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文以实验室模拟试验为基础,试验结果为依据,主要分析、讨论了氧化渠污泥沉淀性能及二沉池工作性能,得出了氧化渠污泥沉淀性能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及为改善污泥沉淀性能而应在设计氧化渠时考虑反硝化过程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污泥减量化是污泥处置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目前,传统污泥处理工艺仍面临污泥产量高、含固率低等问题,不能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高级氧化技术既可减少污泥干基产量,又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在污泥处理领域备受关注。在简述Fenton试剂氧化、臭氧氧化、湿式空气氧化及超临界水氧化机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几种高级氧化技术对污泥干基产量及脱水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各种氧化法的运行条件或运行工况。最后探讨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今后污泥高级氧化的主要研究方向。分析表明,几种高级氧化技术不但可有效降低污泥中有机化合物含量或污泥悬浮固体浓度,减少污泥干基产量,而且可有效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及脱水性能,降低脱水污泥含水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氧化渠技术的发展过程,各种氧化渠的构造、特点和效果;对氧化渠的曝气装置和氧化渠的净化机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例举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污泥处理技术,论述了新型湿式氧化工艺在污泥处理方面的应用,阐述了污泥湿式氧化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机理.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湿式空气氧化(WAO)、催化湿式空气氧化(CWAO)及催化湿式过氧化(CWPO)的技术发展历程,认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氧化剂的开发是污泥湿式氧化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丙芬 《环境》1997,(4):30-31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循环混合式曝气池,是一种物理和生物化学相结合的处理构筑物,属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采用氧化沟技术处理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是国外应用较普遍的污水处理方法,近年来在我国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氧化沟具有投资省、处理后水质达标而稳定、剩余污泥量少、动力消耗低、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氧化沟的构造和运行方式多种多样,如car-  相似文献   

6.
以某污水厂的氧化沟污泥和剩余污泥为培养对象,获得了SRB占优的厌氧污泥,分析了活性污泥厌氧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考察了不同种类SRB污泥固定化小球处理水中硫酸根、锌及镉的效果.结果表明:pH6.0~7.0,温度35℃,硫酸盐浓度4g/L,时间在24h时,剩余污泥固定化小球处理含Zn(II)400mg/L的废水,去除率达到100%,氧化沟污泥固定化小球Zn(II)的去除率为90%左右;对500mg/L含镉废水,剩余污泥固定化小球8h能去除水中95?(II),氧化沟污泥固定化小球对Cd(II)的去除率为80%.硫酸盐还原菌污泥固定化技术中剩余污泥优于氧化沟污泥.  相似文献   

7.
Fenton氧化处理剩余污泥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集中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减轻了水体污染;但是,产生的大量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又成为污水处理面临的另一个瓶颈难题。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被应用于污泥处理,高级氧化技术-Fenton氧化在剩余污泥的处理中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文章重点介绍了Fenton氧化在剩余污泥处理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Fenton氧化处理剩余污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Fenton氧化剩余污泥处理优势,对其今后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一、福井市住宅小区的氧化渠福井市住宅小区活动处理厂的氧化渠建于1966年,这是日本最早的氧化渠之一。众所周知,北陆地区于1982年降了大雪,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冬季积雪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化行业高含氮焦化污水,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脱氮污泥培养、驯化,对可能制约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得出适宜于厌氧氨氧化污泥培养的水力停留时间、温度、p H及为保持污泥活性要求限制反应器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最大负荷值。  相似文献   

10.
臭氧氧化法在活性污泥减量化中的应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臭氧氧化在污泥减量化中的效果,考察了氧化时间、污泥初始浓度和臭氧投加量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臭氧氧化法不仅能使污泥减量,而且废水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氧化时间及臭氧投加量增加,总COD去除率和可生化性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1.
提出超声波和Fenton氧化协同作用来破解污泥,比较了单独的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对污泥粒径,溶解性物质和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与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过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比表面积明显增加,体平均粒径和索太尔平均径都明显降低,污泥的絮凝体结构遭到了氧化破解,污泥的脱水性能和稳定性能得到了改善.超声波耦合对于污泥破解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表现在污泥的比表面积变得更大,粒径降低幅度更明显.这2种氧化对于污泥中SCOD的增加促进作用都十分明显,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SCOD从120.45mg/L增加到585.47mg/L,增加3.9倍,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中SCOD则能从120.45mg/L增加到767.47mg/L,增加5.4倍.单独的Fenton氧化处理,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最高浓度为209.74mg/L,相对于原污泥的57.81 mg/L增加了2.6倍,而超声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最高浓度则为433.68mg/L,相对于原污泥增加了6.5倍.2种氧化对上清液中的蛋白质的作用则是先增加后下降.  相似文献   

12.
由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教研室设计的重庆针织厂印染废水氧化渠处理设施,于1980年初建成,同年5月投入运转,至今已一年多了。采用氧化渠型式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目前国内尚罕见。为了探索这种类型处理构筑物设计运转规律。总结经验教训,现对该厂氧化渠运转的情况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3.
氧化渠技术的新进展和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般情况近十余年来,氧化渠技术受到愈来愈多国家的重视。它的发展很快,使用也愈来愈广泛。 1978年,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发表了Ettlich的“氧化渠厂与城市废水次级和先进处理过程竞争的比较”报告书。指出,“氧化渠能够始终如一地得到高水平的BOD_5和TSS(总  相似文献   

