陷黄土地质对变电工程的影响。通过对宁夏地区变电工程造价以及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为宁夏地区变电工程的开展以及环境的保护等提供有效的参考,也促进宁夏地区电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