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对松花江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着重提出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具体防治对策和措施,对于松花江全流域保护战略的实施及改善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接纳石油化工废水的水体周围地下潜水的监测,发现纳污水体周围地下水污染因素与地表纳污水体中较高含量污染物一致,即都主要为有机污染,纳污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高,则潜水中该污染物浓度相应较高.说明纳污水体所接纳的含高浓度的石油类、化学耗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有机污染废水对周围地下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污染作用.污染范围是以泡子为中心,向四周呈椭圆形扩散形成污染晕,随着距离纳污水体距离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在泡子溢流口和进水口处污染晕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对湖泊和港湾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的发展必然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城市化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产生工业和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不仅污染土地 ,也污染河流和湖泊 ,特别在湖泊和港湾中 ,由于水流速度变缓 ,污染物容易随着沉积物沉淀下来。又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湖泊和港湾的沉积物会再次释放污染物而污染水体。这些污染物主要是过量的氮、磷、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 ,由于经济和人文环境的不同 ,在不同地区污染程度有差异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较为严重。针对这些污染 ,人们用机械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来治理湖泊和港湾的污染 ,但根本上要从源头控制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范瑜 《环境科技》1999,12(3):28-29
根据对污染物污染分担率,在确定地面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计算相应水体不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对地面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5.
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形势下,水体背景值、污染物结构特征、非污染物响应特征等因素对COD指标的影响逐渐凸显。本文系统梳理我国地表水体COD指标适用性问题,解析原因并对COD指标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建立健全有机污染指标评价体系;加大“COD去除剂”监管处置力度,提升监测溯源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港湾地理特征和进入港湾主要污染物类别及分布,首先提出了港湾入海污染物估算的空间范围界定方法和主要估算因子;其次,依据港湾污染来源,提出港湾陆源、海上以及大气入海污染物的估算方法,包括具体的估算步骤和计算方法等,并形成估算港湾入海污染物通量的一套方法;最后以泉州湾为例进行示范研究,为港湾环境容量计算、污染物总量调控、...  相似文献   

7.
2008~2011年度瑞丽江姐告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瑞丽江姐告断面水体以生物、有机类污染物为主,无机、金属类污染物次之;水体总体污染变化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显著。对瑞丽江姐告断面水质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危害及在我国的生产和使用情况,重点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水体、大气、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情况、污染状况以及我国的污染检测技术,从而对我国的水体、大气、土壤还有农产品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状况作了重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水体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对珠江三角洲流经城市的7条河流和3条干流水道(东、西、北江)以及广州,深圳、肇庆的城市污水中的半挥发性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污染状况以及污染来源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内流经城市的7条河流受到的有机物污染比3条干流水道严重得多。氯代芳烃,正烷烃,酞酸酯和多环芳烃是珠江三角洲水体中最普遍存在的微量有机物污染物,其中属于EPA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有12种。“EPA协议法令”规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对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蚕豆根尖细胞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明显的遗传毒性,有机物是导致水体遗传毒性的主要因素. 试验结果与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基本一致. 彗星试验结果及趋势与微核试验相吻合,但前者更为敏感. 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的结合使用在水环境的遗传毒性监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环境统计分析技术对珠江三角洲水体表层沉积物样品中优控有机污染浓度的定量分析数据进行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污染物来源,它们对环境样品的贡献分别为56%、19%和12%,对三个因子的组成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城市浅水湖泊在城市环境中的角色日益重要,环境治理需求日益迫切.针对城市浅水湖泊的污染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根据污染特征及因素针对性提出了“外源性污染、内源性污染控制阶段-水体水质改善与生态系统恢复阶段-长效管理阶段”三个阶段的治理思路,并就各阶段常用的治理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作为城市浅水湖泊治理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景观水体嗅味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北京市9处典型景观湖泊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嗅味污染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水质指标对水体嗅味污染特征进行初步解析. 研究发现,北京市景观水体中主要的嗅味污染物为土臭素(geosmin),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以及β-紫罗兰酮(β-ionone),其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达613.84,1 319.57和143.00 ng/L. 通过对水质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北京市主要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TP是北京市景观水体的限制性水质因素,且有机物污染程度较高〔ρ(DOC)≥5.17 mg/L〕. 在研究的景观水体中,玉渊潭、福海和北海嗅味污染较为突出,前海和西海嗅味污染较轻. 北京市主要景观水体中嗅味污染与水中ρ(TP),ρ(DOP)和ρ(DOC)表现出显著相关,说明水体中存在的大量DOP和有机污染物是水体富营养化和嗅味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区域水体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近年来长江口区域水体的有机物污染日渐严重.主要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对长江口区域水体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区域水体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其中单环芳香族类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在10-3数量级,卤代烃类的风险值在10-4数量级,均偏高于其他类物质;各类物质的致癌风险指数均在10-4数量级以下,其中六氯苯、双(2-氯乙基)醚和咔唑的风险指数相对较高,在10-5数量级.根据USEPA的建议值,初步认为目前长江口区域水体中单一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由于缺少相关的研究资料,因此各种有机污染物的联合健康效应评价尚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节杆菌属细菌处理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节杆菌属细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广泛分布于各种环境特别是土壤和水体中。研究发现该属菌株具有高效降解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被用于污染水体和土壤等的生物修复研究与应用。该文从节杆菌属降解污染物菌株、降解污染物的种类、降解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节杆菌处理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GC和GC/MS技术对北江潭洲水道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共检出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183种,其类别有烷烃,烯烃,芳烃,酚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和其它一些杂环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北江潭洲水道水体受到了石油类,生活污水,塑料增塑剂和工厂排放污水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工业发达地区,河流水体中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水体中“三致”有机物的研究,从行政、科技两个方面对河水中致突变致畸致癌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底泥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水体中磷元素的含量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来源可分为外源性磷和内源性磷.在外源性磷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内源性磷成为湖泊水体中磷元素的主要来源。而底泥磷的释放是内源性磷的主要组成。影响底泥磷释放的因素很多,首先与底泥的物理化学组成有关,如底泥颗粒物的粒径、有机质和氧化物的含量以及底泥中磷的形态等,再则与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关系也非常密切,溶解氧、温度、pH值、扰动是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对富营养水体底泥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可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与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PAHs)是一大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其主要归宿是沉积物。文中对国内外各地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的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处于低一中等水平,就而部分区域如黄河流域的沉积物达到高生态风险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