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轶颋 《环境保护》2023,(Z1):38-41
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在23个地区开展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构建促进气候投融资的创新协同政策体系是开展试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建议从以目标为导向制订低碳发展规划、以战略为导向打造低碳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以特色为导向布局低碳产业和产业集群、以精准为导向推出促进气候融资的金融政策、以效率为导向运用好财政政策和公共资金、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政策组合、以质量为导向建立气候项目产融对接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气候投融资相关地方立法、以投资者为导向优化气候投融资的营商环境、以结果为导向建立气候投融资评价体系、以规范为导向提升气候信息披露水平等方面发挥政策对气候投融资的引领作用、激励作用、服务作用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姝 《环境工程》2023,(7):379-380
<正>公司治理和碳信息披露是两个重要领域,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公司治理是指企业管理、控制和监督的机制和过程,而碳信息披露则是指企业披露其碳排放和减排情况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公司治理和碳信息披露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同时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碳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碳排放风险,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公开碳信息也有助于其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机会,进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透明度。因此,碳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近日,武汉市武昌区成为我国第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本文分析了武汉市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结合发展现状与实施情况,从资金来源、重点投资领域、政策支持方向及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武汉市气候投融资试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将稳定性更强的气候投融资财政支持机制建立起来;二是明确政策支持方向,为市场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三是明确重点支持领域,对与气候投融资要求相符的项目清单做出清晰界定;四是明确配套工作机制,做好气候投融资创新的风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启动地方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探索构建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是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基础,也是气候投融资制度创新的核心。本研究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市场和价格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地方层面现有的气候投融资政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明确重点支持领域,构建更加稳定的气候投融资财政支持机制;推进绿色税收制度改革,探索地方税收优惠机制;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协同利用价格机制减污降碳;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加速器作用,探索地方低碳转型支持模式;强化政策协同,构建高效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晓  李卢霞 《环境保护》2013,41(2):41-42
绿色信贷是指金融机构把环境保护作为业务开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等进行统筹考虑,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气候变化正在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资金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领域,"气候投融资"是当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核心议题之一,发展气候投融资已成国际共识。一、国际气候投融资实践气候投融资的来源包括以双边或多边金融机构赠款和贷款为主的国际资金、以信贷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投融资活动以及企业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尽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节能环保业面临的投融资困境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最近,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和节能及相关业务的北京紫光同兴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耀辉一直在为公司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寻求融资支持,但是几乎寻遍了所有的银行,结果都被拒之门外。他发现,很多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节能项目、环保产品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8.
<正>为向中国低碳发展与气候适应提供前瞻思想和战略眼光、切实推动气候投融资进程,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2019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10月29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汇集全球智慧、凝聚各界共识,为积极推动中国气候投融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来自政府监管部门、多边金融机构、金融投资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环境和气候变化组织的30余位代表就中国气候投融资助力中国高质量低碳发展等相关  相似文献   

9.
高晓燕  向念  赵琪 《环境保护》2022,50(5):53-57
商业银行是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主体。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在政策制度建设、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披露详细程度仍有待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外部约束弱、技术和数据获取存在障碍等问题。欧美发达国家从内化商业银行环境负外部性、降低环境信息披露难度、强化公众参与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经验。下一步,中国可基于国际经验,从强化外部约束和基础支撑、改进激励机制等方面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环境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0.
王宇飞 《环境保护》2021,49(8):35-38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由此引发的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城市作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地,在这一领域更应先行一步、加强探索。青岛市近些年来以海绵城市建设、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气候保险等措施为抓手,提高了城市的气候韧性,其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城市需要进一步提高气候韧性,管控气候风险。建议:城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坚力量,应从政策角度展开系统性研究,不断加深对气候韧性的理解;将风险管控理念纳入治理体系,明确治理的主体、内容和机制;结合城市特征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13.
从雾和霾形成的原因以及与机动车尾气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06-110
阴阳观念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创作方面,阴阳对举、"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宇宙发生观,导致了古代文人重视骈丽的创作倾向,是古代骈文发生发展及古代文学语言形式普遍骈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在文学的变化方面,"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自然变化观,导致了古人以天道自然变化以解释文学发展变化的现象,形成了以刘勰为代表的"质文代变,变不失常"文学发展观;在文艺的审美方面,阴阳交感、、刚柔相济、得中为吉的万物根本论,导致了古人普遍以"中和"为美的现象,使"中和"美论成为古代几千来的审美主潮。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生产力3个要素的渗透性影响。而且表现在它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但经济发展会带来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应在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瑞典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各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制度和技术,都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中瑞两国的环评制度都体现了“环评为先,项目决策在后”原则。所不同的是,在瑞典,政策颁布前必须进行战略评价;环评审查按A、B、C类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以某联合站为例,根据油气集输联合站站场功能,将联合站划分为油气处理、储运及污水处理3个单元,对各单元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条件进行分析,并利用DNV公司的SAFETI软件对事故后果进行模拟计算,根据事故影响范围数据,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15-1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深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执行特殊灵活的更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考核考试选拔机制,对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迁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