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增强生态意识,践行环保理念,以绿色引导自己,引导他人,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遇上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就是生态文明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就我自己而言,我有如下几个身份,可以从我做起。一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绿色世界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时间比较短,是  相似文献   

2.
王小东 《绿叶》2011,(1):82-90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通过实现工业化来一雪耻辱的决心是无比强烈举世罕匹的,再得益于祖先的遗产,这令我们拥有了完成工业化的最核心的财富:全球最多的高素质劳动力。高于西方的是,中国还要且能够让全世界不如中国的国家也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与西方不同,我们要让工业化惠及地球上每一个人,这就是中国的普世价值,就是我们现阶段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稿件成堆的桌旁站起,揉一揉发涩的双眼,我们一齐将目光投向了日历。日历很沉静,我们很激动。因为,《中国环境管理》8周岁啦。 8岁,于人生的年龄是一个天真的孩童,8岁,于杂志的年龄是一个灿烂的青春。于是,我们就享有了一个共同美妙的生日;于是,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灿烂的青春;于是,我们就有潮水般的话语要向读者朋友们倾吐。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动植物的生存,心中就会有一种悲悯,就不会随意践踏绿地、攀折花木、违法捕食野生动物。如果我们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就不会无节制地滥伐森林,就会注意保护生态平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二字首次被写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5.
读者评刊     
正@刘丽萍:"公民十条"的要求并不严苛,大多只是举手之劳。每一个人的环境行为,决定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速度。用学者崔卫平的话说:你脚下的土地,就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堕落,中国就堕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它富强美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风光无限。为了祖国的天更蓝,山更青,环境更优美,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每一点小事做起。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突然看见一个老奶奶手里拿着打火机,朝着一堆垃圾走去,我想她一定是想烧了那堆垃圾。作为一名绿色环保志愿者,我立刻跑过  相似文献   

7.
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出自《朱子家训》名言,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想其中包含多少物质能源和多少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所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从节俭做起。  相似文献   

8.
积级成事     
这个世界是由4种人所组成:第一种人让事情发生;第二种人看着事情发生;第三种人想知道发生了何事;第四种人则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相信上帝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种有伟大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是否能发芽、开花、结果,则全在于我们自己。我们大多数人所拥有的才能,比我们实际用到的多得多;而我们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才能,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才能。成功有3个绝对必需的要素,它们是:一、积极的心理态度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孪生小兄弟的。这对双胞胎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个性上却是相差天南地北,一个很积极,另一个却很  相似文献   

9.
<正>单县健康路小学教育每一位师生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越来越美,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才能早日实现。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健康路小学一直注重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只有很好地保护环境,让人和动物在同一个地球上和谐地生活,人类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小学生都能成为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相似文献   

10.
小鸟的祈祷     
王媛 《环境教育》2012,(1):86-86
我是一只美丽的小鸟,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那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那里河水清澈,波光粼粼;那里青草茂盛、百花齐放……我和我的伙伴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所有的动物都和睦相处,我们还常常聚在一起举行盛大的Party,我们的生活幸福极了。我们的家园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春姑娘跳着欢快的舞蹈给我们送来了浓浓的绿色和幽香的花朵;夏伯伯带着清凉的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秋姑娘为我们奉上香甜可口的果实;冬爷爷披上洁白的衣服,为我们带来了明年的希望……我为有这样一个舒适、美丽的家园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11.
国际要闻     
《环境教育》2009,(7):83-84
美媒体担心中国环保技术超美国 《纽约时报》某记者说道:“地球上的人口大约每15年就增长10亿,而这些人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支付得起高能耗的生活,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将突破地球的承受极限。因此,能够生产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全球大工业时代的主题,而中国必须成为这一潮流中的一分子。我担心中国会在能源技术方面‘痛扁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三江源,神圣之源。三江源,生命之源。古往今来,在每一个牵挂江河源头的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那些寻找源头的艰辛往事,以及有关江河源区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乃至神话传说,无不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自豪感的延伸。那是一种鲜艳而细小的流淌在血脉里的传承久远的延伸,那是一种无论怎样多灾多难而中华民族总是能够生生不息、自强自立的精神的延伸。我们的山有宗、水有源、树有根,我们是这块土地上的子孙,正是因为我们拥有江河源头的巍巍高山、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苗女来说,花带是贯穿一辈子的美丽证物:幼时,织花带是人生必修课,母女传承,姐妹相授;情窦初开时,有了心上人,将亲手所织花带赠之,花带就变成了爱情信物;为人母后,花带就变成了背孩子的背带……对于苗女来说,每一条花带都是有灵性的,它会随着苗女的成长而蜕变,见证苗女们的美丽与哀愁。  相似文献   

14.
焦雪 《环境教育》2014,(8):88-89
正2014年6月8日傍晚,倾盆大雨过后,我第一次看到了壮观而美丽的彩虹。我仿佛看到一位美丽的仙子,拥有一头五彩缤纷的秀发,飘扬在天空中。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颜色都是那么清晰,那么绚烂。我趴在窗前,看着眼前的美景,呼吸着雨后清晰的空气,美妙的感觉溢于言表。正当我美滋滋地  相似文献   

15.
王传涛 《环境教育》2014,(10):21-21
正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13日报道,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近50座每平方公里容纳约5000人或更少的"鬼城"。对此,国土资源部近期下发意见,指出目前城市新区扩张问题比较严重,相关官员称,"今后我们将严控城市新区用地,能不批就不批"。这些年,"鬼城"从一个陌生的新名词,慢慢变成了一个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流行性名词。之前,我们提及"鬼城",往往就是鄂尔多斯等几个城市,现在我们提及"鬼城",基本成了每一个城市的附属品。如果一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从源头上解决和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找回蓝天绿水青山,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同时要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中来,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自主、自愿和自觉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让天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这是两个多么平凡而又美丽的字眼。她就像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来为我们阻挡风雨。她无疑是美丽的。但,这美丽,已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现在,呈现在我们眼中的,是由一片片长满树木的绿洲变成的沙漠;是由一池池清澈的湖水变成的泥塘;是由一块块肥沃的土地变成的荒原。难道,大地母亲给了我们温暖,我们真要这样来回报她吗?土地不只属于我们人类,地球上还有更多的小生灵依赖着土地生存。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都离不开这珍贵的土地。就连它们,都比我们更  相似文献   

19.
行之 《环境教育》2006,(7):17-20
以文字再现历史,以事实刻录历程。回顾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千折百转的个中艰辛,成就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之路。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它记录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弥足珍贵的脚印;它激励我们勇往直前,驱使我们不断寻求碧水蓝天。“中国环境巡礼”整合我们的优良资源,从本期开始与读者见面了。请读者参与我们,和我们一起见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目前有3万多个乡镇,5万多个村民委员会,4亿多乡村人口,这意味着乡村兴衰影响着国家兴衰。因此建设“美丽中国”,最好的起点在乡村,最好的抓手在乡村,最容易出成效的领域在乡村生态。“美丽中国”和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逻辑“美丽中国”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指引“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具体回应,“美丽中国”提出并构建了一个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视野,也成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引。“美丽中国”的价值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乡村生态振兴也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