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工业固废发生概况联邦德国是生产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据1984年统计,全年共发生固体废物2.2亿吨。其中,生活垃圾2800万吨,有害工业废物480万吨,一般工业废物和医院废物,包括废酸、废碱等共1.98亿吨。工业固体废物发生量几乎是生活垃圾数量的7倍(表1)。表1 1984年联邦德国工业固废构成及发生量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美国1980年产生的有害废物有四千一百多万吨(湿重)。图1示出了产生有害废物的主要工业部门。最大的一个产生源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工业,它产生的有害废物占总量的62%。如何处置这些废物呢?其中约83%在现场利用各种设施处理或处置,其余的则运往场外商业设施。图2示出了正在用的几种废物管理方案。土地填筑和处理是两种主要方案,采用这两种方法处置的废物  相似文献   

3.
从1960年起,日本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废物的量和种类不断增长,其中工业废物已不能用传统的生活废物处理方法处理。因此1970年修改了生活废物的公共净化法,制定了工业废物的处理和公共净化法。这是日本工业废物系统管理的开始。下面是目前日本工业废物管理的概况。一、工业废物处理法的主要内容 1.确定了工业废物的范围。在工业废物处理法中指定了19种以生产活动中排出的废物为工业废物,包括:炉渣、淤泥、废油、废酸、废碱、废塑料、橡胶碎片、金属屑、玻璃和瓷器的碎片、植物和动物的残渣、废纸、木屑、废布、矿渣、建筑废料、家畜排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有害废物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发达国家的做法是首先进行废物最小量化,即源减少,再循环,再利用,使产生的有害废物量达到最小程度;然后将经最小量化后产生的有害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最终处置。这些管理技术对我国刚起步的有害废物管理有十分有益的借签作用。二、废物最小量化1.定义废物最小量化意味着对产生或要被处理、贮存或处置的有害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废物最小量化的关键是源减少和再循环,这将减少产生的有害废物的体积和毒性。2.废物最小量化方法废物最小量化在大多数的工业生产中可分为几个步骤,需要仔细规划。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有害废物及其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公众所最关心的事.几十年来,工业生产的有害废物十分普遍.人们已开始制订法律法规、同时进一步进行研究,以解决由这些有害废物所产生的问题.由于毒性的缓减、难于处理及其它特征,有害废物比常规废物更复杂,因而需要新的资料信息及改进技术,以确保对其安全处理.有害废物包括许多天然不存在的人造化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测过程会产生少量的有毒有害废弃物,这些废物长期积累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通过对监测实验室常见的几种废物进行分析,得出其处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美国军队决定1992年末使有害废物产生量减少50%。为此,军事建工实验室环境处设计了有害废物最小化经济分析模型,用以评价各种有害废物最小化技术的全费用,并与目前实际采用技术的全费用进行比较。程序用C语言可在IBM兼容机上运行。模型将有害废物最小化技术分为三类:1、源消减,2、回收/重复利用,3、处理。尽管处理技术已不属于最小化技术,但因应用范围极广,仍将其列入模型之内。模型可对军队中六种主要的最小化技术实施经济分析,它们是:溶剂、油漆剥落物、电镀废物、工业废渣、废油、废电池及电瓶液。模型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论有害或无害及废物量大小均可实施全费用的计算和比较。模型已在美国60个多个军事装置上得到试验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轧钢铁加工行业危险废物产污特征.研究表明冷轧钢铁加工行业危险废物的产生主要来源于酸洗、轧制、污水处理等环节,危险废物种类主要是废酸(HW34)、乳化液(HW09)、废矿物油(HW08)、表面处理废物(HW17)等.废酸、表面处理废物是控制企业危废产生量的关键因素,提高酸洗工艺效率、废酸循环利用能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有效降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9.
国外动态     
·欧共体强化有害废物处理指令·欧共体以安全处理为目标,决定强化有害废物处理的指令,新指令特别重视下列5项工作: (1)在有害物质排放的现场即时检测其有害有毒成分,并记录。 (2)禁止将指定的有害废物混入非有害废物中,作为一般废物收集、回收、输送、贮藏、投弃等,必须彻底进行安全处理。 (3)已混入非有害废物的有害物质,仅可能在技术上经济地对有害有毒成分进行去除处理。 (4)收集有回收价值的有害物质,在贮存  相似文献   

