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德兴-黄山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兴-黄山断裂带以往都被认为是由伏川蛇绿岩套、赣东北蛇绿岩带组成的中元新古代蛇绿混杂岩带,代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贴的北西界缝合线。近年来的地质调查表明,扬子和华夏两板块拼贴带大致介于宜丰-景德镇断裂、萍乡-广丰-江山断裂带之间,是一个多期碰撞造山带,称江南复合混杂岩带,而德兴-黄山断裂带则不具板块边界性质,仅是该混杂岩带内的一条分隔次级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总体呈NNE向展布,包括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一系列NNE向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伏川蛇绿岩和赣东北蛇绿岩走向上无法连接,分别代表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内不同拉分小洋盆的沉积-构造混杂产物。本文对断裂带及其邻区前震旦纪地层重新划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胶南造山带北缘剪切带,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强,其构造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异;在总结成分变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分变异与体积变化、渗流流体作用的关系.确定了体积变化是造成构造岩成分变异的主要原因;同时存在大量的渗流流体作用,造成一些组分的迁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花岗质构造岩在韧性变形过程中成分的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3.
根据稳定同位素组成特点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岩石形成演化的分析,对达拉布特型碱性花岗岩的源岩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其源岩具有混源特点:同时存在地幔物质和上地壳物质。结合岩石化学组成特点,源岩的化学组成可能与含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的麻粒岩相岩石相似。  相似文献   

4.
陕西铜厂矿田控矿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铜厂矿田地质特征和宏观断裂构造带特征的基础上 ,对矿田内不同类型断裂构造岩进行了分类和显微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鉴定 ,研究了岩石和矿物的形变与相变 ,探讨了微观领域内的动力成岩成矿作用 ,并分别估算和厘定了古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为再现矿田构造应力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主要通过包裹体对粤西地区产于岩体内及接触带的梅洞、三水、深塘、大剑洞等金矿床的成矿温度、盐度、压力进行了测定,并做了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粤西地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其含矿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以岩基和岩带形式产出的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主要成矿期温度为220~270℃,盐度为7.2~2.7wt%,密度为的0.81~0.95g/cm3,压力为(1~6)×107Pa,早期成矿以石英-硫化物矿石类型为主,晚期以石英-方解石矿石类型为主,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区域变质带是进化变质作用的产物.但大别山杂岩中榴辉岩变质历史及其与围岩变质作用关系研究表明,该区的区域变质带是高压榴辉岩相岩石经退化变质作用形成的。根据区域变质带的形成方式将其划分为峰期前递增变质带、峰期速增变质带和峰期后退化变质带三个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构造含义。作者认为,退化变质作用的地位与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7.
对多尔盖莱金矿带的克洛高一圣戴维兹金矿山和几个小矿山的矿化脉(包括包裹体流体)、蚀变围岩和页岩主岩中的矿物进行了同位素测定。作为矿化主岩的克洛高页岩建造含有方解石(平均6‘’C为一11.5脉PDB)和石墨(平均6’‘C为一22.2幼PDB),得出其平衡的同位素交换温度为300”~315C土20C(可能的变质温度)。矿化脉方解石的碳同位素比页岩中的方解石轻,后者的平均6“C为一12.9%。PDB。矿化脉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9.6%~11.OM。SMOW)类似于页岩主岩石英(9.4饰~13.6轨SMOW)。