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评价水质,特别在设计、鉴定废水处理设备时,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数据是不可缺少的。由于仪器分析还不成熟,所以稀释法虽然手续繁琐,分析者还是采用稀释法测定BOD_5。又因仪器分析要用稀释法校核,所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样品稀释度对BOD5测定的影响。观察到样品稀释度对BOD5测定值和培养液耗氧率均有显著影响,选取合适的样品稀释度是提高BOD5分析准确度的关键。实验结果表明,最合适的样品稀释度所对应的培养液耗氧率为39%~63%。探讨了BOD5分析数据处理及结果表述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严  朱岩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11):34-35
1 引言 在测定废水BOD_5时,稀释系数是至关重要的参数。稀释系数不同,稀释倍数则不同,BOD_5的测定结果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一般COD_(Cr)反应或TOC反应,基本上是完全进行。而BOD_5的反应不会完全进行,其氧化程度和氧化速度因废水种类和浓度不同而相差很大。例如,测定含小分子量的有机废水的BOD_5时,氧化速度很快,氧化程度很彻底;反之,测定含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废水的BOD_5时,氧化速度很慢,结果偏低。所以,不分废水种类而通用一组稀释系数是不合理的,不同种类的废水,应该有不同的BOD_5稀释系数。  相似文献   

4.
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稀释采样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进入大气环境后稀释降温,气相中部分饱和蒸气压较低的组分转化为可凝结颗粒物,这部分颗粒物在固定源烟气颗粒物监测中通常被忽略.为评价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情况,本文设计开发并评测了一套稀释采样器.稀释采样器稀释比在10:1~40:1范围内,混合停留时间为5~10 s.实验室评测结果表明,稀释气颗粒物背景值低((~0.1±0.08) 个·cm-3),稀释采样器气密性良好,烟气和稀释气能够均匀混合,颗粒物损失较少,细颗粒物 (PM2.5)损失在5%以下.本稀释采样器能模拟烟气与环境空气混合降温过程,可用于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浦萍泳  刘海洋 《环境保护》1992,(9):35-36,30
BOD_5是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测定方法统一规定为水样在20±1℃培养5天,用碘量法分别测得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之差.以氧的mg/L表示DOD_5值.对多数地面水和少数工业废水,可以直接培养进行测定,但对于大多数的工业废水,由于含有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和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为了使稀释的程度能达到方法所规定的要求,在操作中通常要做多个稀释比,这样往往给工作带来不少麻烦,特别是对于县级站来说仪器及设备往往难以满足实验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出了仅作一个稀释比就能满足  相似文献   

6.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质分析的重要项目,也是考察污水处理装置效率的重要参数,在污水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 BOD 的标准方法是:水样用“稀释水”适当稀释后,放入特制的溶解氧瓶中,置于20℃±1℃的恒温箱中培养5天,测定样品培养5天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经过计算,即为生化需氧量。并规定水样经培养5天后,减少的溶解氧占培养前的溶解氧的40~70%范围内,其数据才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废水的BOD5测定中取稀释比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根据数学推导得出BOD5测定中根据CODcr值取稀释比的一种方法。BOD5/CODcr值在0.05~0.1,0.1~0.3,0.3~0.6,0.6~1.0四个范围内其稀释比f2可对应取55/CODcr,22/CODcr,9/CODcr和5/CODcr.  相似文献   

8.
杨汉 《环境科学》1991,12(2):60-62
本文提出用快速法测定出COD_(Cr)值后,按稀释倍数通式c_n=COD_(Cr)/6.5×2~(n-1))(n=1,2,3)计算出三个适当的稀释倍数.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简便、可靠,普遍适用,可保证样品BOD_5分析一次成功.在BOD_5分析监测中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化需氧量(BOD)接种液的获取方法以及加入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种稀释水是测定水质BOD5成败的关键因素。介绍了一种接种液的来源、配比、预处理及接种稀释水的配制方法,提出了计算接种液用量的方法,以便在工作中少走弯路,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接种稀释水是测定水质BOD5成败的关键因素。介绍了一种接种液的来源、配比、预处理及接种稀释水的配制方法,提出了计算接种液用量的方法,以便在工作中少走弯路,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关键功能菌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关键功能菌,本研究通过梯度稀释法观察不同梯度下滤纸降解及酶活变化情况,确定复合菌系实现滤纸有效降解的临界点为10-5;在此基础上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稀释度下的稀释液进行测序.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降解能力的稀释液(稀释度≤10-5)与无降解能力的稀释液(稀释度10-5)微生物组成差异显著.从门水平热图看,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为复合菌系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复合菌系中协同降解纤维素的菌株主要属于Clostridium、Petrobacter、Defluviitalea等属,Clostridium属在有降解能力(稀释度≤10-5)的稀释液中丰度较高,而随着稀释度的增大,在无降解能力(稀释度10-5)的稀释液中几乎消失.经分析判断梭菌属Clostridium是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的关键功能属,它们与Petrobacter、Defluviitalea等菌属协同作用从而实现纤维素的高效降解.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20±1℃培养5天,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简称DO),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对同一水样,只测出培养前的任一稀释倍数水样的DO值,通过计算便可准确得出其它稀释倍数水样的D0值.通过对不同浓度下BOD5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对误差进行分析,结果都达到了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准确度允许差.因此,这种计算方法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在BOD_5的测定中,关于水样稀释的计算,《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提供的计算公式为:BOD_5(mg/l)=(C_1-C_2)-(B_1-B_2)f_1╱(f_2) (1) 式(1)中,C_1、C_2和B_1、B_2分别为水样和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培养前后的溶解氧浓度,意义明确,计算简单。其中,f_1和f_2分别为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和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即用的是稀释比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用稀释比进行稀释不方便。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般使用“稀释倍数”进行稀释。在计算BOD_5结果时,必然遇到“倍”与“比”的换算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化需氧量(BOD5)与化学耗氧量(CODcr)都是水质和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BOD5测定普遍采用经典的接种稀释法[1],而该方法比之CODcr之测定显得获得数据慢得多,因此,难以适应污染事故分析和污水处理控制。同时,如稀释比不当,五日后仍无结果。为保险起见,增加稀释比,则相应地增大了工作量。可见探寻CODcr与BOD5之相关性,不论是对污染控制,还是对测定BOD5的实验指导,都是有意义的。本文研究了35℃以上酿酒废水CODcr与BOD5相关性,得出了形如:BOD5=b[CODcr]1/2+a的关系式。ICOD与BODS关系的定性突进…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推理 ,提出在BOD5分析测试时一种确定废水稀释倍数的方法。方法简便可靠 ,理论性强 ,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中确定稀释倍数的问题,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摸索和优化了确定水和废水样品BOD5的稀释倍数,从而达到提高测定BOD5的准确度,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实际分析BOD_5所得的大量数据入手,结合理论推导提出只用一个最佳稀释倍数便能准确分析工业废水BOD_5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BOD_5测定中配置合格的接种稀释水要注意的事项:怎样确定合理的稀释倍数,怎样使稀释接种水的溶解氧饱和。  相似文献   

19.
杨汉  杨林 《环境工程》1991,9(2):57-59,6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出一种简便的BOD_5测定中样品稀释倍数的推算方法,首先测定出CODcr值,然后由CODcr分别乘以系数0.167、0.084、0.042,即获得三个稀释倍数。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可靠性好、准确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废水BOD_5的分析监测,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BOD5,并结合CODcr的测定结果,分析影响BOD5测定的因素如稀释倍数、接种液配比等条件进行试验后,得出了最佳试验条件,从而达到提高测定BOD5准确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