10.
1984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了有关有害固体废物处理的修正案。这个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危险废物土地处理。这使美国将放弃陆地处理并重新考虑减少废物、治理以及循环使用。有害废物表面灌溉需改建成双衬,并须配有漏损检测系统,否则要在1988年11月8日前关闭。美国国会认为,只有在有害废物及其组分不能扩散到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中去的情况下,才可允许进行土地处理。很显然,在有害废物进行陆地处理的过程中,挥发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用粉煤灰和废酸生产高效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的技术 ,不但可以消除粉煤灰和废酸污染 ,还可以生产质量优良的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 ,既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 ,又保护了环境、消除粉煤灰扰民问题 ,同时又创造了经济价值 ,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傅江 《环境导报》1994,(4):25-26
在有害废物“从摇篮到坟墓”全面环境管理过程中,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起一套有害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中转、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方法,有害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报告制度和处理处置许可证制度被称为有害废物全面环境管理的三大核心内容.德国在有害废物转移过程中实施的追踪报告制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人类合成了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同时,通过生产和生活过程的转输也产生了大量的有害化学废物。1985年,美国制造工业产生的非放射性化学废物就高达6700万吨。这些有害化学废物遍布在全国各地。据估计,美国的有害化学废物污染点有1万处以上。其中有1200处被认为对环境有潜在威胁,并列入国家优先清理计划。198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综合环境反响、补偿和责任法(CERCLA),并拨款16亿美元作为专项资金,从此开始了庞大的有害化学废物就地清理计划。1986年,美国国会决定将这项计划再延长5年,并增加拨款85亿美元。这项计划正在积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各国对有害废物的管理和治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地区办公室于1988年6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了有害废物土地填埋短期训练班。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有害废物的环境污染将逐渐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从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保护发展史来看,经过他们几十年的努力,到目前,这些国家的废水、废气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治理,可是固体废物的污染,特别是其中的有害废物的污染将日  相似文献   

15.
7、废弃物世界各地除漏油和液体废弃物污染外,固体废物堆积如山,欧共体国家每年扔掉20亿吨的废物(包括垃圾、污泥、矿山废物和电厂的粉尘)。这些废物中有的是有害废物。8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年产生约3亿吨有害废物,3.7亿吨城市废物;工业化国家产生的有害废物3.25亿到3.75亿吨,占世界有害废物年总产量的90%以上。全世界的水井经常受到化学品泄漏的污染,美国有7.6万个活性填埋场,其中有1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粉煤灰和废酸生产高效混凝剂 聚合氟化铝的技术,不但可以消除粉煤灰和废酸污染,还可以生产质量优良的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既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又保护了环境、消除粉煤灰扰民问题,同时又了经济价值,实现了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有害废物管理建立在有害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基础上,研究有害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货单制度、许可证制度、交换制度及收费制度等管理制度的立法内容,对促进有害废物管理法律的制定和规范有害废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扼要地介绍近年日本全国产业废物的产量、管理及处理原则,对日本产业有害废物的管理分三部分作重点介绍:一、日本有害废物的定义,范围与判别标准;二、日本产业有害废物管理体制;三、日本产业有害废物的处理、处置现况.通过以上介绍对日本产业有害废物的管理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对我国也提供了信息,以便取其所长供有关决策人员参考.尤其文中最后提出村田德治氏的大胆设想:"变有害元素为人们所利用,把世界,建成一个由人类支配的资源循环系统"更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害废物的产生与日俱增,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日益严重,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控制有害废物污染已刻不容缓。国外发达国家从70年代起就逐步建立了有害废物收贮、运输、利用、处理处置许可证制度(简称有害废物许可证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是解决有害废物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国内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为加强对有害废物的全过程管理,应尽快制定、实施和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目前从废酸中提取钼的几种可行方法。详细论述了灯丝生产企业用碱中和酸沉法提取化丝废酸中的钼的工艺以及几个关键因素,以及灯丝生产企业通过对化丝废酸中钼的回收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