由于方解石总是极富‘’0,故即使在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巴山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煤的原岩,风化岩,原生土壤的硒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分析,及对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层和石煤中硒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岩石和石煤中的硒在地层环境下有较大的活动性,不同类型岩石中硒淋失率和硒的淋失量不同,富硒而淋失率低但淋失量高的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和早志留世大贵坪组的炭质板岩和石煤的分布区土壤(主要为当地岩石的风化残积物)的含硒量可达10mg/kg,甚至更高,是大巴山的富硒带和硒中毒带,含硒低而且淋失率高的志留系砂岩和粉砂岩以及寒武系统砾屑灰岩分布区是大巴山区的低硒带。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活动冲断层带的热构造,我们建立了一个在变形过程中冲掩岩片之间传导热传递的数值模式。我们采用的差分法使小增量的瞬间位移和等温线平移与受扰等温线的传导热衰减交替进行。在每一数值模拟步骤中,传导热传递都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等于位移增量除以冲掩速度。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1)变形过程中的传导热传递显著;2)在距离冲断层面达10km的范围内,上盘岩石温度下降,而下盘岩石温度上升。当内热的影响也都加以考虑时,下盘岩石的加热作用超过上盘岩石的冷却作用。位于两个冲掩岩片之间的岩石,经历了早期加热作用和随后的冷却作用的一段复合的温度-时间轨迹。这些模式有助于解释在最新沉积物沉积之后不久在新英格兰地区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的塔科尼冲断层带发生的岩石快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有关克齐尔库姆-库拉明火山深成带岩浆岩和造岩矿物中含金量背景值未见有报道。(1973)和(1974)仅对中天山两个侵入岩体的岩石中金含量作了一般的介绍。定量地研究金在同源岩浆建造内的分布,能有助于解决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一系列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对西澳大利亚戈德菲尔兹绿岩带东部因达尔古达湖与超镁铁岩伴生的镍硫化物矿化和沉积黄铁矿矿化进行了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及地质学研究。根据所得到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可得出下列结论: (1)在戈德菲尔兹绿岩带东部的莫尔兰建造,是与超镁铁岩伴生的镍硫化物矿化的最有利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埃滕德卡(纳米比亚)和巴拉那(南美洲)白垩纪溢流玄武岩区硅质大山岩中辉石斑晶的氧同位素比值,被认为可反映原始岩浆的δ18O值。据我们识别,这两个地区的南部岩石为高δ18O型(δ18O辉石~+10‰),北部岩石为低δ18O型(δ18O辉石~+6.5‰)。这两个流纹岩类型的其它差别,包括低δ18O型岩石中不相容元素的含量高、初始87Sr/86Sr比位低。我们认为,流纹岩类型的区域分布反映了源区组分的差异,只要这些源区是下地壳的、新元古代活动带的物质(高δ18O)和太古宙下地壳的物质(低δ18O),它们的组分差异就可得到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正> 菲律宾吕宋岛西部三描礼士山的蛇绿岩带由两个保存完好的、但性质不同的始新世洋壳和上地幔岩块组成。它包括巨厚的橄榄岩(6—10km)。蛇绿岩中的构造变形橄榄岩是三描礼士橄榄岩中的典型岩石,它显示出均匀的化学成分,一般认为它是上地幔部分熔融的难熔  相似文献   

14.
在摩洛哥布莱达新元古代边缘盆地中,有若干铜矿化层产出。在主要矿体中,利用厚度和岩和变化的证据重建了一个热波同沉积体系:沿走向与大陆边缘正交的同沉积正断层出现、一个半地垒,其两侧有两个富硫化物的盆地。在相邻的盆地中,均产出由铁质碧玉岩、含硫化物长奖质疑灰岩和浊积岩三种岩石组成的序列,而在轴部半地垒地区仅出现绿泥石岩和钠长石岩层。在朝轴部断层带方向,铁质碧玉岩变成了富磷灰石和绿泥石的,然后在侧向上渐变为富含绿泥石和拥长石的纳长石岩。而且,在同一方向上,含硫化物层出现矿物分带(黄铁矿一黄铜矿一斑铜矿)…  相似文献   

15.
湘赣边境志留纪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特征及侵位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赣边境中段出露有黄洋界、汤湖两处花岗岩超单元和同时期侵位的岩株、岩瘤,其成岩时代属志留纪,按其侵位构造、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等特征,可建立5个岩石单元,归并为汤湖超单元。岩浆的侵位受区域性大断裂左旋剪切应力控制.空间上呈现由南东往北西逐渐变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卡林型金矿带中金矿及其共生的低温Hg、As、Sb矿床中普遍含有较高的Tl、F、Cl、I和B,这些元素与金有明显的相关性,它们含量变化从远矿赋矿岩→近矿围岩→矿化岩→矿石明显呈依次递增趋势。根据矿床岩矿石中Tl、F、Cl、I和B的含量变化和分布特点及其与Au的相关性,尝试把富集系数和铊含量作为指示元素的应用指标。富集系数>5、5~0.5和0.5~0.1分别为矿床,矿田和矿带标志;铊含量>10×10-6、(10~5)×10-6、(5~1)×10-6分别代表矿床、矿田和矿带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17.
