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
林柏泉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矿井瓦斯研究所所长、安全科学与消防工程系主任,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60年生,1986年7月硕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92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和省部级项目4项。  相似文献   

2.
《安全》2005,26(2):5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的前身是北京经济学院劳动保护系,始建于1958年.北京经济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劳动干部学校,当时隶属于国家劳动部,创建于1956年,办有劳动保护、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劳动经济等专业.主要为国家及各省市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培养和输送干部人才.1958年10月创办北京劳动学院,1963年7月更名为北京经济学院.该校安全工程系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办学点.长期的办学砺炼和积累所形成的深厚底蕴,历史地形成了该系在国内安全工程教育科研领域内不可替代的影响和声望.国外职业安全机构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劳动保护事业,特别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发展、变化的历史沿革,令人颇为感慨。与《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同为劳动保护事业教育和宣传阵地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其前身为隶属于劳动部的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大学专科、干部培训)。1958年学校升格,开始进行大学本科教育,当时学校主要有劳动保护和劳动经济两个专业。“文化大革命”中,劳动保护专业暂停招生,1978年恢复招生至今;其间,安全工程系的系名曾多次变动,如“劳动保护系”、“劳动保护工程系”,1984年更…  相似文献   

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安全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安全工程系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品牌之一,在全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领域具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育部修订全国工科专业目录的有关精神,经上级部门批准,北京经济学院劳动保护工程系改名为安全工程系。该系原开设的工业安全技术专业改为安全工程专业,原工业卫生技术专业暂维持不变。 安全工程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安全工程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掌  相似文献   

6.
安红昌 《安全》2014,35(11):66-6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隶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共有12个系部院。安全工程系是其中既老又新的系部。说其新,是因为正式建立安全工程系比较晚,几乎是整个学院最晚建立的系部之一。说其老,是因为其前身可追溯到1984年,甚至更早。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方向即是其下设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是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基础上于2005年8月组建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是在原资源与材料工程系的安全工程教研室、瓦斯地质研究所以及学校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是全国第一个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及安全培训,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下设“三系”、“四所”、“一中心”,即:安全工程系、公共安全管理系、消防工程系以及瓦斯地质研究所、安全技术工程研究所、煤岩动力灾害研究所、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公共安全研究所)、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9.
徐维祥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5月生,1993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于北方交通大学获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近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做高访学者。  相似文献   

10.
董国永  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安全与环保部副主任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 ,TC2 0 7/ SC4分技术委员会主任。 1946年 8月生 ,196 9年 7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长期从事采油、安全、环保工程管理工作。曾任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采油厂厂长 ,胜利石油管理局安全处处长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监督与安全环保局副总工程师兼安全处处长。先后编著出版《石油安全工程》、《健康安全与环境培训教程》,《石油工业安全生产知识问答》等著作 ,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9篇。于 1998年、2 0 0 0年分别率团参加了委内瑞拉…  相似文献   

11.
窦培谦  胡广霞 《安全》2008,29(8):55-57
自国务院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来,安全工作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加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巨大市场需求,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纷纷设置安全工程专业,并对安全工程的专业建设、理论、实验课程体系纷纷展开研究。本文以中国劳动关系安全工程系为例,对其实验课程的设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2):I0001-I0002,F0003
沈立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安全分标委会副主委、江苏省重大危险源及隐患评估中心主任。1953年12月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电气技术专业。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前后承担科研、设计、标准制订、管理体系咨询、安全评价、认证等技术工作数十项,主持、参加科研攻关项目等十多项。曾获国家经贸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劳动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种奖项。著有《涂装安全技术》、《电工作业》等书籍、教材,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学会防火、防爆、防毒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7月28~31日在鞍山钢铁公司化工总厂召开第三次学术会议。来自大中型钢铁公司(厂)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以及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交流的学术论文内容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在全国范围率先开设了以"职业卫生"为培养方向的安全工程专业,结合多年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构建了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职业卫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开展基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平台的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工科背景的职业卫生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5.
李兴中     
李兴中,陕西华县人,全国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高级工程师。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飞行力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原属国防科委)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军用飞机的飞行品质和民用飞机的适航性飞行试验研究。1962-1987年,曾多次主管了国产军、民用飞机的操纵性与稳定性的设计定型试飞,以及若干风险科目的专题试飞研究,并参与了国家某些重点项目的科学实验。以上工作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曾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多次立功。1987年以来从事飞机飞行事故调查与分析研究工作,曾多次参与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9):F0002-F0002,i0001,i0002
程根银 教授,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北京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68年生,1987年本科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199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1995年曾以学者身份被公派到俄罗斯进修、访问考察。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多项。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健康》2006,(5):7-7
[本刊讯]从2006年7月1日起,<四川省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上岗资格制度暂行办法>将正式施行.<办法>对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打破了任职资格终身制.四川省计划通过3年至5年的时间,建立一支有敬业精神、精通业务的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队伍,以改善当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I0001-I0002,F0003
孔留安 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会员。1963年4月生,1985年7月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机械专业,2003年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风险评价及灾害控制、安全投资与评价。主持和参与完成“十五”科技攻关等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曾获得2005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1项、200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被EI收录6篇、ISTP收录1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大学教材3部。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06,(5S):7-7
从2006年7月1日起,《四川省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上岗资格制度暂行办法》将正式施行。《办法》对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打破了任职资格终身制。四川省计划通过3年至5年的时间,建立一支有敬业精神、精通业务的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队伍,以改善当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初期的发展与进步1963年,孙连捷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安全工程系,他是我国第一批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孙连捷分到了劳动部劳动保护局任技术员,协助领导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解答基层十部群众提出的有关劳动保护方面提出的问题。刚开始接触工作时,几类大的问题经常出现,一是煤矿的瓦斯爆炸;二是由机械问题而导致的人员伤害事故;三是由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或保管不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还有建筑、冶金等行业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比较多一些。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多,孙连捷对职业安全卫生及劳动安全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