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者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基础,应当融合共建,协调推进。在对四川革命老区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工业化系统的生态化改造力度和优化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三个方面提出推进四川革命老区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3.
山东省生态旅游业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人文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宏观管理、发展观念、旅游开发以及生态文明素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开展教育培训,转变发展观念,强化公众参与,创新发展机制等措施发展生态旅游,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道中生,和而不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矛盾统一体,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更高层次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5.
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8.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承载力评价打破了传统承载力评价的局限,构建了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制度"五位一体"的承载力评价模型。成都经济区区域承载力总体较好,但评价系统间差距较大。在时间上看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间受外部政策和环境的强烈影响。在空间上不均衡,分3种类型,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且关键因素各异。 相似文献
9.
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前列的滕头村——浙江奉化"生态滕头"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昌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4)
运用生态学规律,建设生态文明,打造自然资本,发展循环经济是根本。滕头村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滕头”的实质就是“经济GDP、绿色GDP、人文GDP”的同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策保障方面,强化生态保护的发展规划、政策的落实;强化生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执法力度,完善激励政策;深化政府考核管理改革等。 相似文献
10.
"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绝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绝不把园区变成新的污染集中区,绝不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接受污染转移。"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八大工程"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绿色阜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环境,已成为阜宁县委、县政府"十二五"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