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伟  江河 《环境保护》2020,48(9):30-36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是国家层面首个响应与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的重要文件。本文从现代化逻辑演进、制度化规则规范、多元化主体协同、精细化路径集成、无缝化工具支撑五个层面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给予系统阐释,以期推动《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更加全面深入落实。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各方面提出了要求。这是党中央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命题之后,第一个在专业领域印发实施的专项指导意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指导意见》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行动纲领,描绘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战略蓝图,提出了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方向。下一步要推进制定《〈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配合财政体制等相关改革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推进建立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评价考核机制等完善配套举措来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城市生活快速发展,而环境问题也随之来临,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治理。为了改变恶劣的环境问题,城市环境管理部门要加强治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采取现代化技术,营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基于繁杂的发展背景,市政需要下发专门的扶持政策,创新社会管理,探索积极有效的治理方案,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常态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做好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新思维,从而加快实现改善环境质量为主,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协调,依靠环境流量、环境容量的动静协调、统筹综合支撑3大转变,同时,加强法律、制度、管理、政策、社会等政策措施对环保新思维的支撑和保障工作,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两者有机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以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治理能力现代化反作用于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5个方面分析了怎样提高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基本问题,即:社会各经济主体间利益相协调、各项环境治理工具相协调、区域间环境政策相协调、地区环境短期治理与长期治理相协调、国内环境治理与参加全球环境治理相协调。综合来看,提高中国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共治模式,还要基于中国各地区发展实际、合理规划环境目标、并借鉴全球环境治理经验,建立健全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中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是三个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改革内容。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治理"理念下具有独特的中国语境,要从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公民治理的整体关系中把握政府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创新推进生态文明治理制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立足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借鉴全球环境治理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从制度体系、制度结构、制度诊断和制度创新四个方面,讨论了创新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治理制度转型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朱达俊 《环境保护》2020,48(3):28-31
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在此体系中,企业不再是传统的污染者、被管理对象,而是市场主体、治理主体,这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企业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主力军,良性的政企互动有助于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环境法治社会建设。本文从市场、法治、产业生态化、海外投资、底线思维等方面入手,促进企业从管制型治理模式下的被动者转变为互动型治理模式下的积极主动者,从而提高企业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切实提高环境治理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雯翠  江河 《环境保护》2020,48(6):36-41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深刻认识新时代下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供了依据,为理顺不同环境治理者的行为规范提供了方法,也为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指明了方向。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治理者的角色演变过程,指出政府、企业、公众在参与环境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并从环境治理者、治理体系、治理目标三个方面对《指导意见》的创新性进行了解读,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指导意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菁  王婧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4):123-125,128
课堂氛围,通常也被称为课堂心理气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教与学双方感情交流通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其思维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试从教学创新、和谐师生关系、灵活处理课堂问题三个不同的角度就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谈一点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为建设美丽中国凝聚奋进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金龙 《环境保护》2022,50(6):8-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大强调,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环境保护工作极具挑战的时期.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建设"绿色重庆"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创新机制、强化监管,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带动全面"为基本原则,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突出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工作机制,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要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从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等方面讨论了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特别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其中,构建生态屏障,守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相关政策要求的发展历程,依据《纲要》提出了未来5年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范围与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保护优先、修复跟进,工程引领、试验先行,生态引领、统筹经济的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25年前,美国佐治亚州的彭伯顿医生为了缓解人们的头痛,无意间发明了一种棕色液体,也许当时他并没想到,这种叫做"可口可乐"的神奇饮料100多年后会遍布世界各地,得到全世界数以亿计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世界饮料之王"。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到现在的饮料帝国,可口可乐一直是饮料行业的领导者,稳固的发展之路背后依靠的并不仅仅是经典独特的产品味道和强大的市场营销体系,更多的是文化理念的支撑以及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把握。可口可乐在中国从1979年可口可乐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后,在软饮料市场发展中一直保持了领先地位,连续数年稳居中国碳酸饮料销售榜首。可口可乐不仅在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面临的历史性检验,深刻理解了云南省委提出的建设理念,认为应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创新环保新形象,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必须完成“十一五”环保“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面临的历史性检验,深刻理解了云南省委提出的建设理念,认为应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创新环保新形象,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必须完成"十一五"环保"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备受关注的2017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环境与健康的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是成为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这凸显着党和国家对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多年来一直关注环境问题,在她看来环境保护必须"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根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不久前召开的“创新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研讨会”内容整理而成。研讨会涉及创新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些基本政策问题,中外专家对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