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市生活垃圾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性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现场调研取样和理化分析检测的方法 ,对北京市城区垃圾中的重金属含量、主要污染元素和主要污染物进行测定 ,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北京市城区垃圾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路货场重金属矿石运输会对货场土壤造成污染,通过实验分析了铁路土壤污染状况,介绍了土壤污染的危害,对目前国内外的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根据铁路货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铁路货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铁路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置特点,对相应的烟气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从铁路站车生活垃圾成分和热解气化炉产生的烟气污染物出发,探讨烟气净化系统工艺中的脱酸、颗粒物、二(噁)英、重金属处理技术.综合考虑治理效率、治理成本、工艺实施的难易程度等,推荐铁路站车生活垃圾热解烟气净化工艺流程,即烟气经二燃室充分燃烧后先经急冷装置降温避开...  相似文献   

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态分析及生物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是土壤修复的关键.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经济、有效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北方干旱地区的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垃圾填埋区域及周边土壤性质,分析非正规垃圾填埋对土壤影响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椎体对其土壤环境影响较小,垃圾填埋场内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表明垃圾堆放过程未对底层土壤造成明显影响;填埋场内及周边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等级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铜陵市及其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和评价矿产资源利用过程对土壤污染的可能贡献,采用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典型有色金属矿山城市--铜陵市及周边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并采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了空间分析,查明了不同污染级别土壤的面积比例、空间分布和初步成因.结果表明,铜陵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Cu、As、Zn、Pb,以Cd、Cu元素污染最为突出.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污染强弱与区内铜、金多金属矿床(点)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岩矿石风化、矿山开采、选冶等是造成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古运河镇江电力路桥段和南水桥段沉积物进行柱状采样,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沉积物柱状样中Cu、As、Pb、Cd、Zn、Cr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对各污染物的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和溯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电力路桥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为Pb、Cd,平均值分别为263、20 mg/kg;南水桥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则主要为Cd、As,平均值分别为17、132 mg/kg.②对两个采样点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计算显示,其重金属生态分享程度大小顺序为Cd> As> Pb> Cu> Cr> Zn.③经底泥沉积物重金属相关性溯源分析,表明电力路桥段底泥中Pb、Cd、As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且来自于同一污染源;南水桥段底泥中Cu、Pb、As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且来自于同一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别采自农田、果园、企业周边等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运用土壤达标率、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指数法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环境中Hg、Cd、As、Pb含量均值均超过推荐背景值;变异系数显示Hg和Cd的分布最不均匀,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只有部分土壤受到了Cd和Hg不同程度地污染,主要是企业周边土壤,而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环境中各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小于40,土壤风险指数为97.5,尚处于低污染、清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南省矿山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分析,明确了矿山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以海南省某铁矿为例,对该铁矿矿石、铁精矿、尾矿进行重金属元素分析,对矿石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平衡,得出铁矿开采过程中矿石中重金属具有向尾矿富集的趋势,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他可能产生重金属污染的开采矿种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晓林 《劳动保护》2011,(1):112-113
铁路旅客列车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旅客列车作为一个流动的公共聚集场所,在行驶中发生火灾,一般远离消防站,其通道狭窄,车门少,人员密集,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关联度的事故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事故是来自系统和环境的风险 ,危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活动。对事故进行科学分类是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的重要基础。笔者针对现行事故等级分类标准的不足 ,分析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多属性特征 ;通过灰关联度确定了各属性指标的不同权重 ,定义了事故间的加权欧氏距离 ;根据事故属性指标的相似度 ,利用聚类分析对事故进行了分类 ;以 2 0 0 3年全国发生的 14起特别重大事故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的事故分类思想和方法 ,综合考虑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理论严谨、方法实用有效 ,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分类和事故处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与一般心理测量的区别;阐述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量表的编制依据和具体的编制方法;给出了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初步施测量表,即包括8个分量表的总计750条指标项目。在确定施测范围、选取测量对象的基础上,实施对人不安全行为初步施测量表的心理测量,通过对初试量表测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750条指标项目中约减择取152条重要性程度较大的指标,组成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综合量表。通过对综合心理测试量表的现场施测,结果表明:该综合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满足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深井底板突水判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深井底板突水因素的影响作用,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进而选出深井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在该基础上,建立隶属度和隶属函数实现各因素的归一,构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深井底板突水判别模型,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参数以改善神经网络的缺点,并选取样本训练网络,以现场实例为验证样本,以突水等级作为输出结果,该判别表明基本符合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4.
事故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事故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共同特点及问题 ,对事故经济损失的概念和计算范围进行了比较清晰的界定 ,给出了新的事故经济损失分类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事故经济损失评估理论 ,建立了评估模型 ,明确了从企业角度和国家角度评估事故经济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伤亡赔偿标准由于人的年龄、经历、工作等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后,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区分了不同人的生命价值,设计的估算方法基本包含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的生命价值。估算结果仅适用于事故和不可抗力造成的伤亡情况,不适用于故意伤害谋杀等犯罪活动造成的伤亡。生命价值没有上限只有下限,使生命经济价值的估算值有较大提高,这对提高伤亡赔偿标准,对提高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驾驶行为理论模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回顾驾驶行为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4种理论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威慑理论、事故原因模型、情境中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驾驶行为研究现状,并提出开展我国驾驶行为研究的初步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发展适用于我国的驾驶行为模型,并进一步研究在我国文化背景和道路环境下,不安全驾驶行为与示范性规范、文化因素以及情境变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减少不安全驾驶行为和事故卷入,改善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能力定义及能力模型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业的实际,给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定义及其内涵,认为施工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安全能力是安全能力任务与其内在特质相互匹配的结果;剖析安全能力与不安全行为及事故之间的关系,得出安全能力的匮乏必然导致施工人员作出不安全行为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提出并建立了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依据美国OSHA安全事故数据库中记录的一个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应用该模型分析施工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安全能力,从实践角度理解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此外,提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中一些有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铁路车辆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技术水平,满足铁路车辆装备发展需求,针对热控领域先进技术环路热管进行了冷却系统实验研究。在阐述环路热管基本原理、实验系统搭建及参数设置的基础上,从气动特性和运行特性2个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期为今后牵引变流器及其他铁路大功率电子设备冷却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及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事故损失预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评估企业的安全状况 ,在此基础上预估企业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产生的损失 ,为可靠地评价安全投资项目效益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围绕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依据安全防范系统的理论,综合分析安全防范系统的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防范手段,构建了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综合分析框架。借鉴系统安全中"人、机、环境"以及管理的分析方法,从人的因素、机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五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实例分析来说明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最后针对实例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