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从2013年起,江苏就启动"带着公众看环保"活动,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学习环保知识,感受环保变化。面向公众开放环境保护设施,是落实《环境保护法》,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展示环保发展成果,把环境教育课堂搬到现场的生动实践;也是带领公众亲历环保,进而促进了解、消除隔阂,缓解环保"邻避"效应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开放是最好的"化解剂"——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可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激发公众参与理解环境治理、破解"邻避效应"的有效途径。我们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到哪去了?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污水如何变成净水?为守护青山绿水,我们能做些什么?成都通过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带领公众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分析,建议要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管理体系等举措入手,建立环保公众开放的长效机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让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重要手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关于"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要求,2017年5月原环保部与住建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环保  相似文献   

4.
正在建立健全符合大连市实际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上狠下功夫,努力形成大连人人、事事、时时爱护环境的社会新风尚。推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大连市高度重视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2017年11月18日,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的认可,参观人数也在逐月增加,截至2018年12月,辽宁全省共有21家企业对外开放。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一方面将增强公众对环境治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6.
正上期回望11月7日至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推进环保设施开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行动;是培育生态文化,构建美丽中国全民共同行动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化解邻避问题、防范环境社会风险的积极方略。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邻避,临时抱佛脚效果有限,建立企业的责任形象需要长期努力。而打开大门,让公众走进企业,了解设施的运行和污染控制状况,无疑是迈出了正确的、重要的第一步。"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哪里去了?""垃圾焚烧企业能达标排放吗?"2018年11月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了光大环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南京铁北污水处理厂、长江燕子矶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检测站,在体验环  相似文献   

8.
读者评刊     
@李奕慧:第11期"特稿"栏目重点关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这一组文章接地气。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化解"邻避效应"最有效的举措。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落实环保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更多的公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工作部署,辽宁省环保厅于2018年3月21—27日组织首批五家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单位面向公众集中开放。3月21日下午,东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师生一行人来到沈阳南部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参观期间讲解员对于污水主要有害成分、出水水质标准、污水处理工艺及特点进行了讲解,在紫外消毒池,师生们直观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10.
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环保教育形式,可以让公众直观有效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明白污染易、治理难的道理,从而增强公众环保的责任意识。2017年4月13日,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开放环保设施,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推动才能完成的工作。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位一体",横向沟通、上下联动,环保设施开放工作才能做好、做实。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贯彻,天津市治污减排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一大批环保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引导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天津市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天津市高度重视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积极组织和推动相关设施向公众开放。精心筹备,搭建公众开放平台。天津市按照《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由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天津市市容园林委、天津市水务局共同协商,选定了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现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扩大设施开放工作的影响,北京市以今年3月和"六五"环境日集中开放为契机,精心准备并加强宣传,努力扩大环保设施开放工作的社会影响。2012年以来,在原环境保护部宣教司和宣教中心的指导下,北京市陆续评定了3批共38家环境教育基地。在评定环境教育基地的同时,北京市大力组织推进环境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通过这些年的开放,充分地认识到这项工作促进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升了公众对企业和政府  相似文献   

14.
<正>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响应号召,从三方面做好杭州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为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2000年开始,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就依托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在全市开展环保向公众开放活动。目前,通过遍布全市的54家环境教育基地,为大众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公众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自2017年开始启动设施开放工作以来,按照覆盖面和创特色相统一的思路,在面上做到2019年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四类设施开放全覆盖,在点上推典型,并推广示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连接着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平台刚刚上线两天,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师生就迫不及待通过公众开放平台进行报名参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按照《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实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重庆市紧紧围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就是构建和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既务实的又有效的一项举措"重要理念,扎实抓好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公众开放力度,搭建市民与环保部门有效沟通交流的平台与桥梁,使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激发公众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省涟源市环境保护局围绕公众关注的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有哪些污染物产生,污染物是如何治理和排放等公众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联系企业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随着公众环保认识的逐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热情也愈发高涨。近年来,公众出于对周边环境和自身安全考虑,对一些重大项目产生"邻避效应",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现象,"邻避"事件不断出现,并且有蔓延之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公众对环境保护知识不了解、不掌握的因素,也有部分政府监管措施不到位,企业履行环保责任不到位、以致破坏整个行业形象,使群众产生不信任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环境邻避形势严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当前纠纷解决机制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为了有效化解冲突,环境邻避纠纷解决机制先后经历了萌发期、探索期,并逐步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现阶段环境邻避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存在制度局限,诉讼解决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诉讼积极性不高、立案难、举证难、审理难等问题。为此,结合环境邻避纠纷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环境邻避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建议:一是预防为主,建立贯穿项目建设始终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体系,增强公众意见反馈的强制性;二是分类化解,建立和完善适应不同需求的纠纷解决程序,加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希望通过建立"预防为主,分类化解"的精细化纠纷解决机制来推动环境邻避冲突的有序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方面,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意义毋庸置疑。另一方面,环保设施开放是企业义务、公民权益。所以,环保设施开放需要政府作为。2017年5月,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同年12月,公布了第一批124家面向公众开放的设施单位,并印发了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下联动,逐步建立开放机制;拓宽渠道,让人人有机会参与;量身定制讲解,让公众真正听得懂、喜欢听;增加互动体验,公众看得清、用得上;壮大舆论声势,开放活动化身环境宣传活动。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013年,广西正式启动环保公众开放活动,把公众开放作为环境保护的第二战场,注重顶层设计,全区纵横铺开,推进全民参与,将公众开放举办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