近来对海沟环境所作的直接观察表明,大量的湿沉积物受到消减。海沟带内及其附近的气体相也显示了有机质和大洋流体消减的证据。蛇纹岩海山也表明有大量的蛇纹岩受到消减。因此在消减板块的上部,变质作用过程必然会产生流体化层,它可沿着消减断层向外喷出或通过水压破裂机制向上侵入覆盖层岩系中。这一过程被称之为离析作用,可以解释消成组合,即深海泥质岩脉和火山中所发现的含有高压岩石的某些外来组合,这一过程可能与地震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光释光信号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岩石表层暴露、埋藏年龄的测定以及判别岩石经历的曝光和埋藏历史。本文选择红褐色石英砂岩和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岩块和岩片晒退不同时间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岩石光释光信号(IR_(50);IRSL)可被光(阳光和全光谱模拟太阳灯灯光)快速晒退。曝光一定时间后,岩块表层一定深度的光释光信号可以归零,且随曝光时间的延长,自暴露面向内的光释光信号归零深度也随之加深。砂岩和花岗岩光晒退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深色砂岩相比,浅色的花岗岩有更高的光释光信号晒退速率。实验同时揭示:本研究所采用的红外光源激发获得的光释光信号来自岩片(1.2 mm)表层一定深度,并没有完全穿透该岩片。该研究为了解不同岩性岩石的光释光信号晒退速率、测年对象的合理选择以及岩石样品采集、前处理和测试等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卡罗来纳板岩带的几个后生矿床与晚前寒武纪和早古生代大气降水-热液体系密切相关。在派勒特山,低~(18)O岩石与强烈硅化蚀变带、碱淋滤带[伴生有高铝矿物(绢云母、叶腊石、红柱石±黄玉)]和Cu、Mo、Sn、B、Au的异常富集带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蚀变带产于安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内,并与派勒特山东南坡的次火山(?)英安斑岩岩株有联系。地层倾斜和侵蚀作用揭露了一个通过该原始体系的斜切剖面,说明在派勒特山的西北方向有浅成岩石存在。在派勒特山宽阔的耐蚀(硅化的)西翼,主要在含有高铝矿物透镜体的石英-绢云母片岩和石英花岗变晶岩内有一个微亏损~(18)O(δ~(18)O 全岩=4.3—6.1‰)的中央带(面积为4km~2)。大部分的硫和金属可能来源于岩浆,而中央带流体中的岩浆水组分可能是次要的。该中央带被面积大于30km~2的低~(18)O绢云母片岩、绿泥石-绢云母片岩和安山质火山岩(δ~(18)O全岩<3.8‰)边缘带所包围,派勒特山东翼靠近英安斑岩岩株顶点的强烈绢云母化岩石,其δ~(18)O值最低(<1.4‰)。尤沃里组流纹岩(δ~(18)O=3.8—6.3‰)蚀变没有附近的安山岩那样强烈,热液蚀变的时间可能也较晚。在300±50℃温度下与~(18)O最低的石英脉和围岩平衡的流体,其δ~(18)O值约为-4.5±2.0‰,而放射状叶腊石的分析结果表明,这?  相似文献   

20.
<正> 爱达荷岩基和博尔德岩基是同一造山带中差别显著而又成分和年龄基本相似的两个花岗质深成岩体。博尔德岩基位于爱达荷岩基正东150公里处。这两个岩基在大陆壳的侵位深度很不同,爱达荷岩基位于深层,博尔德岩基位于极浅层。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该岩石母岩浆形成的源岩、环境和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