14.
低负荷氧化沟系统中EPS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污泥膨胀是氧化沟系统中常见的运行问题,为寻求有效的针对性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需要首先明确污泥膨胀发生的机理.因此,在实验室模拟氧化沟处理系统中,采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模拟生活污水,探索了系统内污泥EPS的变化及其与污泥膨胀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在低负荷氧化沟中,污泥出现丝状膨胀,污泥中EPS含量及EPS中蛋白质含量与污泥的沉降性能(SVI)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线性关系,但EPS中糖的含量与污泥的SVI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适当提高污泥负荷,污泥的EPS含量增加、沉降性能改善.研究认为,在低负荷运行的系统且缺乏细菌可快速容易降解碳源的条件下出现的污泥中EPS减少,并非是氧化沟污泥发生丝状膨胀的致因,丝状菌的优势繁殖才是根本原因.不能通过控制EPS来影响氧化沟低负荷下的污泥丝状膨胀.  相似文献   

15.
王婷婷  盛昌栋 《环境工程》2021,39(10):110-115,123
针对干化后城镇污水污泥的低温氧化和自加热问题,采用恒温量热分析方法对含水率为10%~70%(干基)的污泥在5个温度(30~70℃)下的低温氧化放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的低温氧化放热主要有3种机制,包括微生物生化氧化、无机成分(Fe/S/O系统)氧化和有机质化学氧化,污泥的低温氧化放热特性是3种机制综合表现的结果,其交叉重叠共同决定了污泥低温下的自加热特性。含水率和环境温度会影响污泥低温氧化放热过程中的各热源贡献并导致主要热源的转变,同时也会影响3种机理各自的放热特性。水分和温度增加都会使污泥的放热增强,即自加热能力变强,从而加大污泥自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长炼第二污水处理场氧化沟工艺运行小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臭伯尔氧化沟池容大,停留时间长,运行稳定,对氧化沟污泥培养及开工运行进行了小结,并结合运行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湿式氧化处理剩余污泥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剩余污泥湿式氧化处理过程。以污泥中挥发分的去除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化工废水剩余污泥.炼油废水剩余污泥湿式氧化过程动力学研究,并对湿式氧化两阶段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广义动力学模型的动力学进行求解。两阶段一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化工污泥.炼油污泥湿式氧化过程均属于快速反应期接慢速反应期。但不同污泥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相差较大:而用广义动力学模型可以建立通用的剩余污泥湿式氧化反应速率方程,该模型应用于城市废水剩余污泥湿式氧化过程,计算值与试验值有很好的相关性(P^2≥0.98)。  相似文献   

18.
王晓曈  杨宏  苏杨  刘旭妍 《环境科学》2020,41(7):3345-3355
为实现常温下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反应的快速启动及污泥颗粒化,采用上向流生物滤池反应器接种少量厌氧氨氧化污泥,通过阶段变负荷及缩短水力停留时间运行策略启动ANAMMOX反应,并对生物滤池的脱氮特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在中温(25~29℃)环境下历时22 d启动ANAMMOX反应.培养97 d,总氮容积去除速率达到5.64kg·(m~3·d)~(-1),总氮去除率接近80%,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4.5 mm.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生物滤池从下至上形成硝化菌-异养菌、厌氧氨氧化菌(AAOB)和AAOB-异养菌的分层结构.各种菌群协同脱氮,为AAOB创造低溶解氧(DO)稳定环境,厌氧氨氧化功能菌Candidatus Kuenenia(AF375995.1)得到富集.此外,对污染物沿程去除规律及污泥沿程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反应区污泥具有良好ANAMMOX活性.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通过有效地保持菌量和稳定反应条件,实现了ANAMMOX反应的快速启动、污泥颗粒化及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颗粒污泥可提高厌氧氨氧化菌截留率和反应器抗冲击负荷能力,因此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anammox granular sludge, AnGS)是实现其工程化应用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对其形成机理缺乏系统理解,故综述An GS的菌群结构及微生物群落间相互关系与作用,分析了目前提出的各种颗粒化机理,提出了Anammox颗粒化的4个过程以及几种加快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的策略,如选择最佳种泥、剪切力控制和添加金属离子等,最后讨论这些策略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完整梯烷脂是存在于厌氧氨氧化菌的厌氧氨氧化体膜上的一类特殊磷脂.分别从厌氧EGSB反应器、好氧SBR反应器、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以及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中提取了污泥样品中的磷脂混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了污泥磷脂提取物中完整梯烷脂的种类,分析了完整梯烷脂的特异性,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完整梯烷脂的分析结果表明厌氧EGSB反应器和好氧SBR反应器的污泥磷脂提取物中未检测到完整梯烷脂,而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的污泥磷脂提取物中检测到了完整梯烷脂.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的污泥磷脂提取物中检测到了5种完整梯烷脂,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的污泥磷脂提取物中检测到了7种完整梯烷脂.高通量测序结果证实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含有Candidatus Brocadia属与Candidatus Jettenia属An AOB,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含有Candidatus Kuenenia属与Candidatus Jettenia属An AOB.结果说明完整梯烷脂为厌氧氨氧化菌所特有的磷脂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